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敢于正视,又自强不息

作者: 许峰硕

既敢于正视,又自强不息0

‌“敢于正视”,是鲁迅先生倡导的处世态度,其要义在于摒弃逃避与怯懦,以不自欺的清醒直面现实困境;“自强不息”,是源自《周易》的智慧箴言,强调以坚毅品格为根基,将克难勇气转化为务实行动。诚哉斯言,人生征途恰似攀越层峦叠嶂,当险峰兀立之时,唯有以洞见症结的理性眼光勘破迷障,以厚积薄发的进取精神披荆斩棘,方能铸就个人之荣光,共绘社会文明之辉煌。

首先,心态要阳光,行为要勇敢,敢于正视残酷的现实、命运的不公,这才是破局的关键。

鲁迅有言:“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正视现实,方能洞察问题之本质,寻觅解决之道。史铁生“弱冠即扶轮”,面对青春的困厄、身体的残疾,最初歇斯底里地反抗,拒绝正视现实,结果换来的却是加倍的痛苦。然而,当史铁生选择接受现实、正视现实时,他允许残缺与遗憾的存在,变得平和、淡然、从容,在《我与地坛》中自勉道:“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他在文学中找到了向死而生的希望,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自己的路,终成为一个渐悟生死崇高美学的灵魂超越者。

其次,行动坚毅踏实,自强不息,步步向前,步履不停,是突围之法宝。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周而复始永不止息,君子当效法天道,在永续奋进中发愤图强,实现自我革新与精神超越。回溯科技发展史,乔布斯在公司即将破产的危机中,突破千难万险,终创苹果帝国,改写科技史。聚焦当代青年榜样,失聪女孩江梦南自立自强,坚持与命运抗争,最终“从无声中突围”,考入清华大学。她的精神正契合了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两个典型案例从不同维度诠释了自强精神的现代意涵:前者彰显企业家在时代浪潮中的革新勇气,后者展现个体在命运挑战前的坚韧品格,二者共同印证了中华文明中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在困境中淬炼意志,在突破中开创新局,在超越中实现生命价值的升华。

面对人生困境,我们要秉持鲁迅先生之教诲,敢于正视现实;铭记《周易》之智慧,坚持自强不息。以敢于正视为盾,抵御风雨之侵袭;以自强不息为剑,斩断前行之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