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琥珀堡
作者: 陈婧洁
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境内保留着大量历史遗迹,琥珀堡就是其中之一。
琥珀堡是卡奇瓦哈王国的统治者拉贾·曼·辛格于1592年始建的,此后150多年中,这里都是斋浦尔的古都。
琥珀堡雄踞阿拉瓦利山脉,依山而建,层层递进。城墙蜿蜒而上,与山脊线融为一体。山脚下的莫塔湖,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城堡映在湖水中,展现出静谧的美感。
每当阳光照耀,城堡仿佛一颗镶嵌在山间的珍贵琥珀,“琥珀堡”这一美称由此而来。关于名字的由来,其实还有另一种说法,据说城堡原名“安梅尔堡(Amer Fort)”,意为“天上的城堡”。由于“Amer”发音与英文中的“Amber”(琥珀)相近,人们便将其误传并翻译成了“琥珀堡”。
琥珀堡融合了印度神庙、莫卧儿建筑和拉杰普特等建筑的风格,主体建筑全部采用奶白、浅黄、玫瑰及纯白四种颜色的砂岩建造。城堡内部由四个主要庭院组成,每个都有特定的用途:从公开的听政大厅,到士兵列队集合的胜利庭院,再到国王的私人听政大厅和妃嫔生活的后宫,层层深入,空间从公共到私密逐步过渡。
甘尼许门是庭院间主要通道上的一道拱门,拱门之上有一座甘尼许神雕塑。在印度教的传统文化中,甘尼许神(也被称为“象鼻神”)是最受尊崇和喜爱的神祇之一,它以象头人身的形象著称,是智慧、财富和成功的象征。甘尼许神的形象矗立在拱门上,不仅象征着扫清障碍、迈向幸福与成功,还代表来到这里的人即将从世俗世界(庭院中的公共区域)通向神圣隐秘的王室生活区域,提醒人们进入其中需要保持敬畏和谦卑。
镜宫是琥珀堡最负盛名的建筑。这座宫殿的墙壁和天花板上镶嵌着成千上万块小型玻璃碎片,每片玻璃上都附有手工雕刻的花卉和几何图案,玻璃外涂有金箔,熠熠生辉。在镜宫里,即便点燃一支小小的蜡烛,也能通过玻璃碎片的反射,将整个宫殿化为璀璨星河。
在这奢华设计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浪漫故事。
相传,一位妃子曾向国王吐露心愿,希望夜晚能够仰望星空而眠。但作为王妃,在露天入眠显然不可行。于是国王命令工匠打造了镜宫,以成就一片专属于爱妃的“星空”。
除了极具观赏性,镜宫还是琥珀堡中负责举办庆典与仪式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在宗教节日和胜利庆典期间,镜宫觥筹交错,金光与烛光交相辉映,折射出比天上繁星还要璀璨的光辉,成为一场梦幻的视觉盛宴。
当荣耀褪色,财富散去,王朝的辉煌化为史书上的几行文字。只有山间的宏伟外观、甘尼许门所象征的吉祥祝福、镜宫闪烁如繁星的梦幻景象,永远凝结在这座名为琥珀的城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