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县域消费增长“新引擎”
作者: 郭鹏 熊建辉 武朝旭立足本地文化资源禀赋,持续推动文旅产业向重品质、重融合、重服务的方向转型升级,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小而美”的县域旅游正火爆出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宜君县将继续激发本地消费潜力,持续推动康养文旅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宜君的特色产品和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文旅业态创新,打造消费增长新引擎
“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还能学习到很多中医药知识,非常适合老年人康养。”来自西安的张阿姨在体验了彭祖药谷的康养项目后赞不绝口。
宜君县强化“+旅游”,按照“一切皆可文旅、文旅赋能一切”的理念,以文旅深度融合工程为抓手,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深厚的彭祖康养文化底蕴,深挖旅游资源,丰富多元化消费场景,将国潮、民俗、亲子、研学、非遗等元素与出游叠加,拓展文旅融合新格局,推动文旅融合消费再升级。
位于宜君县科技工业园区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彭祖药谷”,清幽静谧,古今交融。依托彭祖养生文化,宜君县打造集中医药文化展示、养生保健、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彭祖药谷康养基地。探索“工业+旅游”新模式,大力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链,在这里,游客可以学习中医药知识,体验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品尝药膳美食,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去年3月以来,园区接待游客3万多人,带动销售1500多万元。目前已建成并获得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农产品加工基地、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中医药文化传播与教育基地等称号,形成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观光旅游、养生文化体验、科普教学、研究实践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宜君县科技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主任长孙学丰说。
宜君县以适宜君王避暑得名,这里夏季气温清凉怡人,是“中国气候宜居县”,有“避暑山城”的美誉。吸引了大批康养旅居的游客前来纳暑乘凉。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级遗产战国魏长城遗址、福地湖、花溪谷、哭泉旱作梯田景观、北国风光瞭望台等景点,星星点点、相映成趣,构成了全域旅游大格局。
宜君县以康养旅游为发展主线,积极将消费场景契合于四季景色变化,创新旅游线路,营造网红打卡地,举办各类演出赛事活动,打造更多“情绪价值”体验场景。
通过创新品牌、创新旅游体验、完善旅游服务体系等一系列举措,宜君县旅游消费潜能不断迸发。据统计,2024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240万人次,同比增长14.28%;旅游综合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8.69%。

数字经济赋能,培育消费增长新动能
2024年,宜君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1.35亿元,同比增长9.1%;电商交易额达2.3亿元。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宜君县以全域消费升级为主线,构建“线上+线下”“传统+新兴”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2024年,宜君县以“直播+”为支点,撬动农产品上行新通道。517场直播创造了245万元销售额,带动苹果、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线上销量劲增20%。
“返乡创业新农人谭战”“养蜂硕士陈明涛” 等一批本土电商直播能人愈发活跃。他们频繁深入田间地头、果园蜂场,借助直播镜头,将宜君色泽红润的苹果、颗粒饱满的玉米糁、香甜馥郁的蜂蜜等优质农特产品全方位展示给全国网友。直播过程中,主播们详细讲述产品的种植养殖过程、突出产品特色优势,与观众实时互动,营造出沉浸式购物体验,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消费者仿佛置身宜君乡村,亲眼见证产品源头,极大激发了购买热情。
宜君县还积极开发电商新品,通过“芭芭农场”、支付宝“百县百品”等渠道,带动本地农产品销售700余万元,同比提升超100%。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消费券对于提振消费,推动经济复苏与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张小小电子消费券释放着市场大潜能,“实惠”了百姓,“火热”了市场。2024年宜君县惠民电子消费券发放活动,争取到银联、财政消费支持资金60万元,举办促消费活动26场次,组织动员30多家消费型企业参加,共向全县居民发放消费券49000余张,带动交易额1000万元,既让消费者获得真金白银的实惠,又助力商户突破销售瓶颈。
“在宜君,良好的商业环境、畅通的物流体系、发达的电商产业,勾勒出‘热气腾腾’的商业图景,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数据化为新农资。”宜君县县长张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