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

本期主持人:张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辟谣0

谣言 砂糖橘中果糖含量太高,多吃容易致癌。

真相 近期,有传言称:研究人员发现膳食果糖会在肝脏里代谢转化成肿瘤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肿瘤的生长,直接将果糖含量高的砂糖橘等同于致癌物质。其实这些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那么,为何有人说果糖会致癌呢?有何依据吗?其实这是对科学研究的一种误读。《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项目,是给患癌的小鼠喂食高果糖浆(又称“果葡糖浆”,是一种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混合糖浆‌),结果发现这些小鼠的肿瘤长得更快了。研究结论是肿瘤细胞不能直接利用果糖,因为肿瘤细胞没有能直接分解利用果糖的酶。但是,肝脏在代谢高果糖浆时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比如血磷脂酰胆碱,可以被肿瘤细胞吸收利用,进而促进肿瘤的生长。

但是,这个研究结论并不等同于吃砂糖橘就会长肿瘤。一方面,肿瘤的发生受多重因素(比如遗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等)影响,如今并无直接的临床数据证明果糖会诱发肿瘤。另一方面,尽管发现小鼠在被喂食高果糖浆后肿瘤生长变快,但并未明确果糖与肿瘤生长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而且,这项研究采用的是动物试验,证据等级相对较弱,不能直接等同于临床的证据。

辟谣1

果糖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己酮糖,它含有6个碳原子,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果糖的甜度一般要高于其他糖,是天然糖中最甜的种类之一,相对甜度为蔗糖的1.2~1.8倍,具体数值取决于测试温度。果糖主要以游离态普遍存在于蜂蜜和水果的浆汁中。当然,它也能和葡萄糖结合构成日常食用的蔗糖。果糖在自然条件下是以似油状物的黏稠液的形式存在的。与其他糖相比,口腔感受果糖的甜味感来得快,消失得也快。

我们能够感受到水果浆汁中的甜味,绝大多数源自其中的果糖。不同水果的果糖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以砂糖橘为例,糖分含量约为10%~13%,其中一半以上是果糖,这也是砂糖橘口感偏甜的重要原因。其实,其他水果的果糖含量也不低。例如,柑橘每100克含有2.41克果糖;柿子每100克含有3.2克果糖;奇异果每100克含有5.6克果糖。而且,果汁饮料和蜂蜜中也同样含有果糖。从这个角度看,传言只针对砂糖橘,这样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谣言 登革热就是感冒,退烧就好了。

真相 登革热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严格管理传染病),退烧后仍具有一定传染性和危险性。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为核糖核酸病毒(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登革病毒是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的。这种传染病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以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最为严重,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浙江等地区。

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侵入人体,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之后,登革病毒再定位于网状内皮系统和淋巴组织中,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肝脏的库普弗细胞内增殖到一定程度,再次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14天,感染后可以表现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等。出现症状的病程可以分为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在发热期,患者会突然出现高热,同时可伴有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一般持续3~7日。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二次发热,并伴有三痛(头痛、眼眶痛和肌肉关节痛)、三红(面红、颈红、胸部潮红)、皮疹、出血、乏力、恶心、腹泻等症状。体温恢复正常后,也不意味着患者就已经康复了。在极期,部分患者还会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明显的血浆渗漏,可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球结膜水肿、四肢渗漏征、胸腔积液和腹水等症状,甚至还会出现肝、肾、心脏和脑组织损伤。因此,即便是度过了发热期依然大意不得,患者要注意休息,观察症状,一旦出现严重不适要积极就医。

辟谣2
辟谣3

登革热患者无论是处于感染期还是恢复期,均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根据医疗和卫生机构的意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和家庭消毒措施。同时,还须注意,如果患者是第二次感染登革病毒,若与第一次感染的登革病毒是同一种血清型,临床症状会更为严重。应对这种传染病的最好办法就是,生活在登革热主要流行区域,或者途经该区域时要做好防蚊措施,一旦出现不适症状要积极就医。

谣言 面条比米饭热量更高,要少吃。

真相 相同质量的生米和生面的热量几乎相同,加工成食物后热量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人体内都可以成为供能物质,因此也被称为“三大热能营养素”。其中,单位质量下以脂肪生成的热量最高,每100克脂肪能产生900千卡热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相近,均为每100克产生400千卡热量。

米和面是日常食用的主要主食原料,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其中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其余营养素含量相对较少。米和面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略有差异,但总体上较为接近,并且一般人对于米饭和面条的消化、吸收效果是相同的,故而等重的面并不会比米热量更高。但是米和面在加工煮食过程中会加入水,体积也会出现膨胀,其中以米饭的膨胀效果更大,所以吃同等体积的米饭和面条,面的质量更大,总热量略高。

辟谣4

从升糖指数来看,面条和大米的数值分别为82和83,同为高升糖指数食物,因此对于血糖不稳定的人,以及想要瘦身的人,应该适当控制食用总量,而不是纠结于哪种食物热量更高。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11~13岁的学龄儿童每天摄入谷类225~250克,14~17岁的青少年每天摄入谷类250~300克,其中还要包括一定量的薯类和全谷物食物。在选择主食时,建议大家尽量减少精制的米和面,多选择一些粗加工的食品,同时减少食用油炸的,以及添加了过多糖和脂肪的主食。

辟谣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