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 王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只有紧紧围绕中心建设,赋予经济活动以深厚的人文价值,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才能更好推动文化和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增添活力。

一、聚焦宣传工作主责主业,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引擎

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要围绕主线,做好宣传。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扎实推进“提振信心、树立形象、宣推品牌、服务群众”的目标落实,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创新媒体传播方式,持续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为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氛围、凝心聚力、保驾护航。要以文化人,提振精神。经济发展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要以文化为支点,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向上向善道德风尚建设,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社会精神文明程度,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厚文化滋养和广泛社会基础。要强化队伍,激发活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以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为支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应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和能动性。要持续做好发现选树宣传学习时代楷模、好人模范等先进典型活动,扎扎实实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二、加快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

文化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内呈现出的新质态、新形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深化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坐标,通过整合资源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生产出有竞争力的高质量文化产品或服务。例如,印刷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须以数字技术赋能转型升级,着重在印刷技术、产品设计、生产效率上取得突破,实现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发展。培育壮大文化产业主体。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踊跃参与文化建设,鼓励大型文化企业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着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文化产业项目上发力,形成具有文化竞争力的产业集团。注重发展个性化、多样性、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依托哈尔滨创意设计中心,集聚骨干企业、高校院所、研究院、研发中心等创新机构资源,推动文化产业集成赋能发展。用好用活紫丁香创意设计等专业性创意设计品牌赛事活动,发展文化创意设计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宣传系统的行业监管部门,要立足工作职能,强化对文化企业的指导服务,完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优化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维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为实现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营造健康市场秩序。

三、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文化资源包括文化遗产、文化产业、文化创意等,要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遵循,积极探索文化资源产品和服务创新方式,推动文化资源走向市场,创造经济价值。挖掘打造特色文化产品,增添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内涵。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边疆文化、冰雪文化、农业文化等资源,通过赋予文化内核、文化精神、文化活力,进一步打造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线路、文化产品,通过举办特色文化活动等方式,为传统的消费场景、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文化创意和文化动能,实现文化资源的增值。创新文化服务供给内容,拓展高质量发展的文化空间。推动文化与各项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开展特色化、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比如,合理开发农业农耕文化,发展富有文化创意的耕作体验、民俗体验等特色农业文化项目;开发以艺术观光休闲为主的沉浸式产品,打造意义丰富的艺术节等活动,以农文旅融合赋能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发展。打造文化产品的“情绪价值”,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效能。情绪价值能够为旅游产品创造附加价值,最终转变为经济价值。近年来,“尔滨”爆火的创意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在索菲亚教堂拍摄异国风情的“人生照片”等新玩法、新场景,都是在情绪价值驱动下产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全新引擎。通过内容、场景、氛围、业态、服务等,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升消费者心理满足感,打造文化产品的“情绪价值”,成为提升文化效能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

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在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中明晰工作坐标,找准工作方位,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具体行动体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当,为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