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到了,初恋来了

作者: 白璐

青春期孩子的初恋很美好,也会因此而冲动行事。对此,家长不应一味阻止,而要帮孩子一起作出理性的选择。

很多初恋都发生在青春期前后。这个时候,孩子的身体基本成熟,但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很容易冲动决策。如何通过教育,帮助孩子在享受恋爱美好的同时,用更积极有效的方式应对挑战、避免风险呢?

有家长认为,不让孩子在学生时代恋爱就万事大吉。这其实很难实现。青春期孩子已经有强烈的成人意识,他们不想听成年人尤其是父母的说教,更不想执行他们的指令。所以,只有极少数孩子会照父母说的做,绝大多数还是会自己决定。有一部分会和父母硬刚,还有一部分会表面遵从父母,私下依然我行我素。所以,家长要选择符合孩子发育规律的处理方式,即理解孩子对爱的感受和自己做决定的需求。与此同时,也需要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科学知识,引导孩子作出理性抉择。

在决定是否恋爱、恋爱后的一系列行为决策中,决定是否和恋爱对象有身体接触,以及身体接触的亲密程度,是家长尤其要注意的。

首先,爱的感受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发育自然产生的,这和大脑发育以及性激素的分泌相关。有了爱的感受后,有人谈恋爱,也有人选择暗恋、做朋友、等待等。无论做何决策,都要利用利弊分析法,即每个可能的选择背后都有哪些好处和风险,对此了解得越全面,孩子越容易作出正确的决策。

在做决策时,还需要考虑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如有的孩子谈恋爱提升了彼此的学习成绩,但有的则一落千丈。家长要帮孩子分析,他的选择可能带来的好处和风险,哪些是他想要的,哪些是他有能力承受的,哪些是他无法接受、没能力承担的,然后再作出相应决策。

其次,受体内性激素的影响,青春期孩子在进入恋爱后,一般都会有身体接触的需求。从感受层面的需求来讲,他们身体接触的需求是逐渐发展的,不是一谈恋爱就要发生亲密接触。有的孩子刚开始恋爱时,拉手这个行为就已经能满足他的接触需求,要过一段时间才有进一步的需求如拥抱,再过一段时间进展到亲吻等。那些一谈恋爱就亲密接触甚至发生性行为的孩子,往往是被错误信息诱导看了色情视频,却没有接受过科学的性教育。从这个角度来讲,给孩子提供符合其年龄和需求的性教育十分有必要。

最后,青春期恋爱的孩子是否会发生性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最重要的还是他们自己的决策。如果家长能够提前带孩子做性行为的利弊分析,了解性行为带来的风险以及如何预防,就能极大程度降低孩子的探索风险。

当然,家长不能假设孩子受过相关教育,就一定不发生性行为。这就像我们告诉孩子不能吸烟、饮酒,大多数孩子会尊重,但少数孩子依旧会违背是一个道理。所以,对于这部分孩子,预防行为带来的相关风险非常有必要。

白璐

北京大学医学心理学硕士,性心理&性教育专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中国青爱工程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青少年健康关爱课堂”专家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