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 韩青

吃饭的时候如果心不在焉,就会被食物呛着;与人交流的时候如果你敷衍了事,就会惹得对方不满;该好好工作时偏偏偷工减料,就会丧失信用;该勇敢时却做起了缩头乌龟,就会错失良机良人,追悔莫及……这都是因为,那颗该在的心并不在。

一个人的心在与否,决定了他此刻是一个怎样的人。心在,他是认真的、真诚的、品格高尚的;心不在,人就会呈现相反的品质。

心该在时,一定要在。孟子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外部因素的存在不该影响我们做人该有的坚守。换言之,一个人内心恒定时,不论是飞黄腾达还是穷途末路,他都依然是他。那颗饱含真善美的心,一直都在,不曾缺席过。

苏轼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被贬黄州时,在承天寺与好朋友张怀民散步时发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虽然被贬,他的心仍然能感受到那美妙的月色。

一些人遇到苏轼这样的遭遇,可能早都破罐子破摔了。在厄运面前,他们的心早已不在,在的,只是生命的躯壳而已。

我们知道,船体要有一定的重量,才能保持平衡,否则,就会倾斜,直至造成灾难。其实,我们每个人也是在“负重”前行。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远离大地,变成一个半真的存在。”只有那颗心不飘忽,我们才能稳住自己。只有心还在,我们才能抵御那些诱惑、欲望、邪念;只有心还在,那个被称之为人的自己才不会丢失;只有心还在,我们才能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

(编辑 兔咪/图 雨田)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交不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