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魔盒的“寻呼机行动”

作者: 白水泉

两年半精心设局 十八天石破天惊

早在连环爆炸发生之初,美国媒体就发现了其不同一般之处。2024年9月18日,CNN援引前中央情报局(CIA)官员罗伯特·贝尔的观点——这次行动“需要大量技能,哪怕是美国,也可能无法做到这一点”。前联邦调查局(FBI)特工史蒂夫·摩尔也表示,此次袭击属于那种“高度复杂和隐蔽”的行动,“必须提前掌握足够的情报。”而稍后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频道则从该国情报部门消息人士那里挖得猛料,称以色列在大约15年前,就开始研究如何将手机、寻呼机、对讲机等作为一种隐蔽攻击手段,通过通信网络对特定对象进行杀伤。

 开启魔盒的“寻呼机行动”0
2023年,好莱坞将以色列特工使用爆炸手机暗杀哈马斯炸弹专家叶海亚·阿亚什的故事搬上了银幕,名为《恐袭工程师》。图为剧照
 开启魔盒的“寻呼机行动”1
通过供应链拦截渗透这种新方法,加之提前成立多家“影子”公司,以色列情报部门为“寻呼机行动”的真相披上了重重伪装
 开启魔盒的“寻呼机行动”2
“摩萨德”是以色列情报及特勤局的缩写,成立于1948年,负责情报搜集、特种行动和安全维护等方面。图为摩萨德的标志
 开启魔盒的“寻呼机行动”3
摩萨德现任负责人达维德·巴尔内亚,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部特种侦察部队出身,于2021年上任

根据CNN报道,“寻呼机行动”大约在两年半之前开始策划实施,据称耗资数百万美元。真主党领导层在和以色列的长期对抗中,发现通信网络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手机很容易被以方窃听、定位和跟踪,甚至在1996年,以色列特工还在手机中植入爆炸装置,暗杀了哈马斯炸弹制造专家叶海亚·阿亚什。鉴于近年来以色列多次利用手机定位对敌方重要人物实施“定点清除”,纳斯鲁拉一直要求下属不得在开会时使用手机,也不得在手机上透露行动计划和细节。他还多次敦促真主党成员转用相对老式的寻呼机,因为其只能接收信息,而不会泄露用户位置和其他情况。从2022年开始,纳斯鲁拉手下的一些重要人员开始随身携带寻呼机,通过寻呼机获得关于下一步如何行动的指示。这些变化都被以色列情报网悉数捕捉到。2024年2月13日,纳斯鲁拉在一次公开电视讲话中再次提醒其支持者,手机可能比以色列间谍更危险,应该将其“砸碎、埋掉或锁进铁盒子里”。据说,纳斯鲁拉是获知以色列掌握了入侵手机新手段的相关情报后,才提出这一要求的。为此,真主党计划进一步扩大寻呼机使用范围,对外求购大批寻呼机,从而促使以色列情报机构策划的这场“供应链拦截行动”加速展开。正如前述那般,通过提前成立的BAC等“影子”公司一番看似无懈可击的运作,数千台特制的AP-924型寻呼机从来源不明的产地被送到真主党及其盟友手中,引发连环爆炸的“按钮”至此准备就绪。它们在长达5个月的时间内没有引起丝毫怀疑,直到9月17日下午收到一串致命的特殊代码。

这场策划周密、伏脉千里的特种作战行动,是由摩萨德及以色列军方联手实施的。此前摩萨德就因大胆而富有创意的间谍活动而闻名,这些活动包括绑架、暗杀、恐吓和窃取机密,且因经常性无视国际法和外交规则而饱受指责。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摩萨德就尝试过以类似“自爆寻呼机”的方式来精准消灭敌人。1962年11月27日、28日,他们将伪装成从德国寄出的航空信件和专业书籍分别送至在埃及工作的德国专家手中,实际上其中均带有爆炸装置,共导致5人死亡、1人双目失明,目的是阻止这些专家为埃及开发导弹武器。此后,摩萨德的行动手段科技含量日益提高,策划布局也更加超前。1997年9月25日,摩萨德特工试图通过喷射一种可渗透进皮肤并在数小时内致人于死地的毒剂,在约旦暗杀哈马斯领导人哈立德·马沙尔,只是行动中意外失手,最终引发了与约旦的外交纠纷,内塔尼亚胡被迫提供解药,并释放了哈马斯精神领袖谢赫·艾哈迈德·亚辛。2024年7月31日,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及保镖在德黑兰的下榻处被炸身亡,而相应的爆炸装置据说是大约2个月前就提前偷运进伊朗并买通内线安设完毕的。

 开启魔盒的“寻呼机行动”4
1961年,德国专家欧根·辛格在其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的办公室中。其是摩萨德“邮件炸弹”行动的主要目标之一
 开启魔盒的“寻呼机行动”5
2024年7月31日,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赴伊朗参加新总统就职仪式时,在德黑兰的下榻处被炸身亡,幕后黑手就是摩萨德。图为哈尼亚被炸现场
 开启魔盒的“寻呼机行动”6
“寻呼机行动”的参与者还有更加神秘的以色列国防军8200部队

 开启魔盒的“寻呼机行动”7
在空袭中,以军还使用了某种神秘的动能武器,精准击中了位于贝鲁特街头一辆汽车内的真主党成员
 开启魔盒的“寻呼机行动”8
伊朗黑客组织“汉达拉”入侵Vidisco公司网站获得的某种产品设计图

据媒体报道,摩萨德在此次“寻呼机行动”中发挥了渗透和搜集情报的重要作用,而真正发起“关键一击”的则是以色列国防军8200部队,后者不仅参与了行动的具体实施,还提前介入了整个策划过程。8200部队是以军中最为神秘的网络战部队,前身是六日战争期间组建的“阿穆恩”,目前隶属于以色列国防军情报局,专门负责数字、电子及信号等领域的行动,是国防军序列中规模最大的单一军事单位。该部队招募新人要求极为严格,同时退役人员也多从事与电子科技、情报、安保等相关的业务。8200部队被认为是2010~2011年针对伊朗发动的Stuxnet病毒(即震网病毒)袭击的主要实施者,以色列利用这种病毒重创了伊朗的铀浓缩设施,导致其约1/3的离心机损坏,不得不暂时放弃核计划。

9月20日,伊朗一个名为“汉达拉”(Handala)的黑客组织在其Tor网站上发布了一份声明,其内容也部分佐证了以上说法。该组织声称通过网络入侵,获得了关于连环爆炸袭击的高度机密资料,表明这是一起由摩萨德、8200部队以及多家以色列企业联手执行的行动,其中制造爆炸电池的是以色列工业电池公司(IIB),摩萨德则负责将它们运输到寻呼机的制造地。由于期间需要经过多国转运,且通关时有被安检设备查出的可能性,因此摩萨德与一家名为Vidisco的公司在运输环节展开合作。而后者则是8200部队的附属企业之一,专门制造和销售便携式X光设备,全球84%的机场和港口都在使用该公司的安检设备,而这些设备事先就嵌入有“后门”,可自动排除事先指定的“问题货物”。根据该组织从Vidisco公司服务器中提取的日志,摩萨德已利用这一“后门”,成功在37个国家进行了2780次“运送”。有媒体因此猜测,负责生产那些寻呼机的,大概率也是8200部队掌控或由其退役人员开设的企业。

 开启魔盒的“寻呼机行动”9
在连环爆炸开始前一周,以色列已经从多个方面开始着手准备,且明确了“让北部居民安全返回家园”的作战目标
 开启魔盒的“寻呼机行动”10
伊朗苦心经营多年、旨在包围以色列的“新月联盟”,但因真主党遭受重大打击而出现了解体的迹象

其实在爆炸袭击前一周,以色列已经从多个方面开始着手准备。9月10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访问以色列北部边境,表示战斗重点将从加沙走廊转向以黎边境,只待时机成熟,以军将准备执行北线任务。9月12日,内塔尼亚胡表示,仅靠政治手段无法将流离失所的公民送回北部,接下来以色列“将有大动作”。9月16日,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让北部居民安全返回家园”成为正式战争目标。紧接着便是17日与18日的连环爆炸。而在此前后,以色列加大了对真主党武器供应渠道的打击力度,如9月8日曾对叙利亚马斯亚夫发动了数次空袭,并派遣特种部队潜入,以摧毁伊朗设在当地的导弹工厂,同时从9月下旬到10月初,以军一直在持续打击从叙利亚走私武器进入黎巴嫩的各种通道和临时储存点。

为最大限度保障行动的突然性,并防止拜登政府掣肘,以色列策划的这一系列行动并没有提前告知美国。据CNN报道,9月17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与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通话,告知后者“一场军事行动即将在黎巴嫩发生”,但未提及细节,当天即发生寻呼机爆炸,次日又发生对讲机爆炸事件。美联社报道称,9月15~18日,加兰特与奥斯汀曾4次通话,其中在9月17日黎巴嫩寻呼机爆炸事件前后,两人各通话1次,加兰特先是简单告知“行动在即”,此后才就相关情况对美方作了说明。9月19日,五角大楼发言人萨布丽娜·辛格也承认美以防长近期4次通话,但没有说明通话具体内容。美方对此表示出了明显不满,因为当这些爆炸发生时,恰逢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访问埃及,由于以方隐瞒消息,布林肯一度措手不及,据说为防止局势升级,美国不得不通过秘密渠道向伊朗表示自己没有参与这次袭击。

1979年伊朗革命成功,成为什叶派在中东的代表,此后开始支持伊斯兰扩张和反西方运动,从而与美国和以色列成为死敌。从1982年黎巴嫩战争开始,伊朗有计划地在以色列周边扶持反以反美的军事代理人,大力支持黎巴嫩、叙利亚、加沙和也门的什叶派民兵,逐步建立起一个由伊朗主导的“什叶派新月联盟”,形成了从波斯湾到地中海的旨在对抗以色列的弧形“抵抗轴心”。但就是这个貌似强大的“新月联盟”,现在却被以色列一举击中要害,出现了解体的迹象。在短短18天内,由伊朗亲手创建和扶持、作为联盟重要支撑的黎巴嫩真主党整个指挥结构被悉数摧毁,中层组织也被大幅削弱,整体陷入半瘫痪状态。

虽然伊朗可以重新组建其指挥体系,但需要时间,这对以色列来说无疑是有利的,同时由于真主党失去话语权,无法起到代理人和缓冲地带的作用,伊朗不得不从后台跳到前台,直接面对以色列和美国,风险和压力陡增。(待续)

编辑/曾振宇

下期预告

下期将呈介“战术成功创造经典 战略失策后果难料”及结语部分,敬请期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