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散记(组章)
作者: 胡易陶家河
大部队北上长征去了,只留下伤员和一群送信的孩子。
伤员四散于闵家畈村,桦树沟村,塔耳岗村,陶河村,英太寨村等等,像种植于大别山的原上草。
为了保护伤员的藏身之地,送信的孩子躲过糖衣炮弹,又经受住严刑拷打。在陶河中学后山的庄稼地里,送信的孩子宁愿被埋进土里两米,也没把伤员从嘴里吐出来半点。
一块篮球大的石头成了历史的在场者。送信的孩子用头击石,最终也成为一块石头,沉默,坚硬,死守心中秘密的石头。
部队凯旋了,陶家河成为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一个篮球大的石头,成为长征公园奠基的一块基石。
牛背脊骨
牛背脊骨海拔1100多米,在这大别山的腹地,高也不算高。山的周围都是山,绵延二万五千里!
红二十五军的战壕还在,长城一样,蜿蜒在牛背脊骨上。
矗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由无数匍匐的无名烈士日夜坚守。人在,阵地在,哪怕牺牲了,也不让被炮火烧焦的阵地矮下去一分!
牛鼻孔里击退了无数次敌人进攻的歪把子机枪,还在空气中呼呼作响,一刻也未曾松懈。牛鼻孔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指挥千军万马,正进行新一轮的冲锋!
血红的杜鹃从战壕里一跃而起,以排山倒海之势,顷刻之间就染红了牛背脊骨,染红了黄泥山,染红了英山尖,染红了天马寨,染红了天堂寨……染红大别山,染红二万五千里草地雪山!
在牛背脊骨曾经血雨腥风的战壕里,我也成为合格的新兵,目如电,行如风,磐如石,立如松!
过石公路
过是名词,过滩的简称。过是动词,去,到或者路过的意思。石即石镇,“圣天门口”的原型地。
过石公路,人称英山的“川藏线”,车在山上旋,山在云中飘!人在车中坐,如中流击水!在观景台上看过石公路,宛若银河跨蔡家畈而来,乘天马而去;似是飞龙,头在东河,尾在西河!
1927年秋,萧伯唐、姜镜堂等同志在蔡家畈开设“山头药店”,创办多所“农民夜校”宣传革命真理,先后建立起英山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农民协会、第一支农民武装。从此星星之火,从蔡家畈东出过滩,西出石镇,开始燎原之势!这也为后来的过石公路绘出了蓝图,更为现在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画上了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