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文苑 | 苹果树开花了 一 她为什么要做这一切,让我变得没有她就无法生活?这是她造成的,不是我的错…… 我写下这些话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奇怪,仿佛在说我的爱人,但我并没有爱人。正是我的母亲把我变得没有她就会死去。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在温暖中度过,而后突然赤身裸体地被驱赶...
中篇小说 | 美人汤 相会 俞勤勤不是头一次来日本,她没想到这一次的非常之旅,会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头一次来还在上大学,二年级暑假,她和妈妈直飞东京。闲逛浅草寺。求签,抽得上上签,喜不自胜,想要臭美臭美,便穿和服拍照。孰料笨手笨脚,怎么都穿不好。请了舞伎帮忙,...
短篇小说 | 谁是林黛玉 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这零一块石头自然是多出来没派用场,丢弃在无稽崖青埂峰下。虽说是一块弃石,可它被女娲锻炼过后,灵性已通,自带功力。除了不能变成人形,也是可大可小,来去自由。它...
小小说 | 重生 黄石金是一路狂奔进深山的。转来转去,他非常心慌。没有路,林密草深,蜘蛛网密布,最讨厌的粘黏籽,像一颗颗黑针插进身上,连鞋子都插得满满的。 什么鬼山?走了几个小时还没走出。防不胜防的倒挂刺,到处是,身体裸露部分剐破了,鲜血直淌。黄石金扶着面前...
小小说 | 年猪肉 李打鱼原名不叫李打鱼。念过私塾的老祖父非常崇拜明代文学家李渔,说他们老李家是李渔的后代子孙,希望他能赶上李渔,就叫李打鱼吧。 可李打鱼根本不是块读书的料,旷课逃学,下河摸鱼。长大以后娶了媳妇,不好好参加生产队劳动,下河摸鱼变成下河打鱼。李打...
小小说 | 老抠 老抠闭眼睛的那一刻,总算活明白了,但无常不让他回阳。 几年了,为了给他治病,家里老底子也全赔上了。爱人为了照料他,也落下一身病。儿子媳妇嘴上不说,心底还是嫌弃久病的父亲。母亲体力不支的时候,要他们到医院陪护,儿子媳妇总以各种理由婉拒了。 爱...
杨小波散文小辑 | 杨小波散文小辑 《老子》的文眼 近几日,在政协委员“国学读书群”跟学陈霞委员讲读《老子》,“道”“无”“有”三个概念不时在脑际中闪现。三者什么关系?当然,“道”为根本,它包含“无”和“有”,但怎么包含?如何统一?还得从《老子》一书中找线索。 老子说“有生于...
“黄河龙门天梯之约”征文 | 黄河大堤 到开封不能不看铁塔,我从铁塔的内部一直爬到塔顶,我想眺望一下黄河,但看不见它的影踪,它被城市挡住了。虽然看不见,但还是朝着北边张望,好像真的有一道黄色的天际线。 铁塔地宫、底座及五米塔身都被黄河淤积在地下,这座中国第一琉璃塔,千百年里就好像...
“黄河龙门天梯之约”征文 | 黄河入海流 故道 迎接我们的第一站是黄河故道。在东营市水利工程地图上,有条河道被称为黄河故道。它,便是刁口河。 四百万年了,黄河每年携带十几亿吨泥沙抛入茫茫沧海。下游的河床因此年年增高,把黄河托举,成了一条地上的悬河。生长,突围,寻找新的奔向大海的路径...
生活随笔 | 与纸为伴 我像农民爱惜土地一样珍惜每一页稿纸。 自从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中国人一般就不再把汉字写在龟壳、石头、羊皮、竹简、丝帛等物件上,开始写在纸上。纸张的运用,无疑等于引发了一场书写革命,使具有书写能力的文人们仿佛一下子走进了广阔天地,写作...
生活随笔 | 父亲说媒 父亲是兽医,也说了一辈子媒。 那个年代,青年男女很少自由恋爱,大多靠媒妁之言。由于父亲是媒人,需要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确定何时过礼,何时为良辰吉日,跑的家数和次数多了,把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也骑坏了。没有车子,父亲就步行,往往深更半夜才能...
生活随笔 | 《大宅门》二三事 宝昌导演留有遗愿,丧事一切从简。原本想在告别仪式上跟他说两句话:“您提携了我,我得争气。”“宝昌导演一路走好。” 没这个机会。这就到了今天。 我不太会用手机。我有微信但是没有朋友圈。为了纪念宝昌导演我学会了,发了我平生的第一条朋友圈:一张我...
生活随笔 | 盐河西岸 一 在盐河西岸的一棵柳树下看别人钓鱼,从他们优雅地抛出鱼钩和鱼饵后,便进入了心无旁骛的守望和耐心的等待之中。当浮漂抖动或快速下沉的时刻,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将鱼竿在瞬间抬起,如果有沉甸甸的鱼把渔线和鱼竿拖得来回晃动,他们便会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和兴...
生活随笔 | 豆芽人生 在我们兄弟五个读初中和小学的时候,经过母亲的多次劝说,父亲最终下定决心去淮南潘集的四姑家学习生豆芽,来供养我们读书。把“豆芽卖给有钱人”的想法,是父亲学习生豆芽的初衷。 豆芽,在乡间最普通,又最稀罕。秋季一到,大豆收割,遗落的黄豆逢雨便发芽...
生活随笔 | 唱词先生 灵儿回来的讯息,是从她母亲口中得知的。我们已是多年未见。她母亲说,一年也就回来三五次。 小的时候,我很钦羡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艺灵。我一直认为“艺灵”这两字的组合,是婉约的存在与宠幸。在我们中间,干脆直接呼她:“灵儿。”灵儿有三姐妹,她排行...
生活随笔 | 短命山 我们村庄的南侧有一条小河,自东向西流穿村庄,流经的区域是大片大片的田野,一年四季颜色分明。 与这片美丽的田野极不相称的是短命山,它位于村子的东头,与隔壁的浙江的山相连。它其实是座荒山,山体光秃秃的,不长植被,白色的沙石长年暴露于空中,可谓人...
生活随笔 | 故乡的老街 19 岁之前的我,是在福建省福鼎市点头镇上的老街度过的。 老街就是那条条狭长窄窄的街道,分为上街、中街、下街和横街里。街道两旁是清一色木制二层小楼,一楼皆为铺面,楼头布招飞舞,密密麻麻的颇有点明清街市韵味。老街最早成行于横街里。旧时的横街里...
生活随笔 | 纱之书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诗经·卫风·氓》 1 日军占领青岛时,母亲曾作为劳工,在一家日本纱厂打工。 母亲早年总是不断地说:青岛,我年轻那会儿……她的眼里含着依恋、含着山水、含着岁月。母亲说:你有空...
生活随笔 | 耕海人 清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石雀滩被海浪声唤醒,初升的太阳在海天之间洒下缕缕金光。我在岸边见到船长老刘时,他正躬身推着一车鳀鱼装船,用作鱼食。车斗翻转的瞬间,银光闪闪的鳀鱼一股脑儿地滑到甲板上。 早就听说老刘是码头上的老渔把式,我提前约好了要...
生活随笔 | 喜鹊饭 深秋,我和儿子携一身微润,在雾霭朦胧里,钻进山坳,循着弯弯绕绕的小路登山。 终于到了山顶,气喘吁吁间,儿子突然指向前方,大叫起来:“看!喜鹊饭!”我一抬头,一株柿子树斜依在山崖石缝中,疏疏落落地挂着红彤彤的柿子,雾蒙蒙里,犹如一个个小灯笼,...
生活随笔 | 开红花的山楂树 我成为山楂树迷,是从读艾米的小说《山楂树之恋》开始的。 十年前的一天,我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百里荒。我向陪同的旅游同行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里为啥叫百里荒?同行说:你看看就知道了,这地方兔不拉屎,鸟不做窝,就像有一首歌里唱...
生活随笔 | 车八岭,一本绿色的天书 每当想行走于山水之间,体味林泉之清秀,有一个去处,在我心中却是极富神话色彩,那就是始兴的车八岭。 车八岭,听名字也许没有一些名山大川那么响亮,也或许有人已把它遗忘,但是它的自然景致、资源扩展度、文化内涵,俨然是一座美丽的生态园。它是集考察、...
生活随笔 | 这方小院 我们家最早的院子是爷爷盖的,那是豫东地区最常见的坐北朝南的院子,建在黄土岗上,进院子要走一段长长的斜坡。 院子里,有三间砖墙茅草顶主房,两间西厢房,一间东厢房,最南端还有一大间杨氏家族共同用的磨坊。这个院子是什么时候盖的,我说不清楚,听老一...
生活随笔 | 一筐李子 从县城去镇里看望母亲,顺便到村里我家老屋院子摘些李子。八月末,正是李子成熟的季节。 虽然老屋的主人已经搬离了许久,但是,院子里那几棵李子树依然生机勃勃。此时,成熟的、半成熟的、未成熟的、红的、紫的、绿的果实挂满枝头,在微风的吹拂下,沉甸甸地...
生活随笔 | 逗号 打开电脑想记录下写什么,打了一段段,又一次次摁下了删除键,我真的不能用只言片语去描述一个曾经最疼我的人,不想给你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孩子,很小很小,留下的那张在家里老房子二楼的照片,爸妈抱着我,坐在床边笑着,...
生活随笔 | 绿手指 绿手指 搬来了种子,搬来了云和雨。风在指尖,听凭你绕来绕去。多好呀,你随身携带花伞,在古老的花器里钻来钻去。当星辰跑来,你和它如何相似:拥有一无所求的自由。 小怪兽的夏天 小怪兽每天睡在不同地方,喜欢蜡烛、玻璃和汽水,喜欢在破旧花器里钻来钻...
生活随笔 | 单眼皮姑娘 木槿花像极了一位单眼皮姑娘。 初见木槿,是在青州范公亭西路的植物园。寥落的几棵,赫然入目。近观,单片花瓣,每朵五片,花蕊如倒悬谷穗,淡黄近白,蕊底晕染了胭红。这园里尽是粉、白和淡紫的,像一个个单眼皮的姑娘。白姑娘、粉姑娘、紫姑娘。羞怯、单纯...
生活随笔 | 缝纫机的母爱 儿时,缝纫机“嗒嗒嗒”的声响,恰似寒夜中最温情的旋律,悠悠地荡漾在屋宇之间。母亲的双手娴熟地摆弄着布料,脚下的踏板有节奏地律动着,她的目光专注且坚毅,仿若正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 母亲先为我缝制棉衣,她悉心拣选那柔软的棉花,一层一层地铺陈在...
生活随笔 | 塬上的姨妈 塬上的姨妈今年八十五岁了,身体依然非常硬朗,笑容依然那么亲切。 说起这个姨妈,其实与我家没有一点血缘关系,但她可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哪!和姨妈的交情,要追溯到四十五年前:那时妈妈演戏很出名,姨妈是她的铁杆戏迷。听妈妈说,因为在姨妈村子(百社村)...
生活随笔 | 宝贝 钢蛋,多么有力的名字,自从你降生到这个世上,家的生活就充满了喜悦。 你出生的那年,是中原数年不遇的冷冬。有你的日子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们内心却充满了幸福和快乐。每当看到你胖乎乎的小脸蛋、每当看到你藕节儿一样的小胳膊小腿儿、每当看到你天真...
生活随笔 | 姥娘的记忆 我姥娘出生时辛亥革命还没有爆发,她在北京城里长到了19 岁,她上过女学,逛过故宫,去过沈阳、抚顺,还见过大海。老姥爷要叶落归根,把姥娘许配给了山东老家我们村家境还算殷实的,但一个字不识的我姥爷。 姥娘生了六个孩子,我娘在姊妹中排行老三。最小...
生活随笔 | 雪天 数十年前的某日,夜色里,结束了又一天雪地奔波的父亲回到了家。 姐弟几个像迎接凯旋的将军一样,卸下父亲肩上的猎枪,解下他身后沉甸甸的布袋和腰上的药壶。连累带饿的父亲坐到火盆边,开始大口扒拉母亲温热的饭菜。小弟手脚麻利地把布袋里的猎物取出,在屋...
生活随笔 | 母亲的“法力” 在我童年清澈的目光里,母亲有着令人惊讶的法力。 夏夜的院子里,暑气弥漫,母亲为躺在竹床上的我挥着蒲扇,和着虫子的热烈鸣唱与浮动于四处的草木香气,蒲扇的一起一落,带着月光翩翩起舞。 我问母亲:“嬷,你累吗?” 母亲说:“不累。哪会累!” “什...
生活随笔 | 暮春的缅怀 忆父病榻语,切切故乡情。 我非常看重这次相聚在春天的缅怀,去完成父亲多年的愿望。 清明日,我风尘仆仆地奔向那魂牵梦萦的故乡——隆昌。幸而,追溯着思念的源头,几经周折,终与余氏宗亲共享暮春时的惬意。我徜徉在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春浴踏青,礼敬先...
生活随笔 | 浮漂 沩水河拐过煤炭坝的残煤山时,土陶罐里沉睡的酒米醒了。 我攥紧父亲那支缠着矿用钢缆的钓竿,八百米煤矿井下的星光突然炸裂—— 宣统二年的煤镐声仍在老窿里回响。煤炭坝的汉子把地火炼成黑金,五亩冲矿井的罐笼吞吐着光绪年间的煤尘。父亲二十来岁下井时,...
生活随笔 | 杏子熟了 北方的春,总是姗姗来迟,而那一树一树的雪白,渲染着北方的料峭。 走进杏林,片片花瓣在微风的爱抚下,扭动着小小的身子慢悠悠地飘落在泥土上,我禁不住弯腰捡起一枚小小的杏花。仔细端详它的花瓣,片片宛若女人涂脂抹粉的脸蛋,粉粉嫩嫩的煞是可爱。 朋友...
生活随笔 | 民俗里的大年 除夕,在故乡方言里被称作“三十儿”,“三十儿”是阴历中一年的最后一天。阴历每个月有大进、小进之说。大进,一月三十天;小进,一月二十九天。腊月赶上小进,二十九就是阴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初一,乡亲们习惯称作“大年初一”,即正月初一,是阴历新年的第...
生活随笔 | 一则茅台镇酒的广告引起的回忆 收到《海外文摘》2022 年第7 期,看到这本刊物封三有一广告“风正人和,天地一杯酒”,此“风正人和酒”,生产厂家是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郑氏酒业有限公司。 这个广告,如此郑重地抬出“郑义兴”大名,让我一下子想起1975 年10 月,我在人民日...
诗歌 | 她·们 姐妹俩和山羊母子 四只山羊,两对母子 母羊沉静,小羊咩咩 十四岁的姐姐,默默地,握着牵母羊的绳子 六岁的妹妹,蹲着,和小羊说着话 一句随意而合乎情理的问话 一块坠入水面的巨石 四只羊,一千六 要一起买。急切的一句,不可言说的心思 姐姐的手,...
诗歌 | 爹爹 你再不能这么做,再不能, 你是黑色的鞋子我像只脚, 关在里面苍白,可怜, 受三十年苦不敢打嚏,气不敢出。 爹爹,我早该杀了你, 我还没动手你却已死去—— 大理石般沉重, 一袋子神灵鬼一般的雕像, 一个灰色脚趾 像弗里斯柯的海狗一样大 像大西...
诗歌 | 碧色(节选) 孤独你好 一个人在山上 从窗户向外眺望 雨后山色迷蒙 不同以往 黛色线描令人恍惚想起 贵州的景象 那年我们一起旅行 翻山越岭 从茶马古道的小镇 走到人迹罕至的绝顶 石峰被绿荫遮蔽 而高于它们的华盖 是伸手可触的云层 孤独你好 你来得正好 我...
诗歌 | 煮雪 犹豫 我犹豫的是 落在锅底上的那片叶子要不要多铲几下 多铲几下,它就会落盘 我可以多吃到一片蔬菜,不多铲几下 我就得多用点水把它冲洗掉 以便锅重回到火头上 做下一个菜。当最小的火头等到锅的时候 我犹豫的是 锅里的残水是用火烧干,还是用抹布抹...
诗歌 | 消防员 一号员 在消防队伍中,不同的岗位承担着各自的职责,确保灭火救援和其他应急任务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一号员:通常是指灭火小组中的首位战斗员,负责携带并操作首先进入火场的消防器材,如消防水枪或灭火器,直接参与初期的灭火工作。一号员需要快速响应,迅...
诗歌 | 父亲去了哪里 黄昏垂落在一片树叶上 我没有看到父亲回家 昨晚,在一个满是谷物的地方 我与梦中的父亲畅谈,我语无伦次 在我无限的茫然中 树冠上的鸟鸣声滚落在了我的梦中 我从梦中惊醒 把父亲留在了梦的那边 记忆里的咳嗽声,是我心中永恒的牵挂 我在梦里失落的情...
诗歌 | 南飞的大雁(外一首) 当年 我的影子划过高原 它们 都追着我歌唱 如今 我的影子在夕阳下摇晃 我听到 只有我自己孤独的悲鸣 山下池塘边 风提着花香走来 一个人轻轻地闭上眼睛 任由芬芳吻羞脸庞 静静地坐在池塘边 管他残阳如血 独钓半染云朵映苍凉 一首诗 也累了 蹲...
诗歌 | 月光如水(组诗) 瓜棚月下 我从这个瓜棚出走 如一声回音几十年后 蹲在这里抚摸少年气息 倘若走累了 我有月亮和故乡 月光下的瓜地虫吟蛙鸣 偷瓜的狗獾野兔 打架的蝎子蟋蟀 薄雾中伸展的瓜蔓触须 仿佛瓜地里种下了一粒粒 精彩绝伦的童话 我想回归瓜棚里的生活 手心...
诗歌 | 芯梦(外一首) 轻薄的材料迸发磅礴的能量 小小芯片 为科技嵌入的鲜活的脉搏 驱动滚烫血液 似乎,工程师把信息洪流汇成一片蝉翼 我便以小小芯片搜索广袤大地的专属词条 屏幕色彩演绎生动画卷 光芒覆盖远山与近水 也要投射,也要攀登 触及卫星的高度 似乎,先祖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