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深蓝
作者: 张正 熊天宇在现代竞争中,海洋不只是运输和贸易的通道,更是成为国家间战略博弈的重要战场。而随着全球军事科技的快速发展,与无人机的井喷式发展类似,无人潜航器也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目前,世界上的无人潜航器已多达数百种。因可遂行完成复杂多变的任务,且具有机动性强、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强、无人员伤亡风险、制造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无人潜航器成为各国海军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宠,逐渐成为各大军事强国重点研发和列装的重要装备之一。以下就让我们逐一探究现今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军事强国研发的主要无人潜航器型号及其性能优势。
美国:无人潜航器领域的领跑者
美国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研发投入,在无人潜航器领域始终处于领跑地位。其研发列装的无人潜航器种类繁多,涵盖了从小型侦察到大型打击的众多型号,广泛应用于侦察、监视、探测、反潜、排雷和打击敌方目标等任务,并于2017年率先成立了美国海军第一无人潜航器中队。
“蓝鳍金枪鱼-21”无人潜航器
“蓝鳍金枪鱼-21”无人潜航器由美国蓝鳍机器人公司负责研制,主要用于海底数据收集、侦察、反水雷战等。“蓝鳍金枪鱼-21”作为金枪鱼系列中的代表性产品,2014年曾参与搜索失事的马航MH370客机任务。
“蓝鳍金枪鱼-21”长4.93米,直径0.53米,重750千克,最高航速4.5节,潜航深度可达4500米,3节航速下作业时长25小时。该款无人潜航器可通过声呐系统与母船通信,利用自身搭载的多波束回声测深仪可发出多种波束的扇面声波,再结合雷达扫描数据,便可详细绘制出所探测海底地形的情况。此外,该款无人潜航器还装备磁力探测器,可检测磁场变化用以探测水雷等金属物体。
“雷姆斯-600”无人潜航器
“雷姆斯”无人潜航器由美国海德罗伊德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研发,是美国列装最多、应用最为广泛的无人潜航器。目前有“雷姆斯-100”“雷姆斯-600”“雷姆斯-6000”等型号,可执行反水雷侦查、水道测量、环境监视等任务。
“雷姆斯-600”长3.25米,直径0.32米,重227千克,航速5节,最大自持力70小时,潜航深度600米。该款无人潜航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并搭载先进的全球定位系统、声学和海域测深传感器等,能够实现对水雷的精确定位,减少传统反水雷作业的风险。2015年4月,美国海军在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上首次部署并成功发射了“雷姆斯-600”无人潜航器。



“虎鲸”大型无人潜航器
“虎鲸”大型无人潜航器是美国海军现役最大的无人潜航器,因其尺寸和军事能力备受瞩目。“虎鲸”由美国波音公司负责研制,2023年交付使用,计划于2027年量产。
“虎鲸”长15.5米,直径2.5米,重45.36吨,最高航速8节,最大航程11112千米,续航可达6个月,潜航深度可达3300米。“虎鲸”具有两大主要特点:一是配备了混合柴电推进系统,隐蔽式推进器设计,可静音潜航。当“虎鲸”电池续航电力不足时,潜航器将升起桅杆浮到水面,启动吸气式柴油发电机进行充电。二是“虎鲸”有一个模块化有效载荷部分,加装后“虎鲸”的总长约26米,其内部体积达56.6立方米,可载重8吨。其载荷舱不仅能够容纳其他小型无人潜航器、反舰导弹、鱼雷和水雷等武器,而且必要时还可搭载潜水队员。这种模块化的设计,使得“虎鲸”几乎可以完成无人自主潜航器的所有任务。
“虎鲸”是美国海军水下战从有人潜艇时代迈入人机融合时代的标志性装备,同时也标志着美国海军在大型无人潜航器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进一步奠定了其在无人作战潜航器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俄罗斯:传统海洋强国的新探索
俄罗斯作为传统的海洋军事大国,同样在无人潜航器领域投入巨大,其相关的研发技术可上溯到苏联时期。深厚的技术积淀,使俄罗斯在无人潜航器发展方面独树一帜,无人潜航器技术更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众多的无人潜航器型号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波塞冬”战略级核动力无人潜航器。
“大键琴”深水无人潜航器
“大键琴”深水无人潜航器系列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海洋技术项目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深水无人潜航器,包括“大键琴1R”和“大键琴2R”两种型号。“大键琴1R”长5.8米,直径0.9米,重2.5吨,最高航速2.9节,最大航程300千米,续航120小时,潜航深度6083米。该款潜航器可搭载摄像机、电磁探测器和声学分析器等设备,能进行自主作业或按照控制平台指令作业,主要用于搜索海底的武器装备残余,进行海底环境研究和通信设备状态监视,执行多种军用和民用领域的任务。
“替代者-V”无人潜航器
“替代者”无人潜航器系列最早由俄罗斯红宝石海洋机械中央设计局于2016年研制。“替代者-V”无人潜航器在2022年首次公开,其造型像一艘小尺寸的潜艇,整体采用流线型造型,长17米,排水量40吨,最高航速24节。该款无人潜航器采用了大型潜艇上常见的泵喷推进器推动,由锂离子电池供电,作战范围可达800海里,可完成测绘、侦察、情报收集、水雷搜索等任务。“替代者-V”的关键特征之一就是能够模仿载人核潜艇和柴电潜艇产生的噪声,既可以模仿俄军潜艇,干扰敌方侦察情报系统,还可以模拟敌方潜艇,帮助俄军进行反潜对抗训练,提升战斗力。


“波塞冬”战略级核动力无人潜航器
作为俄军当下最神秘的水下战略威慑核打击力量,“波塞冬”战略级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在2018年首次公开后,便轰动全球。“波塞冬”形似巨型鱼雷,使用小型核反应堆提供动力。因恐怖的射程和毁灭性的威力,“波塞冬”又被称为“末日武器”。
“波塞冬”由俄罗斯鲁宾海洋工程中央设计局总体设计,长24米,直径1.6~2米,最高航速100节,最大航程10000千米,潜航深度1000米。该款无人潜航器主要由战斗部、核动力系统、推进器、电子设备等舱段组成,可配备常规战斗部或核战斗部。“波塞冬”既可由近岸岛礁、港口等海基预置装置发射,也可由潜艇携载部署到指定位置进行水下快速突防,完成对敌方的核打击任务,能够摧毁包括潜艇、海军基地、航母战斗群、沿海城市在内的各类目标。
“波塞冬”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三位一体”核威慑模式,标志着核威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欧洲:军事强国也不容小觑
欧洲主要有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挪威等国家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无人潜航器研发,相关技术已经处在世界第一梯队,特别在锂离子蓄电池、导航等相关技术领域与美国的技术水平接近。
“泰利斯曼”无人潜航器
“泰利斯曼”无人潜航器是英国BAE系统公司于2004年研制,主要用于近海作战。“泰利斯曼”的版本众多,主要以“泰利斯曼-M”无人潜航器为代表,其外形酷似跑车,可以在水中盘旋、垂直运动或原地掉头航行。“泰利斯曼-M”长4.5米,宽2.5米,高1.1米,重约1200千克,潜航深度大约300米,最大航速5节,自持力12~24小时,有效载荷超过500千克,动力源为锂离子蓄电池。该款无人潜航器可携带多种任务载荷,擅长执行水雷清除任务,最多能够携载4枚英国BAE系统公司生产的“喷水鱼”遥控灭雷具。
“阿里斯特”无人潜航器
法国拥有“PAP”“阿里斯特”和“K-ster” 等多个型号的无人潜航器,其中以“阿里斯特”较为有名,由法国ECA公司研发,2007年交付使用。“阿里斯特”无人潜航器装备了2个使其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推进器,从而使其具备较强的机动性能。该款无人潜航器长5米,排水量950千克,航速4节,最大潜航深度300米,采用锂离子蓄电池作为动力源,能够自主航行12小时以上。它可搭载包括高分辨率声呐、海底剖面仪、多波段回音测深器、CTD测试仪、摄影机在内的多种传感器组件,并研制改进了多种版本,均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快速执行搜索、水雷对抗等任务。
“海狐”无人潜航器
“海狐”无人潜航器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由德国阿特拉斯电子公司制造,主要用于应对近海海底水雷威胁等任务,主要有“海狐I”(主侦察)和“海狐C”(主攻击)两种型号。除德国海军外,英国、芬兰和瑞典海军也装备使用了“海狐”,在伊拉克和利比亚的行动中均可见到“海狐”的身影。“海狐C”长1.2米,直径0.39米,自重45千克,最高航速6节,最大航程1200米,潜航深度可达300米,以锂蓄电池为主要动力,自身配备1台闭路电视摄像机、声呐定位仪和炸药。“海狐C”可在多种平台上部署,包括由核潜艇、水面舰艇运送,或由输送艇发射到目标海域。


“休金”无人潜航器
挪威无人潜航器的主要代表有“休金”系列,是由挪威康士伯海事公司研究开发的,主要包括“休金Ⅰ”“休金Ⅱ”“休金1000”和“休金3000”等型号。其中,“休金1000”是世界上较为出色的反水雷潜航器之一,主要完成包括水道勘察、水雷侦测、水雷清除等任务。“休金1000”长3.85米,直径0.75米,自重600千克,最大航速6节,自持力24时/3节(以每小时3节的速度行驶可连续工作24小时)。该款无人潜航器的主框架由碳纤维材料和高强度复合泡沫塑料制成,因此拥有足够的浮力承载蓄电池和换能器等重型设备。“休金1000”装备一个拖曳阵列和功率充足的低频换能器,能在反潜训练中模拟大型潜艇信号,对敌方反潜声呐作出“回应”以迷惑对方。
当今,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在无人潜航器领域的竞相研发各具特色,展现出不同的技术优势与战略布局,彰显了这一技术在现代海上作战中的战略地位,也预示着未来海战方式将朝着无人化变革。此外,各国的无人潜航器发展也将带来新的国际安全挑战,极易引发潜在的地区紧张局势,这就需要各国海军建立更强大的反潜和水下探测系统,来应对日益复杂的水下威胁。未来,无人潜航器或许将成为全球军事力量博弈中的关键变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