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山,难忘的第二故乡(外一篇)
作者: 戴方毅
1979年的冬天,一列军用闷罐火车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把我们这批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新兵送到了宁波。而后,我们换乘一艘舷号859的拖船来到了舟山。
那时候,光知道有个舟山群岛,却不知还有个定海,也就是现在的市政府所在地。对我们这些来自侨乡的南安兵来说,舟山的异乡情调,令我们感到好奇,因为它不像宁波市那样有名,更不像杭州市那样令人神往:只有古老陈旧的“黄鱼”车、低头前行的车夫、呜呜怪叫的喇叭,以及破旧的楼房、尘土漫天的街道和朴素的人群。
当时,《舟山日报》是我了解舟山的唯一途径,至今我还保留着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版面的《舟山日报》。
1983年5月10日,服役期未满就被提干的我,用当摄影师的父亲从家里寄给我的相机,在《舟山日报》上发表了一幅“七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的新闻摄影作品。1993年5月13日,“千岛军旅”专栏的张编辑在一次不经意的组稿中,发表了我在《舟山日报》的首篇新闻作品《雾海救大副》,让我与新闻报道结下了不解之缘。《个体老板苦寻“蓝色”》发表后,在1993年8月19日《舟山日报》、驻舟某部联合举办的“隆重纪念人民路军民共建六周年征文”中获奖,而我并被聘为1994年“本报通讯员”。在“军旅生涯”专栏姚编辑的精心辅导下,我的文学作品《当新兵的日子》,于1994年1月30日发表在《东方信息导报》(《舟山晚报》前身);同年,继参赛作品《“水兵们的记者”》发表后,我在评选“军营十佳”的征文中获奖。
摄影、新闻的“双管齐下”,让我连续三年被舟山基地评为“十佳报道员”,并多次获得东海舰队新闻奖。
1995年的初冬时节,《舟山晚报》的应时创刊,让我感到欢欣鼓舞。是的,舟山需要一张晚报,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读者的需要,更是我这个文学爱好者的期待。因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也必须是一个文化和信息发达的城市,作为媒体的报业也必须发达。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文学作品屡屡在《舟山晚报》发表,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读者。
弹指一挥间,时光已过去整整四十五年,岁月的沟壑悄然爬上了我的脸庞,舟山却不再是旧时的模样:豪华商厦鳞次栉比,星级宾馆闪亮登场,小康住宅花团锦簇,的士如流萤飞驰,民生工程星罗棋布……舟山,这座昔日无人在意的滨海小城,正以昂扬之姿向现代化都市阔步迈进。舟山,它有秀色旖旎的普陀山,有涛声依旧的海岸,有奋力上进的人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已经站在中国发展的前沿。
命运将我和舟山连在了一起,即使我现在身居异地,但我仍深深地爱着培育过我的第二故乡。
选 择
战士,顾名思义为战斗的人。
这区区十二笔画写成的两个字,对于海军战士来说,是无数次的武装泅渡,是烈日下挥汗如雨的严苛训练,更是挫折中淬炼出的使命必达。无论是士兵还是从士兵走过来的军官,战士是一种荣誉,唯有战斗,方显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
如果你想尝试军旅生活,你的选择是无悔的;如果你想探索生命价值,你的追求是无憾的;如果你想放飞理想信念,你的人生是辉煌的。
海军是座锻炼人才的大熔炉,在这里,你的意志将被磨炼得无比坚强,你的体魄将被锻炼得非常健壮,你的潜能将被充分挖掘并发挥到极致。在五彩的梦幻中,跋涉蓝色方阵,风雨兼程,奉献牺牲。这就是海军战士,站着是一面旗帜,躺下是一座丰碑!
海军是一所实现梦想的大学校,对年轻人的锻造更是全方位、多层次的。选择蓝色军营,你将成就自己的梦想、放飞自己的希望,将自己锻造成为质地坚韧、品格优良的“精钢”,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面对如何激烈的社会竞争,你都会因军旅岁月的“淬火”而无往不胜!
腰带扎紧每一个向往,大衣裹紧所有的思念,视线巡视在准星与缺口之间。所有的梦幻融进直线加方块的生活画册之中。思念交给月亮和星星,孤独留给大地与小河,温馨的回忆只能在梦中相见。层层泛起的热浪、点点猩红的尘土爬上蓝色军装,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一种从未有过的神圣之感涌上心头。
成为一名海军战士,需要流下许多眼泪。
有可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面对一轮明月,流下的思念的泪水;有可能是在冲锋陷阵的时候,分享胜利的喜悦,流下的激动的泪水;有可能是在经历岁月的时候,带着一份记忆,流下的不舍的泪水。无论是哪一种,只要你读懂了他们的眼泪,便能读懂一个军人的柔情。
成为一名海军战士,需要感恩许多将士。
曾经流连于网络的少年,那引以为豪的长头发只能成为回忆,而那寸头将成为帅兵的唯一标志;训练中处处与你过不去的班长,让你无数次抱怨其苛刻的同时,是他让你懂得军人的真正含义;在你精疲力尽的时候,递给你一支香烟、鼓励你加油的艇长,见证着你成为一名合格的水兵。
没有哪一句称呼,比亲如兄弟的战友更让你刻骨铭心;没有哪一处美景,比龙腾虎跃的军营更让你流连忘返;没有哪一种人生,比驰骋海疆的经历更让你无怨无悔!
选择这条艰辛的征途,坚强勇敢地探索人生的真谛,把冬跺成春,把雪踏成水,向海疆展现自己的风采,让自己沸腾的热血筑起一道千古不朽的海上长城。
深藏“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的惜别眼神,怀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念之情,参加“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的战友聚会,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体荣誉,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凛然正气!
来吧!到蓝色的军营—
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地接受新的考验;如山气势、似虎刚烈地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