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粒好种子

作者: 高东生

做一粒好种子0

“袁老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对此,你有什么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这真是一个好话题,甚至我认为,这不是在写作文,而是在讲做人了。我几乎是瞬间就被这两句话触动了,但学生们交上来的作文却让我大失所望。

显然,他们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甚至对寻常又伟大的种子一无所知,但转念一想,他们还是学生,所食之粮食、蔬菜、瓜果大都来自超市,哪里见证过一粒种子的传奇轮回呢?先科普吧。

种子是植物伟大的“发明”,植物借种子传宗接代并开疆拓土。关于种子,最大的纪录是海椰子创造的,重可达30多公斤;最小的纪录被兰科斑叶兰夺得,其种子小如尘埃。但它们都肩负着庄严的使命—让生命延续下去,最好是子孙兴旺、家族昌盛。种子被埋在泥土里,被踩在脚下,甚至被砖石压迫,但总有办法冲破阻碍。没条件时它们默默等待,一旦有了机会,就全力以赴。而且它们都知道,根要往下扎,而芽要向上长,要拼尽全身力气拥抱阳光。植物的精神,足以让人感动。

更了不起的是,种子还相当有智慧。你深秋时节到野外转一圈儿,到杂草间走两趟,看裤脚和鞋面上能带回多少种子。不少种子都准备好了细小而尖锐的钩子,好搭一切来到它们身边的动物的顺风车,随之远行。蒲公英之类的更聪明,它们自己准备了滑翔伞,有微风即可升空,所以,春天一来,到处是蒲公英开出的黄花,它们成功地占领了平原山地,几乎所有的沟沟坎坎都插上了它们的旗帜。

做一粒好种子1

去年深秋,我去湖边拍鸟,一无所获,却在一个巨大的沙堆上看见一棵牵牛,只一尺来高—它竟然在这个季节开出了一朵鲜艳的花儿。周围萧瑟荒凉,它却如此生机勃勃。花朵如老式留声机的扬声器,你静静地看着它,似有嘹亮的进行曲传来。是谁把牵牛的种子遗落在这里的?不重要。沙堆对它来说就是小型荒漠,它没法选择。它只知奋力扎根,并开出一朵漂亮的花儿。接下来的几天如果不迅速降温,它还能结出种子,留下后代。

前两天在附近的一块空地上,我看到了不少萝藦,牵牵连连地到处乱爬,果子不少,小苦瓜一样。我摘了几个,回来放到窗台上晾晒。没几天,有的就裂开一条缝,露出里面像鱼鳞一样排列整齐的种子,又过了两天,带种子飞翔的纤毛也蓬松开了。

做一粒好种子2

我拿了两个到班里,向学生简单介绍过它们之后,轻轻一吹,有几粒种子就被小伞带着飞了起来,飞到学生身边,有人用手扇了扇,它们就飞得更高了。

我说:“好种子不能绝种啊,要传下去,最好是四海为家。”

顿了顿,又说:“这个小果子就放讲桌上了,下课了你们玩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