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歌到国歌

作者: 张东亮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而国民政府却不作为,许多有识之士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救亡。此时,民众迫切需要能够唤醒民族觉悟的音乐。

1935年,上海电通公司筹拍影片《风云儿女》,讲述一群时代风云儿女奔赴抗战前线的故事,激励人们英勇抗战。电影公司邀请湖南籍爱国诗人、剧作家田汉为影片写主题歌。田汉以他创作的一首题为《万里长城》的诗为基础,写出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并请好友聂耳作曲。来自云南的音乐青年聂耳为之谱曲时,正值他生命中最为激情燃烧的岁月。

出身贫寒的聂耳,从小在社会底层挣扎,少年时当过小职员、琴师,甚至曾流浪街头。这些经历让聂耳对社会的不公有着切肤之痛。他将自己的愤怒和民族的抗争融入音乐,创作了一系列抗战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一首。

田汉的歌词直接而激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聂耳则用激昂紧凑的旋律,为这首歌注入了澎湃汹涌的力量。

在创作过程中,田汉和聂耳都注入了极多极深的个人情感。田汉作词时,正因为投身于左翼戏剧而被当局通缉,他在隐秘住所中完成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深切忧虑和慷慨激昂的斗志。聂耳则在短短几天内完成作曲工作,几乎没日没夜地调整旋律,只为让这首歌更加铿锵有力。后来,他感慨地说:“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创作,因为它属于全中国人民。”

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面世。影片上映后,这首歌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唱开来,工人、学生、农民甚至军人都能随口哼唱。在东北军的一次训练活动中,张学良与官兵们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感慨地说道:“这支歌的作用很大,胜过讲课。”歌声不仅鼓舞了士气,也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义勇军进行曲》不仅在国内引发热潮,还跨越国界,成为世界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抗战的重要窗口。1939年,苏联音乐家制作了一张包括《义勇军进行曲》在内的中国抗战歌曲唱片,在国际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这首歌曲的旋律简单却充满力量,歌词直击人心,被翻译成多种语言。1944年,美国好莱坞电影《龙种》也使用了英文版的《义勇军进行曲》,进一步扩大了这首歌的国际影响力。

与此同时,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这首歌曲也成为战士们的精神支柱。在延安、重庆等地的抗战前线,许多文艺宣传队将《义勇军进行曲》带到了最危险的地方。甚至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也会在冲锋前齐唱这首歌,以壮大声势,激发斗志。这种音乐与战斗相结合的形式,不仅是精神力量的体现,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武器”。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特别提到《义勇军进行曲》的作用。他说:“这是一首能够唤起全民族斗志的歌曲,是民族音乐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当时,文艺工作者们纷纷响应号召,将这首歌带到前线、工厂和农村,让更多人能够通过歌声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

而在国际层面,《义勇军进行曲》同样赢得了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其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中提到,他第一次听到《义勇军进行曲》时,就感受到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斯诺写道:“这首歌不仅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象征,更是对全世界争取和平与正义的召唤。”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即,如何选择一首能够代表国家的歌曲成为重要议题。当年7月,新政协筹备会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国歌,共收到六百多件歌词和乐谱。然而,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这些作品都未能完全满足“庄严、大众性和中国特征”的要求。

9月25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的座谈会上,《义勇军进行曲》被提议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暂定国歌。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马叙伦的发言直截了当:“我们的政府就要成立,而国歌根据目前情况一下子还制不出来,是否可用《义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

对此,会上展开了热烈讨论。一些代表主张修改歌词,以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现实;另一些代表则坚持保留《义勇军进行曲》的原歌词,认为原作最能激发情感共鸣。

郭沫若指出:“旧歌词虽然有历史意义,但现在需要新的歌词。”然而,毛泽东的发言最终定下基调:“改还是要改,但旧的还是要。既然大家认为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最好,意见比较一致,我看就这样定下来吧!”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新中国的暂定国歌。尽管“暂定”,但这首歌曲从未被更改。2004年3月14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一款。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开始施行,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

这首歌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历程,见证了许多重要历史时刻。从开国大典到中国代表团重返联合国,从北京奥运会到神舟飞船升空,每一次奏响国歌的瞬间,都是对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致敬。

从抗日救亡的号角,到新中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跨越了历史的波澜,凝聚了全民族的共同记忆。今天,这首歌的雄壮旋律依旧激励着每一位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上一篇: 财富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