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左右车价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鲍丹禾)

无论是3月还是7月的降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厂家和商家都表现得很含蓄,似乎对“降价”有些禁忌。

上海汽车销售总公司华北分销中心副总经理王先生就桑塔纳的优惠活动解释说:“这只是一次普通的优惠促销。我们的促销活动本意是为了回报消费者,不希望引起价格大战。”

一汽大众汽车公司也称,捷达是正在走向成熟的产品,价格高一些也是价值规律的体现,不会大幅度降价,否则会过早结束产品的生命期。

从经销商的角度看,他们也不愿说降价。中国现在的汽车销售方式是:由经销商先从厂家买下汽车,然后按厂家的商务政策加价销售。普遍来讲,经销商须投入大量资金且利润并非很高,在这种条件下,经销商既无权大幅降价也没能力大幅降价。

一位姓董的经销商说,降价可不是好玩的,一旦降价,如果没有厂家的补贴,我们会损失很多利润。另一方面,降价会让刚买了车的人感到吃亏了,他们可能会来找我们论理;而且还可能会吓跑一部分消费者,他觉得你还要降,因为他已经看到了降价。

许多经销商对降价都感到害怕。因为价格的随意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汽车厂家商务政策的摇摆,而商务政策的多变,对经销商来说尤为不利。经销商夹在厂家和消费者之间,占着钱,压着车,不出货,风险极大。

厂家为他们的不降价同盟找到了若干条理由。其一,大部分国产汽车厂家利润不丰厚,资金不充裕,有的还处于扩建项目的投资期,不适合打价格战。其二,国产轿车正进入一个新技术改造期,得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放在研究开发技术含量高的车型上,可不愿从并不宽裕的手中拿出钱来去打一场没有把握的价格战。

在北京一家著名广告公司工作的廖旭明是位事业成功人士,前年就购置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住房,家里可谓一应俱全,“就差一辆车了”,廖一直对别克车情有独钟,“再等等看,别克应该也会降点儿”。

“只要降到一定的程度,我就会买车。”交通部的许林说。在他看来,桑塔纳、捷达、富康都很不错,左右他购车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价格。

许林认为10万元的价位可以承受,在采访中持此类观点的人甚多。还有另一种观点。业内人士程远说,其实只要我们和外国同类型的汽车降到和国外一样的价格,就会刺激买方市场,因为和国际接轨了,老百姓也就不觉得亏了。

中国与美国的价格比较

谁在左右车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