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的守候
作者: 存文父亲离开我们,一晃已经八年多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最难以忘怀的,是他那严厉外表下的慈爱身影。
我出生在一个平凡农家,自小父亲在我心中便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他的严厉让我心生畏惧。他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对我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要求极其严格。儿时,物资匮乏,每天放学后,迎接我的不是玩耍的欢声笑语,而是割草、锄地的沉重农活,它们仿佛成了我童年记忆中最深刻的烙印。
那时的农村,教育方式简单而粗暴,棍棒底下出孝子似乎成了人们默认的育儿经。每当我犯错,父亲的藤条总是不期而至,不仅在我身上留下了疼痛,也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我甚至不敢与他同桌吃饭,生怕哪一句话不合他的心意,又会招来一顿责骂。
然而读高中时的一次经历,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父亲那深藏不露的温情……
那是一个初夏的五月,正是收麦子、割油菜、栽秧的农忙时节。我在紧张地备考,却因忽视个人卫生,腹股沟处长出了一个脓肿的大疮,疼痛如同烈火灼烧,让我难以忍受。老师得知后,迅速通知了我的家长,希望他们能陪同我前往医院动手术。我满心以为会是平时对我疼爱有加的母亲前来,没想到母亲却因晕车而不能前来,竟是平时严厉的父亲踏上了这段路程。
初见父亲,我内心还夹杂着些许不悦,觉得他此行有些多余。
手术前,他默默地签下了手术同意书,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手术,可他眼神中透露出了焦虑与担忧……
然而,当手术刀划破肌肤,鲜血如泉水般喷涌而出时,父亲竟然晕倒在了手术室外的椅子上,不省人事。原来,他一直扒着手术室的玻璃看着里面的我。
听到手术室外的喧闹声,那一刻,我震惊得无法言喻,因为我从未见过父亲如此脆弱的一面。
手术结束后,父亲仍未醒来。我轻轻地呼唤着他,他才缓缓睁开眼。
“好了吗?你没事了吧?”
我鼻子一酸,赶紧点头,强忍着泪水:“爸爸,已经好了,我没事。”
那一刻,我看到了父亲眼中的慈爱和温情,它们如同温暖的阳光,驱散了往日的严厉和冷漠。
手术后,我躺在病床上,身体虽然虚弱,但心中却充满了温暖。父亲则在一旁默默地守护着我,为我端水喂药,细心照料。每当我疼痛难忍时,他总是用那双粗糙的大手轻轻抚摸我的额头,给我力量和勇气。
过了几天,见我恢复得很好,父亲急着要赶回家干活,他说只有母亲一个人在家,不放心。他轻轻地将零花钱放在我的床头,仔细地整理着桌子上的物品,生怕遗漏了什么。当他走到门口时,又突然停下脚步,转身回到房间,拿起落在桌上的火柴盒,轻轻地放在了我的床头。那一刻,我忍住了泪水,但心中却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看着父亲逐渐远去的背影,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份深沉的父爱。他虽然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温柔的拥抱,却用那份坚定的守候,给了我最坚实的依靠。
我也会偶然间想起那次的一些场景——他穿着朴素而破旧的衣裳,满脸疲惫,坚定地守候在手术室外……
后来,听母亲提起,我才知道父亲其实是个胆小的人,连鸡鸭都不敢杀。每当农村过年时,他总是躲进厨房,不敢直视那血腥的场面。
原来,父亲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无所不能,他也有自己的软肋和脆弱。只是,他从未在我们儿女面前展露过这一面,而是用他那坚强的外表,为我们撑起了一片蓝天。
父爱如山,慈影深痕。
如今,我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但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带着父亲的那份爱和教诲,勇敢前行,永不停歇。
(编辑 高倩/图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