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作者: 吴海涛

春回大地,封冻的冬日已悄然退去,春风吹开了京津冀下弦的雄安新区大门。当一瓣开春的雪花依然飘落时,久等的春天已在我心里悄然绽放。我久盼的那本《雄安人家》,终于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它如同春天的雪花,温暖而清新地飘落在严冬过后的今天。

那样的盼望,如燃于心底的炉火,温暖了一整个冬天。直到有一天,那炉火再次悄然燃起,温暖了拂面的春风,直至舒展腰肢,在朦胧中醒来,告诉我一切都是我心系的乡愁、乡恋、乡爱,注入我人生灵魂的等待。寒冬已久,春天终于来了。

幻想着,春天像一位美丽的少女,给这片柔软的土地一个深情的亲吻。她不经意间梳理着柳丝鬓发,缠绵着始于春天的双休日。若不是挚爱于春天的温暖,我怎会趁着晨雾去追随多情的季节?融化了的溪流,激湍急荡地泛起水花。松软温柔的泥土,如母亲的怀抱。万物复苏,蠢蠢欲动的心在颤抖,因为我与春同行,又踏入了新的春天。

春天醒了,一种带有新鲜青草香味的季节,怀着刻意低调的喜悦,蹑手蹑脚地踏在泛青麦苗的田垄,却不忍溅溢出点点柔情,去搅动它自然的摆弄。每个触动灵魂的物种都有与大地连接的根,只有根系的发达、土壤的肥沃,才有成长的后劲。我就是在华北平原土地上成长的。故乡的土地里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孕育出多彩的人生,像脚下的麦苗,经历了气候恶劣的严冬,才终于等来旭日阳光的春天。

正如玩捉迷藏的儿童,等不及别人追寻,自己忍不住弄出了响动,也只能尴尬地笑出声。藏身于枯叶残梗的嫩芽,再也按捺不住对故乡的期盼,那里注入了我的乡愁和心血,那是雄安人家普通的生活往事。探出好奇的、青嫩的头张望故乡,蓬勃粗壮的花枝,肥硕平展的荷叶,风韵十足的莲花,散乱襁褓的蓓蕾,春在雄安故乡伸展出一枚枚花瓣,散落在华北平原大地上。

无数雄安人用步子丈量土地,种植着未来和希望。他们从不珍惜自己,无私奉献着乡亲情义,不管街坊邻居大事小情,都毫不吝啬地显露出仗义的情怀。婚丧嫁娶,人情世故,他们手拉手地生活在一起,回报着一个又一个春天。他们知道,春天的雪花也是水。

春天,半羞涩地偷窥雄安大地,无须撩开那层淡淡的薄纱,早就嗅到了工地热火朝天的气息。工地机器的轰鸣声弥散在每个角落。荷花淀里的清淤现场,早春的舒展的荷花,引来了薄羽的蜻蜓。携带着淡淡草木香气的千年秀林里,百鸟齐鸣,惠风和畅,与复苏的生命一起抚着土地的额颊,轻轻地滋养着鲜嫩的故乡。

夹裹着故乡的温润,心情莫名其妙感到舒畅,仿佛世间一切都顺遂自己的心意。蜷缩一冬的万物,在建设雄安大潮里舒展,如凡·高多彩的笔触下勾勒出的舒展线条。不甘被束缚于陈旧乡村的人们,打开了锈住的门锁,甩开膀子投入雄安的建设中来。他们舒展开紧皱的眉头,绽放出花儿一样灿烂的笑容,等待建设成绿油油的花园城市,智慧美丽。

姹紫嫣红才是春。

鸟瞰大雄安,功能区的定位展示出超级别的设计理念:容东片区、容西片区、白洋淀生态涵养区,星罗棋布;雄安大型高铁站像舒展的荷叶,点缀在白洋淀的水域之上;雄安行政区、雄安安置区像盛开的荷花,而雄州、安新、容城像饱满的莲蓬,处处彰显出华北雄安之美。

白杨、垂柳、国槐,也掩饰不住萌动的生机。白洋淀岸边千里堤上的垂柳,披上了一袭极薄的淡黄绿纱,青褐色的枝条随风摆荡,把近岸的淀水激荡起银波,在故乡人的心中澎湃。急不可待的迎春花,攀缘在芦苇的根上系,它们露出娇艳的花瓣,如一团团烈火,热情奔放。

初春的味道如绿茶,淡淡的芬芳,浅浅的氤氲。故乡的千年秀林就带着浓郁的茶香。当轻嗅那和着柔软阳光的刚刚喷洒了水的绿植时,这片土地上的往事在脑海中一幕幕出现。铁匠铺早晨的锤声,醉汉的酣睡声,农舍的犬吠声,河边的笛子声,鹰架子船上雄安人高唱着的淀歌,泥土与露头的青草糅合在一处,这些都是童年里的村庄里的故事。我骨子里深深地爱着故乡的土地。

桃园的花开了,初醒的春哼唱着温婉的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舞着。汩汩泉水,淙淙溪流,血脉般流过我的身体。叮咚的风铃,告诉我又一个春天的到来。鹊鸟唤来欢愉的竹笛声,带着淳朴的乡音,流动于心,漾起暖暖的心波,泛起爱的涟漪,隐于心底的情愫再次告诉你我是雄安人。

破土新建的高校园区筑于我心,抽穗发芽的绿草,正等一场知时节的春雪,带着洁白的颜色伴着故乡梨花飘落。我爱你,雄安的春雪,你不负芬芳的春华,带着符号,带着福音,带着故乡眷顾落下。

汽笛长鸣的高铁像腾飞的长龙,带着新时代的科学技术和设计理念奔向远方。在建筑工地上,人们在热火朝天地筑巢引凤,像农民伯伯在春天的田野里撒种育苗。神秘的土地终将崛起现代化新城,迎来万紫千红的新春天。

上一篇: 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