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揽月归不负少年志

作者: 孟维德

嫦娥揽月归不负少年志0

2024 年12 月28 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天文科普盛宴——“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展”开幕式在北京天文馆隆重举行。星云社队员们在Mars 老师带领下满怀期待与兴奋,踏入这充满奇幻色彩的科学殿堂,开启探索月球奥秘之旅。

开幕式上,院士及专家们讲述了中国探月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和收获,从问天实验舱到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从“明月几时有”的古人浪漫到嫦娥探测器带回的月球“土特产”——月壤。星云社队员们认真聆听,无不感叹中国航天技术的先进。

开幕式的热烈氛围尚未消散,紧接着就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教授带来的《揭秘月球持久活力》讲座。李教授以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为队员们打开了认识月球的新窗口。他通过震撼的图片与生动的动画演示,展现月球从诞生之初的炽热岩浆海,到如今表面看似沉寂却依旧“活力满满”的演化历程——陨石撞击的环形山如何记录岁月,月震的微弱波动怎样诉说地下的秘密,以及太阳风与月球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奇妙现象。队员们沉浸其中,随着李教授的讲解时而托腮思考,时而兴奋惊叹。

嫦娥揽月归不负少年志1
嫦娥揽月归不负少年志2

在互动环节,队员们纷纷化身“好奇宝宝”,高高举起小手提问:“月球上一共有多少陨石坑呢?”“月球上最大的陨石坑是哪个啊?”“月球背面是什么样子啊?”“嫦娥五号采样带回来多少啊?”“如果我想上月球居住,还需要什么条件呢?”“月球上还会有火山喷发吗?”李教授一一耐心解答,还建议同学们一定要亲眼去看看月球样品展的最新展品,摸摸模拟月球表面,猜猜哪个是真正的陨石,让抽象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接下来的参观是队员们最喜欢的环节——参观月球展厅和问月展厅。队员们认识了月球的结构和成分,触摸到了月球表面,知道了为什么月球有明有暗,甚至亲眼看到了月壤,还了解到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的发展。最受关注的是模拟嫦娥五号的升空模型,眼看着上升器一点点升上去,让人激动不已。很多同学兴奋地分享感受:“以前觉得月球遥不可及,现在看到嫦娥五号带回的宝贝,听了专家讲解,才知道人类能离它这么近,我以后要当科学家,去月球建基地!”

这场集实物观摩、专业讲解、互动交流于一体的天文馆之行,宛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们求知若渴的心灵,我为祖国航天技术日益强大而感到自豪,同时,也十分敬佩勇于挑战的科研叔叔阿姨们。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收获丰富的月球知识,更在心底种下热爱航天、探索未知的种子,激励着我们向着浩瀚星空勇敢逐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