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气预报“活”起来:屏幕前的沉浸式体验

作者: 王伟跃 周颖

虚幻引擎与气象模拟的交融

虚幻引擎起初是一款游戏引擎,其强大的图形渲染与实时计算能力,能创造出令人称奇的视觉效果,构建极为逼真的环境场景。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虚幻引擎不再局限于游戏和影视领域,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模拟场景,气象公众服务便是其中之一。

当天气预报“活”起来:屏幕前的沉浸式体验0
在气象科普短视频《夏季雷电高发,如何有效防范?》中,虚幻引擎技术渲染的雷电动画生动、直观且震撼,让观众真切感受到雷电灾害的威力,加深对雷电现象的认知,强化灾害防范意识

在一些气象科普视频里,虚幻引擎被用于模拟台风引发的狂风、暴雨、巨浪以及雨天积水深度不断上涨等现象。这些效果直观地呈现出不同等级台风预警下,风力、降水强度及累计降水量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极大地增强了沉浸感与体验感。

扩展现实技术:

搭建虚拟与现实的桥梁

扩展现实技术是一种将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相结合的技术,涵盖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这3种技术各有特色,共同点是都能创造出栩栩如生的三维影像和身临其境的虚拟体验。

例如,在一些气象科普视频里,主持人看似站在真实的演播室内,实则演播室是由计算机生成的画面;当主持人介绍台风避险知识时,周围的场景会根据讲解的内容发生变化,这些场景是由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元素,再将虚拟元素叠加到现实环境中。扩展现实技术使得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界限变得模糊。

可定制的虚拟演播室

传统演播室需要占用大量物理空间来布置场景,或频繁更换录制背景,既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还可能因场景转换不及时影响节目效果。相比之下,虚拟演播室灵活性好、效率高,完全依靠计算机软件实现场景设计,只需少量硬件支持就能完成复杂节目的制作。

在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先针对不同天气灾害进行文字科普,编辑文字脚本并进行镜头设计,再利用专业的图形处理软件生成相应的三维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是模拟的气象现象、地理环境或是其他与气象相关的元素。通过控制摄像机的角度与位置,工作人员能够轻松切换视点,营造多样化视觉效果,让观众仿若置身真实气象环境中。最后,整合这些元素形成完整节目流程。

当天气预报“活”起来:屏幕前的沉浸式体验1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播放的短视频《巴黎需不需要空调?》,运用扩展现实技术让观众仿若和主持人一同置身法国塞纳河畔,直观了解当地气象要素变化对人体和运动项目的影响

虚拟演播室还具备高度可定制性。天气预报背景画面、展示气象数据的图表和动画,都能通过软件进行个性化设计。

过去,人们主要通过电视和网络新闻获取天气信息,依靠文字、图表或简单动态图像了解即将发生的天气情况。这种方式在传达紧急复杂气象信息时有局限性,尤其在面对严峻气象灾害时,传统预报方式难让人们产生足够的警觉和紧迫感。

如今,运用虚幻引擎、扩展现实技术和虚拟演播室等前沿科技,我们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行灾害预警信息提示。这种三维沉浸式体验不仅能带来视觉震撼,还提升了信息传播效率,更重要的是极大提高了公众对预警信息的认知效果,增强采取预防措施的意愿。这正是技术创新给气象预警领域带来的积极变革。

(责任编辑 / 高琳 美术编辑 / 周游)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