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好景在春耕
作者: 岁丰万物生,春耕忙。当冰雪初融,春风拂面,北大荒的春耕画卷也徐徐展开……
过去一年,北大荒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引领,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集团“三农”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现代化大农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年粮食总产达到457.65亿斤,连续14年超过400亿斤,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夯实。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北大荒坚决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农业强省建设贡献北大荒力量。
为确保春季农业生产有序进行,北大荒各农业生产单位以农时为令,提前谋划部署并落实各项准备工作。三江平原,黑土之上,唱起“春之歌”。
一辆辆检修完毕的机车整装待发,一袋袋质优价美的化肥整齐入库,一栋栋育秧大棚拔地而起,享有“绿色寒疆果都”美誉的五九七农场备春耕生产激战正酣。在五九七农场的农具厂内,无人驾驶的插秧机、搭载北斗导航的气吹式播种机、安装智能喷雾系统的喷药机正在接受全面“体检”,确保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春耕生产。“我们加大智能电控气吹式播种机、宽窄行侧深施肥插秧机、无人驾驶系统等智能农机具应用与推广。今年,计划更新各类农机具600台(套),提升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水平。”五九七农场农业发展部副部长李岩说。
在鹤山农场的田间地头,多光谱无人机、病虫害监测设备、叶绿素含量仪等设备可用于各项数据监测,保障数据实时回传到指挥中心。数据的收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这些数据来指导农业生产。鹤山农场数字农业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由遥感数据结合卫星定位、地块产量分布数据、土壤检测数据以及种植计划,通过数据处理中心系统计算生成的变量施肥处方图格外引人注目。鹤山农场以智能化数据收集为基础,对作物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全域—区域—地块—机车”多场景数据采集体系,为春耕提供数字化服务,辅助农业决策。
在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二九〇分公司,春耕备耕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公司气象站工作人员正对辖区内4个温雨站、1个区域自动站进行全面巡查、标校和维护,保证春耕生产气象要素的准确采集和正常传输,为春季精准农事提供数据支撑。“过去种地靠经验,现在种地看数据。”种植户赵阳海点开手机微信群,密切关注分公司推送的精细化气象预报。依托卫星气象监测系统构建起全天候预警网络,精准捕捉降水、地温、风速等多项关键指标,二九〇分公司将48~72小时辖区内天气预报精准推送至种植户手中,为春耕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气象服务保障。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依托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地面物联设备等构建的“天空地一体化”的数字种植模式,让粮食生产变得更加科学便捷。在智慧科技的协助下,北大荒告别了往昔的“万人会战”,在这片被科技重新丈量的土地上,由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联袂主演的“智慧春耕”正在上演。
与热火朝天的春耕景象相呼应,一场由直播间掀起的“云端春耕”也在悄然重塑着北大荒农产品的流通命脉。走进北大荒食品集团“黑土优品·北大荒”电商基地,客服中心的电脑桌上,一长串新接的订单即时打印出来,由工作人员匹配并安排发货。2024年,北大荒食品集团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北大荒集团党委关于“黑土优品”品牌建设和电商工作的部署要求,抢抓电商发展机遇,积极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相结合,打造了3000平方米的“黑土优品·北大荒”电商基地,形成“直播电商+新媒体传播+传统平台”全域电商模式,拉近了黑土地与都市餐桌的距离。
5G信号传遍沃野,手机支架建立起产销桥梁,消费者透过屏幕见证寒地黑土的耕作标准,追溯每粒米的品质源头,来自北大荒4400多万亩沃野良田的优质农产品从这里走出黑土地,走向了全中国的千家万户。
春耕备耕工作是关乎农业稳定和粮食丰收的开局之战,北大荒人正在用辛勤和奋进躬耕前行,确保高质量完成春耕生产工作,为全年农业丰收增产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