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终见“星辰大海”
作者: 衡玉坤2024年10月29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在酒泉航天发射中心问天阁首次亮相,女航天飞行工程师、女航天员王浩泽追逐“星辰大海”的梦想,瞬间圈粉万千网友。
童年时,王浩泽有过当科学家、警察、教师的梦想。2003年,观看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一飞冲天的画面后,翱翔太空的梦想在她心中深深地扎了根。
当时,为了圆太空梦,王浩泽制订了学习计划,赶时间、争速度,右手手指书写麻木了,就换左手继续写。久而久之,她练成了双手写字的本领。凭着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努力,王浩泽不但将各门功课的短板逐渐补上,而且以全校第二的成绩考入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并以热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第一的成绩取得保研资格,成为2012级动力工程及工程物理专业研究生。
毕业时,许多大型企业纷纷向王浩泽抛来橄榄枝,开出丰厚的条件。但王浩泽毫不犹豫地将简历投给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通过各项严格考核后,进入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王浩泽虽然有备而来,但是面对复杂的方程式、繁多的技术参数,以及前所未有的运算逻辑,她真正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但她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反而将每一个难关当成通往太空的阶梯。
在炎热的天气里,王浩泽不顾口干舌燥,埋头在图书馆中挥汗如雨地查资料;寒冬腊月,别人结伴逛超市、买新衣、备年货,她却独自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划桨,探索活水的源头,并渐渐成为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小有名气的火箭设计工程师。2020年,当她得知国家选拔航天员的消息时,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第一时间报了名。
航天员是一个极具风险性和挑战性的职业,即使飞行数百小时,有面对高空、失重、低压、缺氧等特殊环境的飞行员也经常被淘汰。王浩泽没有任何飞行经历,更不知道即将面临的是多么惊险的挑战,却在各项考核项目中沉着应战,步步为营,最终经受住心理、生理等方面的严峻考验,从数以万计的参选者中脱颖而出,入选第三批航天员。
在航天员的训练中,王浩泽穿上100多千克、加0.4个大气压的舱外航天服,戴上阻碍部分视线的头盔,走几步就硌得浑身疼痛不止,却毫不退缩。按照规定,坐上离心机,如果训练者感觉到承受极限,随时可以按响手边的警铃终止训练。但每次撕心裂肺的疼痛来临时,王浩泽却将8倍重力当成提升自我的宝贵机会。她屏住呼吸,咬紧牙关,从没有过按响警铃的念头,顺利通过了这项严苛的训练。
王浩泽以常人无法想象的顽强毅力,苦练上千次交会对接,经过48小时沙漠野外生存训练、72小时狭小环境心理适应性和失重水槽模拟等140多个超乎想象的训练项目,最终以全优的成绩成功入选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是中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4年10月30日上午12时50分,经历6.5小时的漫漫征程,王浩泽梦想成真,与蔡旭哲、宋令东顺利进驻中间空间站,与神舟十八号3名航天员成功会师。
看到网友们雪片般的赞美之词,王浩泽淡然一笑地回复:“只要坚定为国争光的信念,把最美好的青春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全力以赴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千方百计突破重重难关,就一定会迎来柳暗花明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