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春怒有妙招

作者: 戴嘉洪

告别春怒有妙招0

俗话说:“菜花黄,痴子狂!”随着气候逐渐回暖,人们情绪上的“春意盎然”——春怒悄然来袭。

中医认为,春季属木,木旺于春,与肝相应,而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同时也有专家解释,春天常常会莫名感到烦躁、爱发脾气、心情抑郁,是因为肝主情志,一旦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就会气机不畅,出现情绪上的问题。因此春季是养肝、调肝的重要时节,也是缓解春怒的关键时刻。那么,该如何告别春怒,让心情如春天般明媚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古老的养生智慧——八段锦,以及现代心理学中的正念减压法中找到答案。

《黄帝内经》中讲要“ 广步于庭”,就是让人们多进行户外活动,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项目,比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慢跑等。

八段锦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来调和气血、强健体魄的传统健身法,其动作优美、柔和缓慢,不受场地、器械的限制,适合男女老少。在活动筋骨过程中,通畅气血,增强身体抵抗力,调畅气机,达到平舒肝气、舒缓情绪的作用。

而正念,强调的是对当下的全然觉知,不评判、不执着。两者看似毫不相干,实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一呼一吸之间,保持专注,关注每一个动作的起承转合,感受身体的每一寸肌肤、每一块肌肉、每一根骨骼的变化,便是一种极佳的正念运动。两者的融合能帮助大家达到身心合一、阴阳平衡、气血舒畅的养生功效。

比如,当我们在做八段锦中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时,如果能够保持正念,就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脊柱的拉伸、胸腔的打开以及气血的流通;在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时,正念让我们更加专注于手臂的伸展、肩背的放松以及呼吸的配合。八段锦的具体招式及呼吸要领阐述如下:

告别春怒有妙招1

●双手托天理三焦

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托举六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上托吸气,下落呼气。

●左右开弓似射雕

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右手向右拉至与右乳平高,左手向左侧伸出,腕与肩平,指尖朝上,犹如拉弓射箭之势,转头向左,视线通过左手食指凝视远方,然后反方向来一次,共做3 次。随后收回胸前,还原成自然站立。吸气搭腕,呼气下蹲开弓;吸气转重心,起身呼气回正。

●调理脾胃须单举

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翻转手掌向上,右手下按至肚脐处,一左一右做三遍。上举吸气,下落呼气。

●五劳七伤往后瞧

两腿微屈挺膝,手臂于两侧伸直,掌心外旋向上,头尽量向后转,目视左斜后方,稍停。两臂内旋收回两侧,两腿微屈,目视前方。一左一右做三次。后瞧吸气,收式呼气。

●摇头摆尾去心火

双手反按在膝盖上,双肘外撑,以腰为轴,头脊要正,将躯干划弧摇转,身体重心右移,俯身经过右脚面,重心放低,由尾闾带动上体向左旋转,经过左脚面。然后身体重心后移,上体后摇由右向左向前旋转,身体立起。一右一左做三次。右倾吸气,左旋呼气;吸气摇头,呼气回正。

●两手攀足固肾腰

两腿挺膝站立,两臂向前向上举起,掌心向前,目视前方;两臂屈肘,两掌心向下,按至胸前,两掌反穿至背后,沿着脊背向下摩运至臀部,同时上体前屈,两掌沿腿至脚面,两膝挺直,目视前下方;两掌前举上升,脊柱随之升起。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上举吸气,下按呼气;反穿吸气,攀足呼气。

●攒拳怒目增气力

左脚向左开步,脚蹬马步,两掌握拳于腰侧,大拇指抵住无名指根,拳眼向上。左拳向前冲出,拳眼向上,怒目而视,左拳变掌,再旋腕握固成拳,收回腰处。一左一右做三次。出拳呼气,收拳吸气。

●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脚跟相并提起,提踵吸气,脚跟分两段下落,一起一落为一次,共做七次。颠足呼气。

练习结束后,进行简短的放松和冥想,感受身心的平静和放松,帮助自己更加深入地放松和恢复。

进行八段锦正念减压的频次和时间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灵活调整。一般来说,每天练习1~2 次,每次时间控制在15~30 分钟,练习前后避免进食过饱。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在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前各练习一次。清晨练习可以给新的一天注入活力;而夜晚时分的练习,则能舒缓疲惫的身心,促进睡眠。不论选择什么时间练习,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才能让春怒无处遁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