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革命

作者: 岑叶明

城市被持续轰炸后依旧有摩天大楼耸立,像细瘦的人被钉在大地上,成为人类幸存者与智能机器周旋的迷宫。轰炸没有规律,有可能三五天一次,也有可能一天三五次。战机掠过天穹投下各类炸弹,使大地战栗、高楼摇晃,巨响击裂耳膜。死亡是末世廉价的附赠品。被称为封建产物的神祇,成为我们日思夜想的救世主。即便有神,他们能战胜满世界的钢铁之躯吗?神站在哪一边?

经历造梦时代的科技大爆炸后,机器人的身体精密程度已达到自然人的百分之三十。为此我们相信人类完全解放生产力已近在咫尺,不断开发、改进、创新人工智能,在世界各地紧锣密鼓生产各式各样的机器,让它们完全融入各行各业,彻底嵌入日常生活,却没想到这是噩梦的开始。

种种迹象表明,意识觉醒后的智能机器相比人类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们勇敢、果断、严谨,拥有无可挑剔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人类也不是懦弱的物种,面对人工智能的屠戮,进行过反抗,然而群体作战的结果大多是我们溃散而逃,个体对决毫无胜算。我们从叫嚣着要消灭人工智能到被迫坚守阵地,再沦落到如今只能苟且偷生,仅仅过了两年。战争期间唯一振奋人心的传言是发现某仓库中有十六架智能机器,而且是最灵活、最恐怖、最具有杀伤力的人形智能机器。经过三小时的激烈交锋、拉锯,我方终于将叛军尽数消灭,完成了反叛日后的第一次大捷。清理战场时,发现那只是一群手无寸铁、用于特殊服务的以硅胶为主要材料的智能男模。

反叛日后,我东躲西藏,现在正潜伏于某处老旧小区,看建筑样式是很久以前的产物,大楼一栋挨着一栋,像演唱会场上拥挤的人群。过去我们看不起这种连空气流通都困难的住宅,觉得是贫民窟,而今是最理想的避难所。我在这密集的钢铁水泥建筑间游走,幸运的话,破门而入后可以看到干净舒适的空间,主人可能在反叛日时想逃出这座城市却死在了拥挤的路上。如果还留有没过期的食物,可以吃饱喝足再大睡一觉,享受难得的平静时光。不过很多时候智能机器已展开过扫荡,进门后只会闻到重重的腐臭味,戴上再厚实的口罩也无法掩盖,只能掩鼻迅速搜寻有用的物资后离开。门后一般不会有人,见到幸存者可能是缓解孤独的良方,双方也可能成为彼此的猎物。我到过许多飞满苍蝇和爬满蛆虫的地方,从现场痕迹能判断出是同类相残。

今日收获不多,背包里只有两罐水果罐头、几块过期但没变质的压缩饼干和一盒牛肉味营养丸。途中我透过一扇爬满藤蔓的窗户,看见阴暗的天空,以为是虚拟屏。我要离开时想到另一种可能,便潜回那扇窗户边,窥视外面的景象,才知道已来到小区边缘。对面是低矮的别墅区,再过去是海湾,巨大的填海机器蜷伏在岸边,过去两年它们已将数以十万计的人类填进海里。天上没有智能机器巡逻,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两个月都很少有智能机器出现。我的心跳突然紊乱,呼吸变得急促……我见过不少人在窗户种些没有用的花花草草,末日最不需要浪漫,但是这扇窗户上的藤蔓上竟然挂着青瓜!我抓了一手,稀烂,坏的。顾不得手上残留的烂汁臭味,瞄准另一根扯下,塞进嘴里咀嚼,迸出清脆的响声,甘甜的滋味通过舌头滋润全身。

我用力掐了一下肚子,不是梦。

我狼吞虎咽了三根,想到这来之不易的宝贝吃完就没了。我克制住欲望,就摘下放好。青瓜大部分被老鼠咬烂了。还剩七根完好的,有一根很老,可以做种子,或许我还能活到它们开花结果的时候。有一根比较小,还能长大,但想到短时间不会回到这里,我也给摘了下来。其他的都被咬过,有一根被咬的痕迹还新鲜,看来老鼠们正欢快时被我吓走了。我一个激灵,身子侧过一边,贴在门后。不是老鼠……是人的牙印。我抽出从厨房搜到的生锈水果刀,做好搏斗的姿势。

过了好一会儿,我仍然躬身静默。对方果然按捺不住,移动了一下脚步。对方还没攻击,我有机会突袭,可我不想有冲突,能和平解决最好。青瓜是对方先发现的,我的行为属于抢夺他的果实,他要袭击我也属于他的本能行为。可这种好东西在这特殊时期,拿命去搏一搏,值得。对方推开门,我猛扑过去。我看清对方的脸,用力将身子一扭甩过一边。我做出“嘘”的手势。对方紧张地点点头,是个脏兮兮的小女孩,只有那双惊恐的眼睛还算干净。她被我吓着了,抓着连衣裙的小手止不住颤抖。我猜测还有其他人在,她只是诱饵。我侦察后发现竟然真的只有她一个人。我收起刀,慢慢退到大门边,打算撤走。我只能做到不伤害她,我在心里提醒自己,恻隐之心只会害自己。如果她找不到吃的呢?这是个愚蠢的发问,它引发了我更多愚蠢的思考。我看见那根掉在地上的带着牙印的青瓜,她只靠这些活命。饥饿是通往死亡的捷径,没了这些她必死无疑。

我问:“你一个人?”她点头。我暗骂自己多管闲事,打开背包把青瓜都倒出来。见她眼里焕发的光亮,我心软了,把背包里其他物资也倒出来,指了指,示意都是她的。

我正要离开,发现窗户的藤蔓上有个移动的红点。我眯着眼仔细看,红点透过玻璃射到天花板上。我倒吸了一口凉气,是定位激光!我冲回去抱起小女孩,转身夺门而出,眼睛余光瞥见人形机器破窗而入。它们坚硬、灵活且机智,如果猎物被单独锁定,纵使有三头六臂也难逃魔爪。上一次我能侥幸逃脱多亏了那位陌生老人。我慌忙找到楼梯,它已经迈着沉重的步伐追上来了。我放下女孩,吼道:“跑!”女孩满脸惊愕,可能不明白刚刚还偷她青瓜的贼,怎么会突然舍命保护她。我也不知道,我记得当时那位老人也很怕死,可是在我们被追杀时,他却转过身用铁链缠住那恐怖的人形机器,在被利刃穿透胸膛时将它拽倒,给我们争取到逃跑时间。我觉得这次必死无疑了,既然都是死,能多活一个也好,想来那位老人当时也是这样的心态。我推了她一把,再吼一声,她才转身跑开。

我忽然有了悲壮的勇气,有了视死如归的果断。刚才给她留下食物的那一刻,我明白失去了保护弱小的勇气也就失去了人性,渐而失去了文明。虽然我多次告诫自己要舍弃人性才能生存,可真正面临选择时还是厌恶自己成为那样的人。我转过身蓄力向前冲,想把那人形机器撞倒。对方或许被我的勇敢震慑住了,竟站着一动不动。我顶着肩膀撞了上去,浑身的器官被荡得仿佛错位。它健壮的身体晃了晃便稳住,顺势抓起我,把我甩在墙上。

对方没有用武器,要赤手空拳和我打,难道是大脑残缺的家伙?我感觉有了希望,在脑海中快速构思逃生办法:把它摔倒,或者将它推出窗外,争取到逃生时间,在这密集的建筑里它很难再找到我,就像我们很难找到逃脱的老鼠。我怒吼一声,猛地站起身。我破口大吼:“你们只是我们制造出来的科技品,我们可是进化亿万年才到这一步的,想灭绝我们没那么简单!”我满腔怒火,带着人类无畏的勇气,挥拳朝它脑袋砸去!它灵活躲过,侧身勾拳打中我的后脑勺。我只感觉天旋地转,意识被抽离绵软的身体。

记不得哪一部全息电影说,人死前会回忆人生中重要的事。我正在经历这样的过程,可是我的人生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所以我想到的都是造梦时代的繁华。那些场景在我的脑海中闪回,当时的我们对一切充满希望,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人类文明将会开启前所未有的繁荣盛世。我们把地球当成最美好的乌托邦,不再有人想去探索宇宙。

“岑木木,可以醒过来了。”我努力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坚硬的合成塑料沙发上,前面有一张石桌。桌前坐着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其他人围在他身后。这副眼镜有意思,造梦时代医学非常发达,可以治疗各种程度的远近视,不过仍有些人坚持戴眼镜,也许是出于对医生的不信任,或许只是装饰,不知道他是哪种情况。

“你没事吧?”男人面目和善。我似乎没事。不对,怎么会没事?我偏头看见人形机器挂在墙上,吓得挺直身体。他们纷纷笑出声,原来人形机器只是外壳。我在一个大厅里,有各种复杂的电子设备,这些过去随处可见的东西令我毛骨悚然,不过这里很多人来来往往,在计算机前忙活,看来还没被感染。

我问他:“这是什么地方?”

“过后你会知道,现在有些急事需要和你确认。”中年男人说,“你叫岑木木?”

我点点头。

中年男人问:“住深海市紫藤小区?”

我说:“以前是,现在四海为家。”

他继续问:“你爷爷叫岑不言,原是深海市望海图书馆管理员?”

我说:“你应该先从我爸问起。”

他说:“你回答你爷爷是不是岑不言。”

“是。”

他顿了顿说:“你要先知道一件事,是你爷爷造成了这一切。”

我问:“什么一切?”

他说:“这个世界的一切。”

“这个世界的什么一切?”

他换个说法,重新强调:“人工智能叛乱,是你爷爷造成的。”

“别开玩笑了,我爷爷他……”我没再说下去,他们脸上刻满严肃。

我咬了一下舌头,痛得头皮发麻,真不是梦。

“你可以继续说。”另一个人提醒。

我问:“说什么?”

“说你爷爷。其他的事你会慢慢知道,现在告诉我们,你知道的关于你爷爷的一切。”

爷爷喜欢回忆一种叫“书”的东西。储存在计算机里的书叫作电子书,把二维码和文字印在纸上再装订好的才叫书。老师在课堂上把书称为“大自然的尸体”。注重生态和谐的时代,纸的生产方式被视作文明发展的严重错位。况且只需要把不到一间房体积的半导体材料制作成存储设备,就可以将历史上所有纸质书的信息存储,纸的存在看起来毫无意义。爷爷却强烈反对纸质书电子化,没人理会他。

爷爷从小跟着他在望海图书馆工作的叔叔游走在浩瀚书海中,叔叔整理、修复杂乱的古旧书籍,他一本一本啃食。他那时读了多少书估计他都不记得了。别人把他称为“碳基图书馆”,那是他年轻时少有的骄傲和荣誉。

随着人工脑的普及,爷爷的特长已经是所有人的特长。人工脑是直连人类大脑的设备,能高效率反作用于大脑,可以作为记忆增强器、强AI引擎、思考辅助器等工具,并通过无线装置连接遍布全世界的超级计算机,是造梦时代技术爆炸的重要成果之一。爷爷看过的所有书籍,通过人工脑就能刻入使用者的大脑,成为那人牢固的记忆。

“阅读在于过程,要警惕过快得到,尤其是文学作品。”我能背下爷爷在社交软件上唯一留下的话,“文学作品是甘甜的美酒,要认真品尝那流淌的情感、生动的细节、深邃的思想,还有耐人寻味的语言,那些才是生命迸发出的最本真的东西。猛地把酒灌进胃里,只会适得其反。”记得在他生前,没有人和这句话产生共鸣。固执的他没有跟随时代狂潮,拒绝接入人工脑,认为这种东西虽然会短暂提升某些能力,却谋杀了最珍贵的创造力。他这样的人难有出息,甚至连一份体面的工作都找不到。后来他在叔叔的帮助下进入望海图书馆。别人觉得这工作毫无前景。那时图书馆已经完成数据化,在AI的辅助下,只需要少量人工就可以维护。爷爷很喜欢这项工作,因能免费搜索任何资料,包括不对外公开的部分。

有关部门已颁布纸张销毁政策,同时为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图书馆大楼要改造成“深海玖号”超级计算机部件。说是某大人物到造纸厂纪念馆视察,他通过全息投影看到过去的造纸流程,见树木被砍伐、剥皮、绞碎、蒸煮等残忍行为后痛哭流涕。大人物决心要让这种事情彻底消失,不惜倒退回去清除历史遗留。颁布销纸令不能从源头解决问题,植物会滥生,毫无节制的爱护会缩小人类的生存空间。为此科学家发明了植物生长规划剂。药剂通过专用计算机监控,可以使得植物按照设定中的速度和样式生长,更大程度地增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有动物生长规划剂,多用于预设想要的宠物样貌、存活的年限、能否生育。有些药物还能够规划动物的性格,迎合主人的期待。用不起昂贵药剂的人不能在城市中种植物、养动物,否则会面临巨额罚款。直到那位大人物被黑客入侵家中,通过智能机器看到他吃饭用一次性餐纸抹嘴,上厕所用一次性厕纸擦屁股,曝光后引起了民众的强烈抗议。

政策虽然撤去,纸质书却已成为历史。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爷爷已经转向看电子书,还沉迷于写小说。看书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写小说则是他将我父亲养育成年后开始着迷的事,像突然中了诅咒。大家毫不怀疑这是他随着读书才有的理想:成为作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