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研究

作者: 武锦霞

【摘要】教师可以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利用学习任务群,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的内在逻辑、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文章讨论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意义,并分析教师如何通过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整合学习资源、创设生活化情境等措施,科学实施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单元教学;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武锦霞(1980—),女,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和盛初级中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群具有情境性、实践性与综合性,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载体。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探索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为学生提供符合他们发展需求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尝试基于学习任务群设计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课堂。这样做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还能够增强语文课堂的实践性与趣味性。

一、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意义

(一)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内化知识与技能。教师可以基于学习任务群整合单元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实践体验机会,指导学生围绕特定单元主题深入学习,鼓励学生交流讨论,使之发现语文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全面的语文知识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班级学习氛围会愈加浓厚。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师基于学习任务群开展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还可以推动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设计明确的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展开讨论。学生在学习任务群的指引下深入探索语文知识后,会逐渐明白自己需要学什么、为什么需要学、应该如何学,并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掌握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开展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强化教学技能,以设计出有层次性与阶段性的单元教学目标,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发展能力。为了基于学习任务群开展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完善教学模式,以达成教学目标。

二、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策略

(一)根据学生学情,设计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需求设计单元教学目标,以推动学生深度学习与全面发展。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在确定单元教学的整体方向、明确单元教学重点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细化单元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的单元教学为例。首先,这一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记叙了家人之间动人的故事,教师由此确定教学重点: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确定具体的单元教学目标:1.朗读技能方面—初步掌握重音、停连、变换语气与节奏等朗读技巧,把握这一单元课文的情感基调后,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人物描写方面—认真阅读这一单元的人物描写片段,明确这些片段在课文中的具体作用,并由此出发分析课文中不同人物的性格;3.情感表达方面—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加深对亲情的认识,丰富情感体验。最后,教师结合单元教学目标,确定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从语言、情感、写作手法等方面深入思考课文内容,以帮助学生达成单元教学目标,实现综合发展。

总之,教师设计明确、有针对性的单元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在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由此出发布置多样化的单元学习任务,并围绕学习任务整合拓展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需求。

(二)整合学习资源,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应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为此,教师需要围绕教学主题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在学习任务中穿插这些教学资源,让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确保学生收获丰富的学习体验[1]。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五单元的单元教学为例。首先,教师确定教学重点、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并依次分析该单元课文的内容。比如这一单元的课文《紫藤萝瀑布》采用借物抒情的手法,描绘眼前开得繁盛的紫藤萝,回忆过去见到的稀落的紫藤萝,由此发出对于人生美好和生命的感悟。又如这一单元编入的外国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其次,教师根据教学主题、具体教学内容,串联地理、历史、文学和美术学科知识,补充有趣的教学资源,以充实语文单元教学课堂。比如教师结合地理知识向学生介绍《紫藤萝瀑布》中的自然景观,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从更多角度感悟紫藤萝的美,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抒发情志的。又如教师结合历史知识带领学生解读《古代诗歌五首》,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从而顺利进入诗人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寄寓的情感和哲思。最后,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设计写作任务,鼓励学生借鉴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与表现手法,创作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短文、诗歌,记录自己生活的美好瞬间,写下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围绕教学主题整合丰富的学习资源,然后据此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探究课文是如何托物言志、咏物抒怀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还可以让整个班级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应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多方面能力。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迁移应用所学知识

为了确保学习任务群顺利发挥作用,教师需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开展教学。这意味着,教师应当创设真实、生动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后,教师可以巧妙地穿插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课文中的细微情感[2]。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的单元教学为例。首先,教师明确这一单元为散文单元,这一单元的课文通过写人记事、托物言志、阐发哲理、写景抒情等方式,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其次,教师根据《背影》《白杨赞礼》等散文的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以帮助学生领会作品的情思,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最后,教师布置课本剧表演任务,鼓励学生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编写剧本、布置舞台,再现课文中的故事。比如学生根据《背影》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等内容,编写父子在铁道边对话、父亲去买橘子的课本剧,展现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锻炼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可以联系生活经验分析课文内容,感受作者传递的情感,从而理解课文的深意。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之后,教师可以顺势结合教学情境布置课本剧表演等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运用刚学到的语言知识,锻炼多方面能力。

(四)鼓励项目学习,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在进行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充分锻炼语言运用能力。为了有效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学习,教师应该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布置相对复杂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确定项目学习的流程,然后合作开展探究学习。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还需要给学生提供展示项目学习成果的平台,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满足感,激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语文知识[3]。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材第六单元的单元教学为例。首先,教师确定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初步探究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发展历程,明确《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代白话小说的趣味性与文学性。其次,教师设计了小组讨论、阅读、写作三项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思考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点。最后,教师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选一个角度,探究一部古代白话小说的文学性和艺术特点,并分享自己阅读古代白话小说的感受。

在进行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地探究语文知识,与同学合作分析课文。由此,学生不仅可以扎实掌握语文知识,还会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产生更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

(五)实施多元评价,逐步提升单元教学效果

评价具有诊断与反馈作用。为了借助科学的评价活动逐步提升单元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构建多元评价机制。比如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适时给出过程性评价;教师也应当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通过测试题、作业、调查问卷等,了解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给出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教师还应当在教学后评估教学活动的效果,分析学生是否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然后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调整后续教学策略[4]。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的单元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在分析这一单元的课文后,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桃花源记》描写的作者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讨论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记述的徜徉于自然之境时的所见、所思、所感,感叹《核舟记》描写的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并由此理解古人的生活、思想和情趣。其次,教师通过提问、组织小组讨论活动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并给予学生即时评价与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课堂表现。除此之外,教师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包含语言知识积累、阅读理解、情感分析与创意表达等多个维度的单元测试题,进一步评估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情况,推动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以及完成单元测试题的情况,分析教学活动的效果,寻找进一步优化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并适当调整后续教学节奏。

在多元教学评价体系下,学生可以及时查漏补缺,从而顺利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教师也可以依据多种类型的评价科学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完善后续单元教学活动。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可以尝试基于学习任务群打造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围绕特定的单元主题自主学习,帮助学生由此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整体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此,教师需要认识到基于学习任务群开展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意义,然后利用课余时间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努力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活动,并及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优化、调整教学方案,从而有效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张婷.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初中现代诗大单元教学研究[J].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3(6):135-138.

[2]黄丽新.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探究:以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8):16-18.

[3]郑巍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习任务群”实践路径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7):32-34.

[4]孙振坤.目标整合,变革进阶: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J].华夏教师,2023(10):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