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猪肉

作者: 刘春伟

年猪肉0

李打鱼原名不叫李打鱼。念过私塾的老祖父非常崇拜明代文学家李渔,说他们老李家是李渔的后代子孙,希望他能赶上李渔,就叫李打鱼吧。

可李打鱼根本不是块读书的料,旷课逃学,下河摸鱼。长大以后娶了媳妇,不好好参加生产队劳动,下河摸鱼变成下河打鱼。李打鱼打鱼成瘾,成天拎着渔网泡在河里,社员们给他编个顺口溜叫“打鱼摸虾饿死全家”。这话听起来有些夸张,不过还真让大伙说着了,到了年底一算账,李打鱼和他老婆挣的那点工分,全家领口粮都不够。李打鱼点头哈腰,看着会计的账簿“嘿嘿”一笑:“先记着,先记着,来年一定好好干活。”

队长指着李打鱼说:“要不是看着你两个儿子正在长身体,这口粮就不给你!”

李打鱼的两个儿子都是十多岁年龄,正是能吃饭的时候,没粮吃哪行?

过了腊月二十三小年,生产队给每家每户发了三斤猪肉票,这下可愁坏了李打鱼,光有肉票没有钱也买不来猪肉啊!眼看年三十越来越近,他手攥肉票在屋里来回转悠。透过玻璃窗,他一眼看见院里的柴火垛旁有只野兔正在觅食,他推开房门,蹑手蹑脚向野兔靠近。野兔一惊,顺着房屋的东山墙蹿向空旷的雪地里,李打鱼在后面拼命追赶。野兔跃过一条干涸的水壕,李打鱼仍紧追不舍。猛然间脚下一拌,一个前趴栽倒在雪沟里。等李打鱼起来一看,四周白茫茫一片,野兔早不见了踪影。他气恼地回头瞅了瞅,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从雪缝里翘了出来,上前用手扒拉扒拉积雪,露出了戗刺的绒毛。仔细一看,李打鱼乐了,原来将他绊倒的是两个多月前自己扔掉的一头死猪。

秋收过后,人们把自家养的猪都放了出来,到野地里拱食残留的粮食,这叫“抢秋膘”。李打鱼和老婆一商量,赊了一头猪崽放养,到了入冬时候,小猪羔长得膘肥体壮,足有五六十斤。不想,有一天傍晚回来,脊梁上被人砍了一道深深的口子,流着血水,第二天清早就死了。李打鱼怕别人看见,笑话自己倒霉的运气,一气之下将死猪扔到了后地的壕沟里。夜里气温骤降,一场大雪覆盖了田地沟壑,也掩埋了这头死猪。

瞧着自己扔掉的死猪崽子还完好地保存着,李打鱼心里一阵高兴,车到山前必有路,无钱也能吃猪肉。他背起死猪,硬邦邦的,直硌后背,又怕别人看见,忙把猪放下,连跑带颠地往家奔去,一步一回头,生怕死猪被别人捡走。

李打鱼拿来一条麻袋,将猪装进去,放到热炕头上融化,又把一床破被盖上,以防邻居串门撞见。老婆见了说道:“这不是咱扔的那头死猪崽子嘛,怎么又捡回来啦?”

李打鱼笑呵呵地说:“自家猪怎么死的咱心里有数,又不是中毒、猪瘟,吃了肉也无妨。”

经过两天的慢慢融化,死猪终于暖软和了。天黑以后,李打鱼锁上门,将平日里常点的15 度灯泡拧下来,换上200 度灯泡,开始烧水煺猪。一霎时屋里亮如白昼,热气腾腾,还真有快过年时的味道和气氛。老婆孩子躺在被窝里,享受着难得的热炕头。外屋的李打鱼兴奋地忙碌着,他手脚麻利,刮毛冲水、开膛破肚、洗肠剔骨,这点活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不一会儿,老婆孩子就闻到了肉香。猪小肉嫩,开锅即烂。李打鱼把煮熟的猪肝、猪肉切成片,端到老婆孩子面前。孩子说猪肝好吃,老婆说猪肉懈口。李打鱼知道这是猪太小没长成的原因,但这难不住他,倒回大勺里烹焙一袋烟工夫,老婆再吃,干巴巴的,又香又有嚼头。

李打鱼笑眯眯地对老婆孩子说:“这回咱可以过个肥年了,猪头、猪蹄、猪下水、猪肉、猪骨头,能吃个全和,别人家那三斤肉除去肥的炼点油,剩下的包顿饺子熬顿菜就没了。”

老婆吃了一口肉说:“猪虽小,也有五六十斤,别人家的那三斤肉跟咱家的年猪肉没法比。先别着急吃,把猪肉放外屋地冻起来,还有两三天过年呢,年三十再开吃。”

上一篇: 重生
下一篇: 老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