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立意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SMART策略

作者: 徐秀媚

素养立意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SMART策略0

摘 要 作业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当下亟待冲破的育人关键环节。以素养为立意,探究初中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SMART策略,即Specific(作业目标是明确的,实现素养导向),Measurable(作业评价是可检测的,实现素养发展),Achievable(作业差异性是可达成的,实现素养提升),Reasonable(作业结构是合理的,实现素养培育),Theme-based(作业内容是基于主题的,实现素养引领),并结合作业设计案例阐述了SMART策略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 素养立意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SMART策略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指出,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兼顾个体差异,整体设计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把握好作业的内容、难度和数量,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自我效能感[1]。教师如何设计体现素养立意的作业,不仅是《义教课标》颁布后的难点所在,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所在。

当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作业设计缺乏目标引领;二是作业评价标准模糊,评价的维度、主体和方式单一;三是作业设计的差异性被忽视;四是作业整体缺乏系统性和结构性;五是作业内容零碎,缺乏对单元整体内容的设计。以上问题的产生大多是由于教师在设计作业时缺乏单元整体教学的意识,因此设计素养立意下的单元整体作业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素养立意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的英语作业设计依托单元整体教学,将教学内容与作业内容相整合、相关联,通过主题引领、任务驱动、支架助力的方式设计单元英语作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综合思考各个相关要素,包括作业目标、作业时间、作业类型、作业难度、作业必要性、作业可理解性等[2]。基于此,笔者构建了素养立意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SMART策略(见图1),即Specific(作业目标是明确的,实现素养导向),Measurable(作业评价是可检测的,实现素养发展),Achievable(作业差异性是可达成的,实现素养提升),Reasonable(作业结构是合理的,实现素养培育),Theme-based(作业内容是基于主题的,实现素养引领)。该策略以目标为统领、评价为保障、差异达成为驱动、结构为支撑、内容为承载,形成一个相互支持、促进、矫正的单元整体作业互动立体循环体系。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6 “An Old Man Tries to Move the Mountains”为例进行具体阐述(下文简称“本单元”)。

(一)Specific——作业目标明确,以目标统领,实现素养导向

作业的目标主要反映作业需要实现的功能和作用。清晰的单元作业目标能够避免各个课时作业的碎片化,提升单元作业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推动单元作业内容整体化[3]。本单元的教材内容可归纳为四个故事:Section A的两个中国传统故事《愚公移山》和《美猴王》,课型分别为听说课和读思课;Section B的两个西方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和《糖果屋》,课型分别为听说课和读写课。Grammar Focus的语法教学内容则渗透于每节课中。教师对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学习兴趣、个性特点和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有效确定单元整体的学习目标、单元作业目标和课时作业目标(见表1)。

(二)Measurable——作业评价可检测,以评价保障,实现素养发展

作业评价是作业设计的保障,评价应对接作业目标,检测作业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而设计作业任务,实现素养的提升。现阶段,教师对英语作业进行精细化设计不够,还应进一步完善作业评价机制,让作业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反馈、有所收获[4]。为了检验单元作业目标的达成度,应从单元整体出发制订评价总方案,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主体有常见的教师评价、学生为主体并参与评价设计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以及家长、社区、社团等加入的小组评价等他评。评价方式包括口头评价、书面简评、启发追问、任务单评价、等级评价量表、展示评价、档案袋评价等。每一项作业可以是一种评价方式也可以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评价内容多维化体现在听、说、读、写、看的学习技能上,可以多维度多层次达到最好的评价效果。笔者根据本单元作业目标,从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维度三方面设计本单元的评价总方案如下(见表2)。其中针对每课时的作业评价,可以设计课时作业评价量表,反馈学生学习作业的情况,并让学生进行自我小结,形成单元的作业评价连续体。

(三)Achievable——作业差异可达成,以差异驱动,实现素养提升

作业是面向学生个体的学习任务,因而如何应对个体的学习差异是作业设计必须面对的问题[5]。差异性作业要求英语教师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风格,设计出各种形式的作业。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体现作业的差异性,驱动作业完成实现素养的提升:一是布置不同难度和数量的作业;二是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体现学生学习风格和兴趣的差异;三是通过给学生提供不同脚手架来体现差异。因此,单元作业任务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有序地排布,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难度。在检测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运用比较新颖的题型设计,比如本单元第五课时的故事展演作业(见图2),学生根据不同的VARK学习风格(视觉型、听觉型、读写型和动手实践型),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来满足不同的学习差异,最终实现各层次的素养提升。

(四)Reasonable——作业结构合理,以结构支撑,实现素养培育

作业整体结构的合理性是决定作业质量高低的终极性指标,也是最关键的指标之一[6]。要保证单元作业结构合理,教师应对整个单元作业结构进行分析,包括内容结构分析(各知识点所占比例、单元重点教学内容的覆盖率)和水平结构分析(兼顾知道、理解、运用、综合等不同学习水平),然后确定作业类型(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迁移创新类)。本单元具体作业类型及题型可以进行如下设计(见表3)。

合理作业的结构,要关注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发展,支撑起单元整体作业,实现素养培育。本单元的作业形式多样,并根据不同课时补充作业多模态的资源,尝试跨学科、长周期、合作探究等作业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Theme-based——作业内容基于主题,以内容承载,实现素养引领

作业内容的科学性决定了可理解性,也体现了作业的基本质量。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是指教师依据单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整体设计单元各课时作业及单元综合作业,形成一个以主题意义为引领逻辑递进循环上升的单元作业链[7]。教师应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教学主线,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置不同类型语篇的作业任务,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实现素养引领。

本单元话题范畴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主题群包括:文学、艺术与体育;历史、社会与文化及做人与做事。本单元主题意义:讲述中外故事,培育优秀品质。通过对四个子主题设置不同的情境实践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在探究中学习和感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能力转化为素养。下表为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单元主题意义与情境(见表4)。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业目标是作业的方向,在作业设计中起统领作用,指向学生学科素养的生成;作业评价在作业设计中起反馈作用,能够改善作业设计质量;作业差异性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作业的驱动力;作业结构是作业设计的骨架,支撑整个单元作业体系;作业内容是作业设计的主要载体与依托,承载素养培育功能。实践证明,素养立意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SMART策略能更好地实现作业全育人。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7.

[2]王月芬.作业设计能力:未被重视的质量提升途径[J].人民教育,2018(Z2):58-62.

[3]刘春燕.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策略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3,46(9):49-53.

[4]杨建.“双减”背景下高中英语作业设计研究[J].基础外语教育,2024,26(2):36-40.

[5]张金秀.中学英语高质量作业设计和实施的五点主张[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9):3-7.

[6]王月芬.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177.

[7]蔡莺.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3(10):66-70.

(责任编辑:武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