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网络音乐,你快乐吗?

作者:李伟

网络:网络音乐,你快乐吗?0

网络:网络音乐,你快乐吗?1

枪打出头鸟

如果在新浪的搜索引擎中输入“音乐下载”,你将会找到188个中文下载站和9967个相关网页,在雅虎中搜寻会找到690个英文站点和95000个网页。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和电话费,无论是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还是王菲的最新专辑《寓言》都可以成为你硬盘上的藏品。但另一个事实是,绝大部分网站的下载服务都没有得到唱片公司的版权许可,这目前还是盗版行为。

从年初的六家唱片公司起诉迈威网索赔6元钱,到今夏的MP3.com输了官司被判赔偿2.5亿美元,互联网已成为各大唱片公司反盗版的主战场。面对浩瀚的网络世界,唱片公司采取了枪打出头鸟的战略。“首恶必办,不及其余”,10月6日,沸沸扬扬的美国唱片协会起诉NAPSTER-案再度举行听证会,给网民们带来无数快乐的NAPSTER网站则随时有可能关门大吉。

科技带来好生活,但互联网为什么不能让音乐更轻松呢?在侵权行为与高高在上的正版CD之外,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网络:网络音乐,你快乐吗?2

快乐的听众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薛旗是个网络MUD谜,每天早上7:40他都会嚼着油条到机房抢座位,更加准确的是他的操作步骤:左手打开显示器,同时弯下腰把耳机插入声道孔并开启主机,半分钟后双击ZMUD图标,然后立即启动IE进入校园网,15秒钟后一首网上下载的MP3就会在他的耳机里响起。在大学的机房里,学生们大都带着耳机,一边写C语言程序一边享受网络音乐。“学校是局域网,速度快,下载音乐更方便。”薛旗说。

一边用电脑一边在网上听音乐,就像看电视时吃瓜子,已成为一个普通的习惯。很难统计出每天有多少人从网上下载音乐,NAPSTER是美国一家为网民提供音乐交换的网站,它的注册用户已超过2000万,每天有50万~80万的用户使用它的交换音乐服务。“NAPSTER简直太棒了”薛

旗说,“就像一家糖果店,琳琅满目,你可以找到几乎任何流派的任何歌手的音乐——从披头士(Beatles)到福兰克·辛那特拉(Franksinatra),从布里特内·司贝尔斯(BritneySpears)到芭芭拉·史翠珊(BarbraStreisand),从电影原声音乐、百老汇戏剧到歌剧、古典音乐和爵士作品,而且都是流行的原声专辑,音像店里都贵得很。”

反垄断与反盗版

“听听音乐网”的总经理沈庆也是NAPSTER的用户,虽然他的网站提供的是有版权许可的音乐下载。“跑遍全城也找不到我想听的音乐,这是常有的事,”沈庆说,“全世界现在有55万种唱片,美国最大唱片店的也不过上万种,我们的一家店也就只有几百种;一张CD要卖50元左右,我估计它成本只有4元到4.5元,网络音乐的诱惑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NAPSTER只是一个爆发的事件,面对来抢饭碗的互联网,传统的唱片工业和娱乐业的运营模式要落伍了。”

沈庆曾经做过歌手、广告策划和音乐人,今年创办了“听听音乐网”,他希望运用网络做出更先进的音乐公司。1990年时他抱着自己的校园民谣跑了好多家唱片公司,都被拒绝了,“他们竟然问我‘你是音乐学院的学生吗?”’沈庆说,“那时我就觉得唱片业已经苍老了。”今天他在网上做代理,宣传发行、包装歌手、制作自己的新唱片,还提供了各色娱乐新闻和10万首拥有版权的在线音乐收听。音乐的词曲作者一直是稀缺资源,按照圈内的规矩,一旦向作者约歌后,都必须买他的作品,不管是否满意。听听音乐网曾经在网上征曲和征词,都得到了不少优秀作品,“制作成本可以大大降低,银行结算的解决也并不困难,和唱片公司分成大家都会得利,但唱片公司对版权的控制和垄断,使他们在工业社会中高枕无忧。”

《音像世界》记者王江说:“我曾经接触过许多音像公司和艺人,他们对MP3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华纳公司明确地表示:‘我们肯定不和网络谈这件事。’对他们来说MP3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有无限的商机,另一方面又担心会摇动其垄断地位,担心自己不能成为游戏的控制者。而从我所接触的艺人来看,大家都对MP3表示欢迎,因为这样能大大增加自己的知名度,而艺人的收入来源主要并不是销售CD。但目前因为艺人都是签约唱片公司的,他们不拥有作品的版权,也是身不由己。”

那英做什么发型化什么妆不是自己作主,而是EMI唱片公司说了算,因为她是EMI的签约歌手,EMI拥有她所有歌曲的版权。这是一种垄断吗?但EMI确实让那英的《征服》和《干脆》传唱一时。唱片业有它自己延续了百年的操作模式。“版权既是传统唱片业的巨大财富也是它的发展基础,里面融入了公司的很多劳动。”EMI北京办事处西洋部经理詹华说,“如果没有版权垄断,就没有我们现在能听到保存下来的6000万首作品,但这并不否认唱片公司是既得利益者。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网络发展得太快了,唱片业还没做好准备,都在观望。但告状肯定不是好办法,一个NAPSTER倒下了,更多的会站起来。”

这又是一个“生存还是死亡”的命题,互联直接冲击了唱片业的生存命脉,甚至开始重新定义“版权”与“垄断”的内涵。

网络:网络音乐,你快乐吗?3

明天我们听什么?

互联网又把一个传统行业逼入了死角。

10月22日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将代表德国科技发明与创新的最高荣誉——未来奖,亲手颁给卡尔海因茨-勃兰登堡、恩哈德-格里尔和哈拉尔德·波普,他们3人是MP3技术的发明者。各色网络音乐播放器也在今年卖出了500万台,成为时尚男女的新宠。

“市场是第一原则,没有网络大家只能去音像店,没有录音机的时候我们连拷贝都听不到,新技术必然带来新市场。”沈庆说,“做音乐的规则必然会变化。”小众创作也许会变为大众创作,卖表演会比卖唱片更赚钱,艺人不再依靠唱片公司,网络会让她的歌声传得更快,“对唱片公司来说,开放版权出让利益是难以避免的结局。”詹华说,“关键是双方要建立互利的合作,唱片公司要取得利益回报。毕竟我们是现代娱乐的缔造者。”

至今为止所有的合作都是异常审慎的,在EMI所有与网站的合作都要由总部决定,沈庆如何取得音乐版权,也还是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商业机密”。在唱片公司内部,寻求合作还是技术加密的争论仍在继续。

谁会出局,是个太僵硬的思维;重要的是,明天我们还要听音乐,听最新最棒最快乐的音乐。

网络:网络音乐,你快乐吗?4

NAPSTER:英雄还是强盗

NAPSTER是什么?麦当娜说:“NAPSTER为所有热爱音乐的人开辟了一个伟大的途径,它让我们有机会听到以前根本无法听到的音乐。”它是一个可以从网上下载的小程式,有点像音乐搜索引擎,将用户与一个特殊的网络服务相连。NAPSTER本身并不提供音乐,但它有一个音乐清单,罗列了所有当时与NAPSTER相连的用户电脑硬盘中的数字格式音乐你可以输入演唱者或歌名来查找所要的音乐,或者浏览任何在线用户的音乐目

录;找到目标后,NAPSTER软件能将别人硬盘上的歌曲免费下载到你的硬盘上;同样,其他NAPSTER的用户也能把歌曲从你的硬盘下载到他们的电脑上。“任何时候你都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任何音乐,我们帮你和全世界所有的爱乐者建立联系。”NAPSTER的作者说。

今年4月,美国唱片协会对NAPSTER网站起诉,指控该公司违反版权法。7月26日,NAPSTER一审败诉,10月6日新一轮的听证会开始,这个备受欢迎的网站随时有可能说再见。“英雄还是强盗,现行法律不是最高权威,”法官Patel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