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世界(三首)

作者: 南山渔父

傍晚,一个木匠

那个年老的木匠,

在傍晚,轻轻用手抚过一根

刨出了光亮的木头

旁边的我,看着他

想起自己也曾像他那样

爱过类似的事物

他对我友好地笑了笑

他可能不会看出

我也是一个同病相怜者

更不会知道我也曾如他那样

拈量着心中之物的重量

质地、芬芳和几何

木匠埋着头,双手

全力压着刨刀在木板上

推过,清脆的声音

很像他年轻时吹过的口哨

这声音何其悦耳

这声音就是他劳作之

美学上的理由

也许他并不自知

木匠拿起一根弯曲的木头

好像我面对悖谬的世界

他用墨斗和准绳使之挺立

我用语言为之校正

在周围景色的见证下

他把手伸进了树的内部

我也把视力投进言说的黑暗之处

他打算在天黑之前

把这件器物的最后工序

做好。他看着我

似乎欲言又止

他不知道我已经在他

简洁的动作和精湛手艺中

获得了纯净的快乐

我打量着这个夕阳下

美丽而破败的村子,

年轻人如候鸟,飞到远方,

他精湛的手艺早已

无人传承。为此他的劳作

更像是一场漫长的告别

一次悉数登场的回忆

傍晚的阳光正在一点点

减少热量。木匠心中的

器物已慢慢成形

他手中的尺度,通过手艺的

传递,与一个完美的函数

获得了对应。好像他

取得了树的授权

并兑现了它的渴望

木匠从大自然的手中

接过这个受造之物

他衣服的折皱和脸上的皱纹

也与树的皮肤彼此呼应

在不断的劳作中

他已经与一棵树无限接近

当这片房舍

退回到群山的怀抱

木匠成为一个虚淡的

影子,拓在凌乱的山墙上

配合着暮色的降临

木匠从劳作中隐退

与器物合而为一

在他劳作的间隙,

我看着他,他也不时

抬头看我一眼

好像在这渐渐逼近的

夜晚中,我和他握住了

一个共同的秘密

鱼缸世界

透过一片能见度很好的

玻璃,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切:

鱼站立着,在干冷的

藻类植物和石头中游动。

在有限的两点之外,

制造一个无限广阔的假象,

如同我们在狭小的房间,

通过一面镜子对窗外的反光,

置身于苍穹与星辰中。

保持适当的饥饿,

为了一粒微小的食物,

彼此争抢,每日忙忙碌碌,

在几乎相同的线路游动。

360度无死角的窥探,

记录了它们的排泄和交配。

七秒的记忆可以使它们

始终用愉悦的心情,

游进人造的不灭的阳光里,

相信自己会善始善终,

但无不死于意外的灾祸。

我们站着,指指点点,

轻轻的触碰对它们就是

巨大的风暴。一个小小的

完美世界其实何其脆弱

只要一次遗忘,就会全部毁灭。

隔着一块能见度很好的

玻璃,鱼站在水中,

冷冷地看着我们。

东塔公园

好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在这里

跑步。内出血,跌坐在长椅上,

送往医院途中,鲜血吐满出租车的后座。

好多年前,我和同事坐海盗船,

甩到虚拟的巨浪上,吓得额头冒汗。

好多年前,浓雾的早晨,我走过

银杏树下,有人打坐在透明的薄膜内,

口中念念有词,好像绿色水面上

风吹大了一个琥珀般的泡沫。好多年前

春天到了,半棵西府海棠,开在水边,

两只刚从毛毛虫的身体变出来的

雌雄双蝶,照见水中的自己,前世的幻象。

盛夏的蝉鸣里,我躺在浓荫下

看见时间在衣扣上缓缓移动。

阳光的刀子洞穿我,暗影又随即把我

治愈。好多年前突然对雨声着迷,

披着雨衣来到湖心亭,伫立在灯影,

好像是一片即将沦陷的土地,

用雨滴弹奏满山的树叶。

现在,我是那个睡在长廊的流浪者,

从死亡中醒来,来到寂静的大街,

满天的街景在我的眼前飞舞。

作者简介:南山渔父,原名黄崇森,浙江温州苍南人,从事过媒体工作,参加过诗刊社第十七届青春诗会,著有诗集《头顶大海的少年》《偏蓝的冬天》《水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