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问百答

百问百答0
李振坤(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Rheobot实验室负责人)

采用4D打印技术打印出的物体,能在外界刺激下自主变形,极大地拓展了设计与制造的边界,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1月25日,中科馆大讲堂邀请到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Rheobot实验室负责人李振坤老师,为大家探秘制作流变机器人的材料和先进技术。

什么是智能材料?

智能材料又称机敏材料,不同于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其构想灵感来源于仿生学。

智能材料能通过自身感知获取外界信息,作出判断和处理,再发出指令,继而调整自身的状态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智能材料可以实现自检测、自诊断、自调节、自适应、自修复等类似生物系统的各种特殊功能。

什么是4D打印技术?

由智能材料通过增材制造出来的结构,能在外界激励下,发生形状或性能的改变,就可以被称为4D打印技术,是3D打印技术的进一步升级。流变机器人的制作就应用了磁控4D打印技术,通过控制磁场,可以在材料成形过程中对其内部结构的形态与排列方向进行编程。

软体机器人有何优点?

机械零部件与控制器、传感器结合,可制成能代替人工从事繁重或危险劳动的刚性机器人。而采用4D打印技术和智能材料制作而成的软体机器人,则可以进一步推动人机共融的实现。

软体机器人具有无限多自由度和连续变形能力,对多种环境有更好的适应性。Rheobot实验室提出了基于磁控智能材料的仿阿米巴虫流变机器人,为软体机器人提供了一种具备极高灵活度的仿生运动模式。

百问百答1
月球基地概念图

下期预告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漫漫征程中,月球,这颗地球的天然卫星,始终散发着神秘的光芒。从古至今,我们对它仰望、遐想,如今,建立月球基地不再只是遥远的梦想,而是一步步成为现实的伟大目标。下期,我们将带你走进这场波澜壮阔的探索之旅。

你知道为何月球是解开宇宙终极问题的理想场所吗?你知道航天器轨道设计师的日常工作包括哪些吗?还有很多精彩,下期等你来!

(责任编辑 / 王佳璇    美术编辑 / 胡美岩)

上一篇: 污水变形记
下一篇: 本期内容亮点提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