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变形记
作者: 李一墨“水是生命之源”。在公共场所,“节约用水”的标识随处可见。当今,科技快速发展,新的水处理技术正不断提高人类对饮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
我对再生水资源循环利用深感兴趣。在一次公益活动中,我有幸参观了一座大型再生水厂,见证了污水的“变形”全过程。
最初,我以为污水处理肯定很有“味道”,所以戴着口罩,鼓足勇气前往。当我抵达时,却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湿地公园,鸟鸣翠柳,鱼跃清流……我走错门了吗?但这真的是一座污水处理厂。
参观的过程中,我得知这座水厂负责收集处理上百平方公里流域内的污水,每天生产几十万吨再生水。接下来的一切更是令我目不暇接,感到不可思议,我见证了浑浊的污水一步步变成清澈晶莹的小水滴。
首先,它们排队经过3道关卡过滤,一道比一道筛得细,过滤的精细度甚至到几毫米,可将污水中的杂物统统去除。每一道工序的自动化程度都很高,污水乖乖地“排队”前行。
随后,进入沉淀环节。污水静静地等待调遣,目的是让残留的小杂质颗粒沉淀,让污水尽可能纯净,做好再出发的准备。
接下来,就是净化污水的关键环节——生化处理阶段。如果说前面运用的是物理知识,这时就要运用到生物和化学知识了。自动化系统将污水输送到这里后,又要分3个阶段:缺氧、厌氧、好氧。意思是让做净化工作的微生物们由饥饿状态到进食状态,再到“狂吃”状态的过程,它们工作越积极,去除污染物就越彻底。同时,还要利用化学方法,将微生物无力去除的污染物进一步消灭。
最后,还要再休整一下,让上一环节战斗过程中的残余杂质再次沉淀,实施必要的消毒工序。到了这一刻,“有味道”的污水终于净化成了人体可接触的水体,出厂后可用于河湖划船、滑冰等。
工程师告诉我们,这些水还可以被进一步处理,达到饮用水的标准。多么奇妙的污水变形记啊!知识真的是力量,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责任编辑 / 牛一名 美术编辑 / 胡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