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DL课程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质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 郭强 姚舒颖 汪晓赞 吴依依
摘 要:基于新课标理念下探究KDL课程教学与传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质水平的影响,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以宁波市某小学五、六年级的143名学生(2个对照组、3个实验组)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组学生采用KDL课程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课程实施前后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质水平的影响,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KDL课程能够有效提高水平三学生的运动参与程度、自主学习程度,对于体育学习积极性兴趣的影响尤为明显;(2)与传统体育与健康课程相比,KDL课程能够有效提高水平三学生50 m跑和1 min仰卧起坐的成绩,但对于肺活量和体重没有显著性影响作用;两类课程教学均对1 min跳绳成绩有显著影响作用;(3)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质健康水平在不同年级和性别维度上有显著相关性,运动参与态度和自主学习态度对于50 m跑和仰卧起坐有积极的预测作用。
关 键 词:学校体育;KDL课程;体育学习兴趣;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5)02-0132-07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KDL curriculum on
pupils'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interest and physical health level
GUO Qiang1,YAO Shuying1,WANG Xiaozan2,WU Yiyi3
(1.Faculty of Sport Science,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1,China;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3.Ningbo Jiangbei District Foreign Language and Art School,Ningbo 31502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KDL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s 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and physical fitness level,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143 students (2 control groups and 3 experimental groups) from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s of Sizhou Road Primary School in Ningbo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s were taught using the KDL course. Use the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and paired sample T-test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and physical health lev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s, KDL curriculum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self-directed learning of Level 3 students, especially their enthusiasm for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2)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s, KDL curriculum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50 meter running and 1 minute sit ups. Both types of teaching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1-minute skipping rope score. (3)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est in sports learning and physical health level across different grades and gender dimensions. Attitudes towards 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self-directed learning have a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50 meter running and sit ups.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KDL curriculum;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interest;physical health
2022年教育部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教会、勤练、常赛”的课程理念,强调运动技能的结构化与情景化教学,并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使命。我国学者汪晓赞[1-2]基于新课标和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率先研发构建了具有完整框架结构和统一教学策略的KDL体育与健康课程(Know it知之,Do it行之,Love it乐之)。KDL课程面向小学专门设计了“知识-技能结构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接近真实情境中系统、连贯地进行运动技能学习,强调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灵活地进行教学方法的组织和运用,促进不同学习水平的同学共同进步[3]。该课程基于课程标准“立德树人”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化了教学方式改革学习内容的统整与落实了“教会、勤练、常赛”的三大要求[4]。因此,本研究基于KDL课程理念的常态化体育课程教学,探索KDL课程教学与传统体育课程对于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作用,为今后探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数据支撑和实践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宁波市某小学水平三(五、六年级)的143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学生年龄区间为10~12岁。其中实验组共85名学生(男生44名、女生41名),对照组共58名学生(男生34名、女生24名)。选取了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各两个班级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由于是合并转轨的新学校,招生人数和班级规模较小)。
1.2 研究方法
1)实验法。
(1)实验目的。为了验证KDL课程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质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本实验设置了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KDL课程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课程教学。实验前制定3个月的教学计划,实验过程中确保同一个教师进行教学,并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内容一致。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验证最终的教学效果。
(2)实验变量。
①自变量。实验过程中,实验班采用KDL课程教学计划进行授课,而对照班则采用常规体育课程教学计划进行授课。两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一致,但在教学主题名称、目标和形式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操作上不同。实验组每周3次进行KDL课程干预,每个课程均由若干教学主题组成,各主题之间呈平行关系。总共分为三大类教学主题:跳投、体操、球类。教学项目包含袋鼠跳格子、生肖配对、拼写字母、我行我秀、臂上芭蕾等。对照组学生参加传统的体育课程,每周3次,不进行KDL课程干预。具体而言,实验组KDL课程的教学目标强调学生通过学习相应主题,掌握何种基本术语或动作名称、获得何种运动体验、掌握何种身体活动方式与运动技能、发展何种体能、培养何种品质和精神等;而对照组课程教学目标以“省纲要”的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来设定。在教学方式上,实验组KDL课程以创设情景式的练习活动为主,提倡学生多人团队合作,积极挑战,鼓励学生探索与研究;而对照组以“学—练—评”一致性来统领课程教学设计(见表1)。
②因变量。体育学习兴趣: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5]主要包含4个维度,即运动参与程度、体育学习积极兴趣、体育学习消极兴趣、自主与探究学习4个维度,效度检验4个维度的累计贡献率为55.065,具有较好的因素结构;另外各维度之间具有明显的中相关或低相关,可以说明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从这4个方面来进行测量的,4个方面所测量的内容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本研究量表4个维度的克朗巴赫系数α系数处于0.70以上,且量表的α系数高达0.922,说明该量表的内部所有题项间的一致性和同质性相当好,量表的信度非常高。体质健康水平: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及肺活量、50 m跑、50 m×8往返跑、坐位体前屈、1 min跳绳、1 min仰卧起坐。实验前和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体质水平测试,将实验前后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KDL课程的体质提升效果。测试指标和方法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③无关变量。教学环境: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都在室内体育馆以及室外操场进行教学。测试工具: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工具都是按照考核的标准统一进行测试。学生特点:实验前对对照组(58人)、实验组(85人)学生进行相关测试,未出现差异,符合实验的要求。但实验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机构培训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对各班参加校外体育培训人数进行统计发现,两种班级学生人数比例相等,故对实验影响较小。教师特点:上课教师由本人来担任。本人在授课过程中,保证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等方面完全一致,避免不同教师教学能力、方式上差异对有效教学实验的差异。
(3)实验过程。
①实验前测。实验开始前一周,确定教学实验的班级,并发放《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采用当堂发放和当堂回收的形式,并依据学生体育兴趣量表的计分规则计算每道题对应的分值;同时按照《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和方法收集学生实验前体质水平成绩并进行分析。
②实验实施。根据两种课程的特点安排相同的教学内容,但在教学名称、教学目标和教学形式上有所不同。课程计划共分为3个月,1~4周进行田径跳、投内容的学习、5~6周进行体操项目的学习、7~10周进行球类项目的学习(见表2)。
③实验后测。经过10周的教学实验后,授课教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再次当堂发放《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并进行当堂回收,依据学生体育兴趣量表的计分规则计算每道题对应的分值,对比分析实验后两个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不同之处,以及分析引起的原因;对学生的体质水平再次进行测试分析,比较实验前后两组数据是否有差异性以及存在差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