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

作者: 石红梅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0

【摘要】文章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结合教学实例,分析教师应如何深度解读绘本、分析学情、分层设定教学目标,以及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培养能力,引导学生逐步从了解绘本内容走向理解绘本主题意义再到超越绘本,从而顺利发展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阅读;阅读教学;英语学习活动观

作者简介:石红梅(1976—),女,江苏大学附属小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5~6年级学生的要求是“能初步运用500个左右单词”“另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接触并学习三级词汇和相关主题范围内100~300个单词,以及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1]。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一线教师应该在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绘本阅读教学活动,借助绘本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与此同时,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小学英语教师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提供了理论框架。根据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应该以语篇为依托,引导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采取主动、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英语学习活动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发展思维品质,从而实现综合发展[2]。由此可见,教师可以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

文章将具体分析根据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二级下ARE YOU LOST,ZOB?组织的教学活动,并据此探讨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次设计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深度解读绘本,分析学情,分层设定教学目标

绘本的内容是学生体验、理解、建构和运用语言的出发点,带领学生深度解读文本是绘本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效的教学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教学语篇的解读,教师的语篇解读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体验的程度、认知发展的维度、情感参与的深度和学习成效的高度”[3]。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从文本主题(What)、作者写作意图(Why)以及文体特征、内容结构、语言特点(How)三个方面入手分析绘本,确定带领学生深度解读绘本的重点,并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分层教学目标。

(一)解读绘本内容

1.分析文本主题

这个绘本讲述了在宇宙航行时从不迷路的小外星人Zob,却在地球的学校始终无法找到教师办公室,最终同学们发现他错误使用了太空地图而非学校地图的趣味故事。故事涉及大量有关学校设施的词汇,有着生动、有趣的情节和富有想象力的插图。

2.探究作者写作意图

绘本故事的背景信息是小外星人Zob在浩瀚的太空自由航行时从不迷路,接下来的故事却是Zob在一所地球学校里反复寻找却依旧找不到教师办公室,这样鲜明的对比会引发读者思考:这么厉害的Zob怎么会在学校里迷路?阅读绘本后,学生会意识到—这是因为Zob使用的地图是太空地图而非学校地图,两种地图里的first floor的含义并不相同。在带领学生阅读这一绘本后,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做事要细心,到不同地方旅游、学习时要理解当地的文化,做到入乡随俗。

3.讨论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

这一绘本记叙了一则有趣的故事。故事的第一部分是Zob来地球学校上课,因为很快完成数学练习,所以需要去教师办公室拿一本新的数学书(起因);故事的第二部分是Zob拿着地图寻找教师办公室,却始终没找到(经过);故事的第三部分是Zob失落地回到教室后,同学们发现Zob找不到教师办公室是因为他用的一直是太空地图而非学校地图(结果)。从语法来看,这一绘本中的句子大多数为一般现在时,重点句式突出。从词汇来看,travel、get lost、teachers' office、past、go up to等词汇与生动、有趣的插图同时出现,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与此同时,绘本中也多次出现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2“A new student”的核心词汇art room、classroom、computer room、library、music room等,教师可以借助绘本阅读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复习上述词汇,并鼓励学生运用新学到的核心句式“There is/ are ...”“It's on the ... floor.”。

(二)分析学生学情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基础,普遍能够借助图片和文本提取信息、联想预测,并且能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自己的阅读感悟。在学习“A new student”这一单元后,学生已经掌握art room、classroom、computer room、library、music room等词汇,基本能够运用“There is/ are ...”“It's on the ... floor.”等句式来描述学校设施。ARE YOU LOST,ZOB?这个绘本的故事主题“迷路”和绘本涉及的学校设施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绘本主人公是外星人这点则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这个故事并不困难,让学生发现Zob用错地图也很容易,但要让学生意识到两种地图背后蕴含的文化差异并不容易,而这正是教师的教学重点。除此之外,五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正在逐步增强,教师还可以在带领学生阅读绘本后,引导他们绘制学校功能教室图,以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

(三)设定教学目标

根据对绘本内容的解读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教师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能在绘本插图和文字的帮助下理解故事大意;2.阅读绘本时,能体会绘本中人物的情绪;3.能够借助思维导图复述故事;4.能够分角色表演绘本中的故事;5.能顺利结合绘本内容画出学校功能教室图,巩固核心词汇,培养逻辑思维能力;6.能基于整个故事对Zob迷路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并能分享自己对于主人公个性的看法;7.理解绘本讲述的道理,明白做事要细心;8.能够从绘本走向生活,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

二、设计教学活动,培养能力,逐步发展核心素养

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时,教师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次,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推动学生逐步发展核心素养。

(一)基于绘本,培养学习理解能力

学习理解类活动是学生初步感知绘本主题意义的活动。在组织学习理解类活动时,教师需要创设主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主题之间建立关联,形成学习期待。此后,教师则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引导学生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从绘本中获得文化知识,感知并理解绘本主题的意义,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1.创设情境,感知绘本主题

为了引导学生感知与理解绘本的主题,教师先结合学校生活创设教学情境:“Can you introduce your school?What rooms are there in your school?”。在学生运用新学到的句式描述学校的功能教室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迷路”这一话题:“Will you get lost at school?”。在讨论这一话题时,学生可以结合已有生活经验,使用新学到的句式和核心词汇。

2.观察封面,预测故事情节

接下来,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观察绘本封面,由此获取基本信息,了解绘本作者和故事的主要人物,明确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其他重要信息。在展示绘本封面后,教师提出问题“What can you know from the cover?”,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获取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建议学生从Who、Where、What三个方面提出自己对绘本故事的困惑,并充分发挥想象力预测故事情节。

3.问题驱动,梳理故事脉络

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更多主人公Zob的图片,让学生将关注点放到“He goes from planet to planet and never gets lost.”以及封面上的文字“ARE YOU LOST,ZOB?”这两条看似矛盾的信息上。

接下来,教师鼓励学生自行阅读绘本,独立思考绘本故事的情节。在这一环节,教师还提出三个关键问题“Where does Zob want to go?”“Why does Zob want to go there?”“Do you think Zob will get lost at Earth school?”来引导学生梳理和概括故事的脉络。在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进行阅读,由此明确故事发展的逻辑,建构新的知识结构。

(二)深入绘本,培养应用实践能力

应用实践类活动是第二层次的学习活动,也是学生深入理解绘本内容、进一步发展能力的学习活动。在这类学习活动中,教师通过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4]。

1.绘制地图,内化核心知识

在学生了解绘本故事的大意后,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梳理Zob在学校迷路的经过,并在如图1所示的地球学校功能教室地图中填入不同功能教室的位置,还原教师办公室所在楼层。在梳理功能教室所处位置时,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得到了锻炼。此后,教师鼓励学生使用“Where is/ are ... ?”“It's on the ... floor.”等句式描述教师办公室所在楼层。

2.分析判断,发展思维能力

分析与判断的基础是逻辑思维。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故事有了深入的认识,学生才能对故事进行更准确的分析与判断。因此,教师还着重引导学生走进故事,关注故事的内在逻辑关系。

通过分析绘本中的细节,学生最终明白Zob在学校迷路的原因是太空地图和学校地图在楼层的说明方法上存在差异—太空地图中的ground floor对应的是学校地图中的first floor,而太空地图中的first floor对应的是学校地图中的second floor。

3.角色扮演,丰富学习体验

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教师还应组织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学生通过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语气、语调体会角色的情感、态度,并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角色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5]。

考虑到这一任务相对复杂,教师鼓励学生在深入分析故事的基础上,组成学习小组,合作改编故事,并共同演出改编后的内容。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表演后,教师鼓励全体学生评选“最佳表演奖”“最佳故事奖”。

(三)超越绘本,培养迁移创新能力

迁移创新类活动是第三层次的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学生需要进行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组织这类活动时,教师要坚持学创结合,引导学生联系个人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

1.故事迁移,彰显育人价值

在学生明确绘本故事的主题意义后,教师引导学生续编故事:“如果Zob回家后,想把地球学校介绍给他的父母,你能帮助他吗?他应该采用哪种地图向父母介绍呢?”在续编故事时,学生会对绘本内容进行再次思考,并尝试运用自己学到的词汇和句式进行综合输出,这有利于学生将能力转化为素养,实现进一步提升。

2.联系生活,培养文化意识

在课堂最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任务:“下周,Zob要乘坐飞船去英国学习,你有哪些事情想要告诉他?请用英语写下你的建议。”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回顾自己了解的英国的风俗习惯,并提醒Zob入乡随俗(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由此,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而且会初步形成文化意识。

结语

英语学习活动观不但为教师开展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教师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教师可以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以探究主题意义为主线,串联教材内容与绘本故事,内化核心知识,实现知识内化与迁移应用,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蔷.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英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王蔷,钱小芳,周敏.英语教学中语篇研读的意义与方法[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2(2):40-47,92.

[4]赵进.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4(2):32-37.

[5]邹宝玲.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3(11):20-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