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是我的森林

作者: 余康妮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游戏方式及说话方式。”孩子拥有的那么少,而在诗人马拉古兹笔下,每个孩子都是广袤森林的主人。

一年初春,偶然在书店翻开孩子们写的诗,我的心一下子被眼前新奇的比喻和用心的形容“吹”动了。春风一样的诗句,顷刻间将所有寒意驱散。那一刻,我脑海中浮现出:由想象力孕育的种子,经鼓励的阳光雨露滋养发芽,又被妙语连珠的对话浇灌成树。在无忧无虑的慢时光里,语言的森林在自由生长。

可惜的是,蓊郁的森林倘若不加以维护,就会日渐荒芜。当我了解到近40万网友在“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里求助时,我意识到,成长的列车一经驶离“童年站”,快节奏的时刻越多,如春的温暖字句就越少。就算人还处在童年,恐怕一不小心也容易弄丢想象力的钥匙。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本该丰富的词汇和句子变得匮乏,“真开心”“好漂亮”代替了唐诗宋词里优雅的形容?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本来乐于畅谈的我们变得那样羞于表达,懒于倾诉,身处人群中也会倍感孤独?网友们在“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里询问着:“想要表达,但无从表达,该怎么办?”

“很正常,信息时代嘛,一个表情包就能表达的情绪,当然用不着大费周章地描述了。”

“现在交流比以前便利,很多话可以留到有空了慢慢说。”

…………

不可否认,当今我们拥有高效、便捷的交流方式。但情绪的准确表达,真的算“大费周章”吗?那些“有空了慢慢说的话”,最后真的会被说出来吗?

想要表达,但无从表达,到底该怎么办?

读书的时候,我发现语言是很神奇的东西,它会在分针与秒针的节奏渐缓时变得饱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我读《记承天寺夜游》时,总觉得人会在心间不自觉汩汩涌出丰富的语句,一如东坡笔下的月光,能照亮漫漫长夜。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夜路要走,最美的月亮却只属于愿意抬头凝视它的人。每一个人都有被烈日炙烤的可能,心有森林者从来都不担心。

探寻答案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或许也曾是拥有广袤森林的孩子。作为有幸还在亲近文字的人,我想对他们说:“问题的答案或许不止一种,做出改变却是随时都可以的。如果还记得最初的那片森林,那就从现在开始改变吧。”

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可以尝试放慢脚步,找一个亲人或是朋友,和他们说说话,说率真的话,说从心里流淌出来的话。再或者,我们只需拿出笔和纸,将想说的话慢慢写下来。用一点一滴的努力,去重建属于自己的森林。

古人云:“高山流水遇知音。”贫瘠的语言大概是难以建立心灵连接的。当语言的森林失去活力,精神的天空也将不再生动。我们国家有独特的词语,焕发光芒的诗句,在赶路的日子,也不应忘了拾起它们,来点亮我们平凡的朝夕和珍贵的情谊。

希望当部分人停留于浅层交谈的时候,我们有蓊郁的语言森林作为保护屏障,我们的眼睛还很清亮,我们的鼻子还很灵敏,我们还习惯停下来深呼吸。我们能够对春天的河流、秋天的果实有深切的感受。我们依旧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种思维方式,一百种说话方式,一百种关于快乐的秘诀。

在一片喧嚣中,或许还会遇见和我们相似的人。我们会互相向对方介绍——你看,这是我的森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