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作者: 卢元元【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面临新的要求。基于主题意义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探究新知,从而提升英语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明确主题意义和单元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价值。文章旨在探讨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原则,并分析具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主题意义;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简介:卢元元(1981—),女,江苏省涟水县朱码学校。
英语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它强调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技能的发展对其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传统英语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则为英语教学创新提供了新路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从单元整体出发构建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意义。同时,教师应科学设计教学活动,把握教学节奏,保障单元整体教学的质量。
一、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原则
(一)寓教于乐原则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为教师明确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主题意义指明了方向[1]。在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基于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精心规划课堂活动,筛选契合初中生认知特点与学习情况的话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理解单元主题意义。从教育心理学视角来看,寓教于乐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单元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感受。该原则鼓励教师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事物引出单元主题,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营造积极活跃的班级学习氛围。如此,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更具趣味性,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主题意义,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二)以生为本原则
新课标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构建系统且科学的授课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具体而言,教师应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学情,以此为依据制订课程目标、筛选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活动,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在此过程中,师生互动至关重要。教师应积极丰富互动形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敏锐洞察学生的学习动态,以此确保单元教学活动既具有合理性又具有针对性。例如,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应重点关注其课堂表现,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此外,教师还应依据学生反馈优化单元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领悟主题意义,为其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三)合而为一原则
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与综合素养离不开系统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秉持合而为一原则,梳理教材各板块之间的联系,把语言知识、多元文化、写作练习等要素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清知识脉络,对单元主题形成全新认知,从根本上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此外,教师不应局限于语言知识的讲解,而是应该深挖主题意义内涵,组织多样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等素养,推动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二、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一)深度剖析教材,明确主题意义
明确主题意义是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必要前提,不仅能为学生指明深度学习的具体方向,还是培育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条件。因此,在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结合新课标要求,深入研究单元涉及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进而提炼单元主题意义。同时,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基本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使他们有计划地开展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生虽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不足,教师明确主题意义后设计的单元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学情,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领悟文本内涵,熟练运用语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体现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对提高学生语言运用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价值。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旧版)Unit 2“Let's play sports!”的教学为例。该单元隶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语境,单元主题聚焦“sports”。教师在深度解读语篇的基础上,可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来呈现与“my favorite sports”话题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对自身喜爱的运动项目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在明确主题意义后,教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制订如下单元教学目标:其一,引导学生准确运用“walking”“tennis”“time”等词汇,针对自己最喜爱的运动进行讨论;其二,助力学生熟练掌握用于与他人探讨日常运动情况的句型,如“Do you often play football?”“I often play football after school.”“What about you?”“I walk to my bowl many times a day.”等;其三,促使学生能够阐述运动的益处,进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明确主题意义是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前提。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根据新课标确定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优化教学设计。这一过程不仅为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还为他们深入探究主题意义提供了有力支持[2]。
(二)聚焦主题意义,设置关联问题
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其本质在于发展其语言思维。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围绕主题意义,精心设计具有关联性的思考问题。这既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深入理解主题意义,逐步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又能提升单元教学效果。在问题链的引导下,学生英语思维始终活跃。为得出正确结论,他们会更认真地研读教材,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主题的深层含义。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对单元内语言知识和核心主旨形成独特认知,实现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协同提升。此外,围绕主题意义设置关联问题,有助于学生将单元内不同板块的语法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助力他们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旧版)Unit 8“Pets”的教学为例。教学伊始,教师巧妙运用猜谜语小游戏,迅速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引入与单元主题紧密相关的漫画素材奠定基础。随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课件,通过快速呈现的宠物图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适时提出互动问题:“How many animals can you see? What are they?”这一举措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助力学生复习已学的动物名词。进入阅读环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容,教师则精心设计与主题意义相关的引导性问题,如“Do Millie and Amy also have their pets?”“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m?”等。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书写与宠物相关的单词或句子,以此锻炼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其思维发散能力。
在一系列相关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逐步理清学习思路,带着问题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关键转变,为其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情境
英语学科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对学生未来发展影响深远[3]。由于学生长期处于汉语环境,难以体会英语的实用价值,容易产生认知冲突、思维矛盾,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基于此,在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可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课程内容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探究主题深层含义,发挥情境教学法在提升单元教学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样既拉近英语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降低学习难度,又有利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单元语法知识、探究主题意义,培养自学能力与良好的思维品质。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3“A day out”的教学为例。该单元主题为度假旅游,开篇通过Eddie和Hobo两个卡通人物的趣味对话,引出“爬山”这一旅游方式,接着介绍国外著名旅游景点,导入单元主要话题。在阅读环节,学生一边研读课文,一边思考“Where did Linda go? Did she enjoy the journey at the beginning? Which places of interest did they see?”等问题,由此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掌握相关语法知识。随后,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在屏幕上展示自己的旅行照片,并用此单元知识进行简要介绍,借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分享旅行经历。为让学生口语表达紧扣主题,教师可提出“Which city are you going to?”“Why do you want to go there?”等问题,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情境,利用生活经验进行互动,提升他们的单元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情境教学法能让学生体会英语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探究单元主题,从多维度分析主题深层内涵,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四)围绕主题语境,开展分层教学
主题语境的确立有助于明确单元教学目标。鉴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为提升整体教学成效,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法传授单元知识,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形成对主题意义的独特理解,进而促进单元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4]。具体而言,构建分层教学体系应以主题语境为核心,依据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实现词汇、句型与语法的有机融合,循序渐进地为学生学习提供引导。这种方式既能彰显主题意义,又能让全体学生在个性化教学中提升综合素养。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8“A green world”的教学为例。此单元聚焦“环境保护”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分层教学中,针对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其基础语言技能的训练,如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听力训练任务并回答“How did Kitty go to school in the past?”“What does Millie think she should do to live a green life?”等问题;针对学习水平处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与语言交流能力,如安排他们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Talk about the ways to live a green life”主题讨论活动;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进行写作训练,如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阐述环保的方式,或对语篇中涉及环保的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与再创作。
分层教学使各层次学生能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深入探究单元主题意义。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听力、交流、写作等活动,能够有效培养英语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为提升英语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五)优化课后作业,促进知识内化
课后作业是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环节[5]。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部分教师布置作业时过于侧重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以习题演练为主。这种作业布置方式让学生陷入机械学习的状态,难以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而阻碍他们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应优化课后作业设计,结合“双减”政策要求调整作业数量和类型,引导学生将语言知识广泛应用于生活场景,彰显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具体而言,在作业类型方面侧重设计开放性、实践性任务;在作业数量上加以控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3“Teenage problems”的教学为例。此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deal”“exercise more”“drive me mad”等词汇和短语,使其能运用所学知识阐述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教师可设计如下课后作业:学生分组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同学存在的烦恼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利用本单元的单词、句型和语法给出相应建议。各小组汇总问卷调查的结果,经充分交流讨论,形成最终方案,以文件形式发至班级群。一方面,学生能学习和借鉴其他小组的作业成果,在对比中相互激励,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教师能通过作业成果来了解学生语言运用情况,据此灵活调整后续教学计划,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这样的课后作业能有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单元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梳理语法知识和重点句型,根据调查结果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有利于显著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围绕主题意义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全面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稳步提升其英语核心素养。同时,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以教材为基础明确主题意义,设置与主题意义相关的问题链,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探究,为学生英语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刘喜君.探寻主题意义视角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新思路[J].教育界,2022(36):23-25.
[2]张亚平.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2(44):23-24.
[3]喻志娟.基于主题意义引领视角的初中英语单元整合教学思路[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5):46-48.
[4]张燕芝.基于主题语境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J].文理导航(上旬),2022(11):34-36.
[5]黄雪祥.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2(9):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