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信任中国就会赢得未来

作者: 侯隽 谢玮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信任中国就会赢得未来0

“这是我手机里保存的北京研发中心设计图,我们在中国发明的产品不仅仅用于中国,而且用于全世界。”3月23日,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向中国媒体表示。

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期间,康林松非常忙碌,不仅参加论坛接受采访,还拜访贸促会等机构探求合作与发展。

作为新任欧洲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康林松认为,目前全球大环境下,贸易保护主义在影响国际贸易,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但是中国和欧盟之间,特别是中国和德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在很多层面一直非常强劲和紧密,“欧盟和中国建交50周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思考如何进一步增进合作,而不是彼此疏远”。

中国方案走向世界

“20年前,从一款车做起至今,奔驰在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的业务架构,融合研发、生产、供应链和科技合作伙伴、市场营销与金融服务等。这也是为什么梅赛德斯-奔驰一直在中国深耕的原因。”康林松说。

今年是奔驰在华研发、生产的第20年。来自奔驰的资料显示,2014年至2023年,奔驰与中国合作企业共同在华投资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过去5年,奔驰在华研发投入达105亿元,研发团队增至2000人;去年9月,奔驰再次宣布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在华投资超140亿元,用来丰富其乘用车、轻型商务车的本土化产品阵容,目前,奔驰中国研发网络已成为该集团在德国以外覆盖领域最全面的研发团队。

一同参会的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佟欧福(Oliver Thöne)表示:“2025年奔驰即将在中国市场展开史上最强大的产品和科技攻势,4月全新纯电长轴距CLA将在上海全球首秀,2027年将发布7款中国专属车型。我们将继续携手在华合作伙伴共创共赢,助力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他透露,在不断扩大研发布局的同时,梅赛德斯-奔驰还积极扩展科技朋友圈,深化与腾讯、火山引擎、高德地图、思必驰等中国领先科技企业合作,并与顶尖学术机构展开产学研合作,例如携手清华大学推动可持续交通领域研究。

康林松表示,未来几年,奔驰会进行有史以来最密集的新车型和新技术发布。在研发方面,奔驰不仅聚焦“在中国,为中国”,也致力于实现“在中国,为全球”,尤其是数字化转型、娱乐影音等领域的中国创新成果正在增强奔驰的全球竞争力。“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具活力的汽车市场,中国的成功经验如何用到世界?我觉得就是市场开放、统一监管、一起创新,奔驰必须成为这个创新生态系统的一环,推动汽车业务向前发展。”康林松说。

中欧合作是双向奔赴

时值中欧建交50周年,作为新任欧洲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的康林松,此次访华行程被赋予更多深意。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信任中国就会赢得未来1
受访者 供图

“作为一个欧洲公司,我们非常希望能够更多地跟中国合作,同时我们也希望致力于在中国长期投资,促进中德合作、中欧合作以及全世界的合作。我们将会成为一个非常强的支持开放市场的力量。”康林松表示。

针对有些国家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他认为,贸易保护主义是错误的。回顾过去几十年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繁荣的原因,全球贸易和市场开放都是重要因素。作为欧洲汽车工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奔驰也是中国市场对外开放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受益者和贡献者之一。奔驰在中国的科技生态系统中已经获得很多灵感,并把很多中国的想法,通过与中国合作伙伴或者世界其他地方的科技合作伙伴一起合作的方式,拓展到世界各地。

他认为,中国企业是最容易合作的。“中国科技企业保持开放心态,很善于倾听对方的需求,而不是只要求对方去适应。”他评价奔驰和中国科技企业的合作是非常广泛和深入的,并表示:“与中国科技圈合作是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必选项,在战略上也具有高度必要性,这将是奔驰在中国进一步发展业务的重要方向。”

康林松表示,应看到全球汽车产业互利共赢和各国间经贸往来带来的发展机遇,开放的产业环境能够共同做大“蛋糕”,而保护主义则会阻碍这一点。中国汽车走向海外参与全球竞争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必然表现。梅赛德斯-奔驰与中国公司生产的汽车向欧洲出口,与此同时,欧洲生产的多款车型也出口到中国,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业务。

“对我们而言,中国虽非故土却亲似家园。每一项促进开放和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都会使中国更具吸引力,让企业积极投下信任票。中国持续推进对外开放对企业十分利好,同时中国汽车市场有着增长潜力和创新活力。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我们的作用和重要性。信任中国就会赢得未来,我们将继续在华投资。”康林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