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招股说明书才发现,新茶饮的生意经竟是这些

谁能想到,曾经5元一杯的街边奶茶,如今竟在港交所上演“四杯联排”的资本大戏?

当奈雪的茶在2021年率先敲响“新茶饮第一股”的上市铜锣,蜜雪冰城反手就在2025年的春天把门店扩张的BGM换成了港交所钟声—这个唱着“我爱你你爱我”的甜蜜品牌,硬是把2元冰激凌的性价比神话搬进了金融圈。

茶百道和古茗不甘示弱,在2024—2025年间,接连登陆资本市场,活生生把港股变成了“奶茶概念股”专区。更魔幻的是,沪上阿姨也正在梳妆准备登场,这场珍珠奶茶的资本盛宴,俨然要从“四巨头”升级成“全家桶”了。

记者粗略统计,四家招股书主体内容约20万字(奈雪6.2万字、蜜雪5.8万字、茶百道4.5万字、古茗3.5万字),相当于一本商业畅销书的体量,但字字都泡在奶茶里。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四家招股书文本中反复“蹦迪”的有效关键词有240~350个,其中供应链、加盟模式、下沉市场、现制茶饮、客单价、消费者、数字化转型、SKU、冷链物流、“Z世代”、全球化、食品安全、健康化等词汇高频出现。

这些关键词在不同层面上反映了新茶饮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而这四家上市企业背后反复跳动的关键词,更像一场“暗战”。主战场在哪里?侧重点是什么?战略布局又如何?

基于有效关键词和高频关键词的统计,笔者将其分成三大阵营:生存基本功、定位故事会、未来预言册。

共识之生存基本功

企业靠基本功续命,供应链、加盟商、消费者恰好是这四家新茶饮企业的内核,也是生存之道。

对这四家企业来说,供应链不仅是确保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的关键,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规模扩张和品牌发展的核心支撑。因此,每个企业的供应链都独具特色。

奈雪的茶和茶百道的供应链侧重点在“自建”二字,通过自建茶园、果园以及与优质供应商的合作,确保原料的品质和供应的稳定性。前者在广东潮州凤凰山、福建南平建瓯等地搭建了自有茶叶生产基地,并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筛选标准,感官指标、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污染物指标、真菌毒素指标等共计120项指标。

后者在福州市晋安区拥有建筑面积6 000余平方米的茶叶包装工厂,12条自动化机械化生产线,年产能达到5 000吨;在广西横州市拥有占地20亩,建筑面积8 000余平方米的茉莉花茶生产车间,全年覆盖2 500吨茉莉花茶生产产能;在云南普洱、湖北宜昌、四川雅安等地,另有合作的上游茶原料基地达数十万亩。

透过招股说明书才发现,新茶饮的生意经竟是这些0

古茗不同,它是拥有业内最大规模的冷链仓储和物流能力的品牌,其仓储基础设施由21个仓库组成,总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包括逾4万立方米、可支持不同的温度范围的冷库。换句话说,古茗的门店扩张是随着供应链走的,仓库建到哪里,门店就开到哪里,以保证原材料的管理到位。这也降低了古茗的物流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

蜜雪冰城是四个企业中门店数最多的,因此它的供应链可以用“自建”和“完整”来形容。

其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包括前端原材料供应、仓储运输,中游的产品研发生产和下游的销售运营。蜜雪冰城在河南、海南、广西、重庆、安徽拥有五大生产基地,覆盖糖、奶、茶、咖、果、粮、料七大类现制饮品食材。其仓储体系由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的27个仓库组成,配送网络覆盖了中国内地31个省份、自治区及直辖市,超过300个地级市、1 700个县城和4 900个乡镇。

除了奈雪的茶以自营模式为主外,蜜雪冰城、茶百道、古茗一直在开店的路上。如今,蜜雪冰城突破2.5万家门店,后两位也向万店规模发起冲刺。以古茗为例,招股说明书显示,在2022年年底,古茗共6 664家门店,到2023年9月30日,古茗新增1 908家店,9个月时间,其门店数量增至8 572家。

如何大规模、快速开店?加盟。

据招股书,蜜雪冰城加盟商占比99.8%,古茗加盟商占比99.9%,茶百道加盟商占比99.9%。可见“加盟商”与门店数量、业绩直接挂钩。

蜜雪冰城、茶百道两家90%以上的稳定收入均来自向加盟商出售货品及设备销售特许权使用费。而古茗核心收入来源有二,一是销售商品及设备,二是加盟管理服务—近两年来,这两大收入来源均占总营收的约50%。

最后是消费者。没有人买单,再大的盘子铺出来也是无用功。

奈雪的茶瞄准中高端市场,以“茶饮+软欧包”的创新模式和时尚消费场景,吸引追求品质生活的年轻女性;茶百道聚焦中端市场,凭借“鲜果+中国茶”的特色和多样化的产品,满足年轻消费者对新鲜感和个性化的需求;古茗深耕中小城市,以高性价比和健康果茶、茶咖为核心,精准触达学生和都市白领;而蜜雪冰城则以极致性价比和便捷性,牢牢抓住三、四线城市及以下的学生和低收入群体。

无论是高端化、个性化还是性价比,精准的消费者定位不仅是品牌立根之本,更是其在不同市场中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驱动力。

默契之定位故事会

在这场新茶饮的关键词大战中,“现制茶饮”“下沉市场”“数字化”等概念词就像品牌们的个性签名,有的被一家独宠,反复提及100+次,仿佛在喊“这是我的主场”;有的则被三家雨露均沾,温和地出现在各自的招股书里,像是达成了某种行业共识。

这些关键词不仅是品牌战略的缩影,更像是一场“谁更懂消费者”的暗战—高频词是他们的武器,温和词则是他们的默契。

1.现制茶饮对抗瓶装饮料,奈雪的茶不做流水线

在奈雪的茶招股书中,现制茶饮及相关概念,如现场制作、新鲜原料等,被提及超过100次,成为贯穿全文的核心词汇之一。从产品描述到供应链管理,再到品牌定位,现制概念无处不在,几乎成为奈雪的茶的品牌基因。

这种模式迎合了中高端消费者对健康、天然、仪式感的需求,也有效地与竞争对手区隔。通过现制,奈雪的茶成功将自己定位为“茶饮界的星巴克”,打造出第三空间的消费场景。

同样,现制模式为奈雪的茶提供了更大的创新空间,比如鲜果茶、芝士奶盖等爆款产品,都依赖于现场制作工艺。招股书中提到,奈雪的茶每年推出数10款新品,现制模式是其快速迭代的保障。

2.蜜雪冰城和古茗争相抢夺下沉市场,一个唱着“我爱你你爱我”,一个喊着“县域经济我来扛”

先看一组图表。

透过招股说明书才发现,新茶饮的生意经竟是这些1

看似抢夺市场,却各有私心。图表可见,蜜雪冰城用极致低价和魔性营销快速占领市场,凭借洗脑神曲和密集开店策略,成为下沉市场的“性价比之王”。而古茗则是以健康茶饮和高性价比产品切入县域市场,通过48小时鲜果供应链和区域化运营,打造“县域经济扛把子”的品牌形象。

两者的成功,不仅在于对下沉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更在于将品牌调性与区域经济特点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3.数字化赋能了半个“奈雪的茶”,“养了”大半个茶百道

从奈雪的茶和茶百道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出,数字化是两家品牌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数字化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优化了消费者体验,成为它们在新茶饮赛道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数字化驱动高端体验是专家对奈雪的茶的点评。

招股书数据显示,奈雪的茶线上订单占比超过70%,会员数量突破3 000万,数字化成为其提升用户黏性的重要手段。奈雪的茶通过小程序、App等数字化工具,实现了线上点单、支付和会员积分一体化。

同时,供应链数字化管理一直在对奈雪的茶降本增效。其通过ERP系统实时监控库存、需求和供应链动态,优化采购和生产计划,确保了原料的新鲜度和稳定性,支撑了“现制茶饮”的高端定位。

再看茶百道,其生存基本功的加盟就离不开数字化。为什么?

记者了解到,茶百道为加盟商提供数字化管理系统,涵盖订货、库存、销售数据分析等功能。通过数字化工具,加盟商可以实时监控门店运营情况,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其通过小程序和外卖平台,实现了线上点单、线下取餐的无缝衔接。而数字化供应链,也支撑了茶百道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四家上市新茶饮企业都会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行为,优化产品组合和营销策略,通过数字化工具精准触达目标用户,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复购率。

可见,四家企业各有定位,但默契同在,不管是工具运用还是市场打法,都有重合不重样的地方。

趋势之未来预言册

有高频词、温和词,就一定有低频词。尽管有些关键词在四家招股书中平均出现频次未达30次,但它们却暗藏品牌突围的“独门暗器”。从这些关键词中,我们也能够看到现阶段新茶饮行业三大趋势。

一是出海。

出海是新茶饮行业面对内卷的有效解决办法。四份招股书中,蜜雪冰城、古茗提及上百次,茶百道、奈雪的茶相较于蜜雪冰城和古茗,其出海战略的提及频次较低。可以发现,出海可以帮助新茶饮品牌寻找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海外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品牌通过在海外市场的布局,提升其国际知名度,增强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新茶饮品牌在海外的扩张不仅是商业行为,也是中国文化输出的一部分,通过茶饮产品传播中国茶文化。

二是创新技术。

从智能化、数字化的供应链体系到运营体系的重要性,创新技术的应用贯穿了从生产、运输、仓储到产品制作和运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为新茶饮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例如奈雪的茶的自动奶茶机则号称“最快10秒完成一杯茶饮”,产能提升40%;蜜雪冰城通过建立智能制造产业园和全自动化生产车间,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这些设备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确保了饮品质量的稳定性。

更有意思的是,创新技术正逐步改变行业的运营模式。新茶饮赛道的玩家们也开始从智能化生产到无人化服务,再到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创造的沉浸式茶饮体验。

三是健康。

新茶饮赛道的健康化趋势愈发显著。

消费者在选择茶饮时,更加关注产品的健康属性,如是否使用真茶、真果,是否添加了过多的糖分和奶精等。为此,新茶饮品牌纷纷推出健康养生类饮品,采用更健康的原料,如零卡糖、椰乳、米乳、燕麦乳等,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添加物,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茶饮的需求。此外,一些品牌还通过推出营养选择标识、咖啡因含量标识等方式,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的营养信息,从而做出更健康的选择。

上市仅是新茶饮企业征程中的一个阶段,而非终极目标,对于那些正在全力冲击IPO的新茶饮品牌来说,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