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培养成长型思维尤为重要

作者: 李含灵秀 丁莎 张娜

AI时代,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知道正确答案,而在于保持探索和学习的热情。

当下教育环境正在经历巨大变革。AI能够快速提供答案,帮助孩子完成作业,甚至辅助创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单纯追求“答对”“完成”的学习方式,会让孩子失去探索和思考的机会。培养成长型思维,让孩子建立起持续学习、勇于挑战的心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孩子在获得AI帮助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能力,面对AI无法解决的新问题时保持探索的勇气,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保持终身学习态度。

同时,在AI随手可得的环境下,孩子容易形成固定型思维误区,可能会想:“为什么要思考,问AI就好了。”“我不如AI聪明,干脆都让它来做。”这会让孩子过度依赖AI,失去独立思考能力;遇到问题轻易放弃,缺乏解决问题的韧性;害怕犯错,缺乏尝试新事物的勇气。

那么,在AI时代,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呢?通过对日常场景的观察和实践,我总结了几点建议。

重视学习过程,而非单纯结果。有一次我家小朋友写作文,看到同学用AI写得又快又好,他也想试试。我们商量后决定:可以让AI提供写作建议和修改意见,但具体写什么、怎么写要自己思考。写完后,我们一起分析AI给出的修改建议:为什么这样改更好?下次自己写该注意什么?通过这样的引导,慢慢培养他对写作过程的思考和理解。

帮助孩子培养正确认识和使用AI的态度。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制定了“思考三步法”:遇到问题先自己想3分钟;如果还是不会,把问题拆解成小部分再试试;最后再寻求AI的帮助。比如做数学应用题时,小朋友会先自己读题思考,把不懂的地方列出来,再有针对性地问AI,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学会合理使用工具。

建立合理的失败观也很重要。在一次科学小实验中,小朋友查找资料时发现AI给出的操作步骤和课本不太一样。我们借机讨论:科学探索可能有不同方法,重要的是理解原理并大胆尝试。最后,他决定两种方法都试试,比较哪种更好。这个过程让他明白:不同答案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思考和尝试的机会。在家庭生活中,可以通过日常习惯来强化这种思维方式。比如每天用10分钟聊聊学习的有趣发现,不是“做对了几道题”,而是“学到了什么新方法”。周末做一些开放性游戏,让孩子知道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在使用AI时,鼓励孩子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反思和总结的习惯。

通过培养成长型思维,孩子将能够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AI时代,既善用科技,又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或许是AI时代最重要的教育课题。

张娜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美国杨百翰大学教育学院联合培养博士,曾任美国杨百翰大学积极情绪和人格促进中心研究助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访问学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