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出汗”的超声速飞行器
作者: 陈玮玮高速飞行的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会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上千摄氏度的高温。这样的温度,足以损坏或熔化飞行器。
人类通过皮肤出汗,可以带走身体过多的热量,维持体温恒定。那么,能否让飞行器模仿人体“出汗”,来解决高温难题呢?会“出汗”的超声速飞行器,能经受住高温的“烤”验吗?
极速飞行要翻越两座“大山”
自飞行器诞生以来,人们对飞行速度的追求就从未停止。当飞行器的速度达到或者超过声速时,其前方的空气被一层一层地压缩成一堵密度很高的“空气墙”,形成激波(又称“冲击波”)。这使飞行器受到的阻力急剧增大,速度衰减并剧烈振荡,出现声障。

飞行器要想突破声障,必须耗费成倍的能量。因此,工程师需要重新设计飞行器的气动布局,以减小阻力;机身所使用的材料,也必须更加结实,而且能耐受一定的高温,否则飞行器的结构就可能遭到损坏。
随着飞行器外形的改进和航空发动机性能的提升,突破声障早已不是难题。然而,当飞行器以如此快的速度飞行时,周围的高速气流会与飞行器发生强烈摩擦,飞行器表面的空气温度会急剧上升,产生“气动热”。
随着飞行器飞行速度和飞行时间的大幅提高,“气动热”在极端条件下引起的高温、高热流,会大大超过材料的耐温极限,同时也会引起飞行器内部温度升高,使舱内工作环境恶化。
当飞行器速度达到3倍声速时,其前端的温度可达300多摄氏度;当速度达到8倍声速时,飞行器表面的温度则会升至上千摄氏度,这超过了绝大多数材料的耐受温度。
这种随速度呈指数增长的“气动热”,足以将飞行器烧毁,即出现热障。如何高效散热、突破热障,是当前超声速飞行器要翻越的另一座“大山”。

飞行器也能“出汗”降温?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降温,人体通过皮肤出汗带走多余热量,那么,能否让飞行器模仿植物的蒸腾作用和人体的出汗,来缓解“气动热”带来的高温难题呢?答案是肯定的。
研究人员在飞行器的高温部位,嵌入形状类似汗腺的微小通道网络;利用压力泵,可将飞行器自身携带的冷却剂注入高温热气流内;制冷剂在从多孔防护层流向飞行器表面的过程中,可以连续吸热,从而阻断“气动热”对飞行器表面的热侵蚀,并形成有保护作用的气膜层。这样可以弱化飞行器壁面与高温主流流体的直接换热,使飞行器表面的温度得到有效控制。这种冷却方法就是航空航天领域常用的“发汗冷却”。
可重复使用且防热效率高是“发汗冷却”显著的优势。从理论上讲,只要系统提供足够的冷却剂,“发汗冷却”系统就可使饱受“烤”验的飞行器实现长时间的稳定工作。当飞行器的制冷剂耗尽后,只需要重新补充制冷剂便可再次对飞行器进行冷却。
根据这些优点,“发汗冷却”可用于飞行器的头锥、发动机喷管(使气流降压增速的管道)喉部、发动机燃烧室等高热流部位的温度控制。

植物蒸腾作用和人体蒸发散热,启发研究人员设计了能“出汗”的超声速飞行器。大自然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世界,它是一本无尽的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生活启示。
文章来源:《知识就是力量》
(责任编辑:嵇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