英雄团长吉星文:城亡与亡、城存俱存

作者: 郭岭松

英雄团长吉星文:城亡与亡、城存俱存0
守卫卢沟桥的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名参加演习的士兵走失,悍然发动“七七事变”。驻守宛平城、卢沟桥的中国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在吉星文团长率领下奋勇抗击日军。自此,中国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

少年得志,带兵有方

吉星文生于1908年,河南扶沟人。他是西北军名将、抗日爱国将领吉鸿昌的远房族侄,并在其影响下,立志报国,十四五岁即加入西北军。

吉星文上过师范学校,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且自幼练习武术,身体魁梧健壮。这样的个人条件,在旧时军队中称得上不可多得的人才。加入西北军后,吉星文表现突出,很快被提拔为排长,20岁即任营长。

吉星文任连长时,西北军正在陕甘一带活动。当地人烟稀少,部队补给困难,有时一个星期都找不到粮食。吉星文非常爱惜士兵,偶尔找到一些野物,先给病号吃,其次是普通士兵,最后才轮到自己。部下对他极为爱戴。

1933年3月,长城抗战爆发。二十九军大刀队血战喜峰口,以劣势装备痛击日寇,威名传遍全国。时任二十九军营长的吉星文手持大刀亲自上阵,与士兵一同浴血奋战,歼敌3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9个月后,年仅25岁的吉星文升任二一九团团长。

1936年初,冀东伪政权派出伪军3000余人,经过昌平、南口,到平西斋堂企图建立“冀西防共自治政府”。时任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得知消息后,要求吉星文团前往剿灭。

接到命令后,吉星文立即带领队伍跑步前进,经过几小时激烈战斗,俘虏伪军1600余人,并活捉汉奸宁雨时和数名日军顾问。

英雄团长吉星文:城亡与亡、城存俱存1
1937年7月,日军向宛平城发动攻击后,遭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反击。
英雄团长吉星文:城亡与亡、城存俱存2
1937年7月,驻守宛平城的士兵疾奔应战,抗击日军。

组敢死队,夜袭日军

1936年6月,吉星文进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级教育班第五期深造,经过一年学习,返回部队。

当时,日军一步步侵略蚕食,控制了北平(今北京)南、北、东、西北等方向,唯有西南方向的卢沟桥还掌握在二十九军手中。这座古桥是北平与外界保持联系的交通命脉,一旦被敌人掌握,北平即成为一座孤城。保卫卢沟桥及二十九军后路安全的重任,落在了吉星文肩上。

吉星文将团部设在距卢沟桥约2公里处,受训结束返回后,立即到各营巡视。来到驻守宛平城的三营金振中部时,他要求该营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战斗。为应对突发情况,他未雨绸缪,下令在宛平城西门内紧挨着三营营部设立临时团部,专门派出一名参谋和几名传令兵驻守在那里。

彼时,日本不断向华北增兵,气焰咄咄逼人。1937年夏天,日军驻丰台部队在宛平、卢沟桥附近频繁演习,有时竟逼近宛平城墙,模拟攻城,意图非常明显。这令吉星文团官兵极为愤怒。

7月6日,日军驻丰台部队要求通过宛平城到长辛店演习,遭到守军拒绝,双方隔城相持十几个小时。7日,日军继续在附近演习。当晚10时40分左右,日军借口听到步枪射击声并走失一名士兵,污蔑系中国军队所为,要进入宛平城搜查。吉星文当场拒绝,同时要求守军营长金振中严密戒备,由警察在城中代为搜寻失踪的日军士兵。

8日凌晨,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秦德纯电话通知吉星文,日军要强行派部队进城检查,否则立刻包围宛平。二一九团要严密戒备,随时准备应战。随后,吉星文向金振中下达命令:绝不允许日军进城;日方如果动用武力,坚决反击;守土有责,绝不退让,放弃阵地者,军法从事。

凌晨5时许,日军向宛平城发动猛烈攻击,吉星文立即下令坚决还击。卢沟桥事变就此爆发,英雄团长吉星文打响了全面抗战第一枪。

战斗爆发不久,吉星文即骑马疾奔至宛平城,亲临一线指挥。进城后刚下马,还没来得及听汇报,他就被敌人弹片击中额头,所幸受伤不重,稍作包扎后,即与金振中商讨敌情、排兵布阵。

英雄团长吉星文:城亡与亡、城存俱存3
1937年7月,包围宛平城的日军准备发动攻击。

8日上午,日军向龙王庙及平汉铁路桥发动进攻。驻守在那里的二一九团官兵奋起抵抗,终因寡不敌众,死伤180余人。日军占领了龙王庙和平汉铁路桥东阵地,同时猛攻宛平城东门。二一九团官兵奋勇杀敌,连续3次打退日军。黄昏前后,日军停止进攻。

当晚,吉星文决定组织大刀队对日军展开夜袭。他亲自挑选了一支数百人的敢死队,队员每人配备步枪1支、大刀1把、手榴弹2枚,趁着夜黑杀入敌阵。经过3个多小时的白刃战,他们全歼占领平汉铁路桥的日军,收复失地。

12天后再谈及这场战斗,吉星文说:“当时士气悲愤,简直要疯狂,若再不下令冲出城去,士兵们个个要自杀了。当冲锋夜袭时,喊杀之声,可闻数里,有的士兵,嫌跑路太慢,从城墙上跃身杀入敌阵。肉搏时都用的大刀,步枪大炮简直舍而不用,手起刀落,把日军杀得望风披靡……我们早已抱城亡与亡、城存俱存的决心,日军休想花极小的代价,而极大的收获!”

卢沟桥头抵抗侵略的枪声,振奋了所有中国人的心。全国上下斗志昂扬,以发表通电、捐款捐物、组织慰问团等各种形式支援二十九军抗战。吉星文成为国人眼中的民族英雄,其大幅戎装照被刊登在各大报刊头版。

日军久攻宛平城不下,便开始玩弄阴谋伎俩,表面提出与冀察当局进行谈判交涉,暗地里调兵遣将,准备更大的军事行动。南京国民政府一方面进行备战,一方面同日本政府进行交涉,企图通过外交等途径和平解决。

7月24日,吉星文致电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再次表达抗战到底的决心:“现在静待当局诸公和平交涉。在此未获圆满解决之前,星文等只有抱定牺牲到底之决心,荷枪实弹,以待誓与卢城共存亡,决不以寸土让人。”

两天后,日军对平津地区发起总攻。二十九军仓促应战,很快全线崩溃,被迫撤离宛平城,卢沟桥沦入日军铁蹄之下。

赴津浦线,助大会战

1937年9月,吉星文因卢沟桥抗战有功,升任三十七师一一〇旅少将旅长,荣膺四等宝鼎勋章,后率部参加津浦铁路线作战。

1938年5月,吉星文率部前往安徽宿县,拦截向蒙城进犯的日军,以一旅之众阻击日军一天一夜,史载“双方伤亡惨重,横尸盈野,皆大刀肉搏所致也”。战后清点人数,该旅阵亡军官50余人、士兵1300余人,伤者不计其数。

吉星文目睹如此惨状,放声大哭,突然拔出手枪,准备自杀。幸亏副官眼疾手快,一把抱住他夺下手枪。吉星文悲痛欲绝,两天不吃不喝不说话。

事后人们才得知,正是由于吉星文率部血战,给参加徐州会战的国军大部队赢得了宝贵的撤退时间。吉星文因此升任七十七军一七九师师长,荣获甲种一级勋章。此后,他又率部转战湖北等地,参加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

历经8年苦战,吉星文和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抗战胜利。史载,吉星文“公而忘私,不以家室为念,能与士卒共甘苦,冒险犯难,皆甘之如饴,故所向有功”。

编辑 苏睿 / 美编 苑立荣 / 编审 张建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