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话实说》:新老年节目?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三联生活周刊)
为什么现在谈话节目这么风起云涌?一个有趣的解释是关于投入产出比的:电视正在占据24小时的空间,还像过去背台机器大兴安岭一蹲拍一年的记录片,回来播40分钟,这是什么投入产出比?而现在我一个演播室,可以保证天天播出,这又是什么投入产出比。
在电视台越来越明白所谓投入产出比的今天,这种解释是合理的。另一部分原因可以归于《实话实说》的巨大成功。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属于新闻评论部,这样的谈话节目符合现代人对新闻媒体的需求——不是宣传而是游戏,在娱乐中又能琢磨点什么。就在一片笑声和唇枪舌战中,崔永元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引导着观众轻描淡写地讨论国事家事天下大事。
“《实话实说》开播2年零10个月的时候,就有观众来信问,电视台的节目一般3年一改版,你们什么时候改版呀?”崔永元回答,“我也想改,可我不知道该怎么改。”事实上,崔永元对《实话实说》的自我感觉是10年不需要改版。崔永元确实是现在中国电视圈里最有资格说这种话的主持人。不过《实话实说》说了5年,不耐烦的声音也多了起来:“崔永元越来越贫了”,“《实话实说》现在成了中老年节目”,“这么多年了,《实话实说》好像还是给刘慧芳看的”。
“我们的节目在早上7点多播出,离退休人员当然是主要的收视群体,但从回馈上看,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和公司白领也为数很多。”崔永元不太同意对《实话实说》的这些批评,“我们必须先解决电视没人看的问题,让大家坐下来看电视。”崔永元一再强调说,他给《实话实说》的定位就是一般没人爱看的教育类节目,“只是它需要让大家能轻松地看下去,没有一早晨起来愿意让人按下来受教育的。”
崔永元毫不讳言,自己内心常充满矛盾。“作为大众媒体,电视总体的媚俗化不可阻挡,我去了美国和日本,他们的脱口秀是纯娱乐的,骂人、打人、真的第三者,已经接近恶俗的顶端了。”但崔永元也能看到值得尊重的榜样,“比如美国脱口秀主持人金夫瑞,在商业电视和她竞争到极致的时候,她还在坚持讲社会道理,推荐好书。”崔永元拿出一本北京地区10套主要频道节目收视率排名,7月9日到15日这一周,《实话实说》排在第29位,前面除了电视剧,还有荧屏歌声、BTV电视购物这样的栏目,但让他感动的是《实话实说》的占有率将近60﹪—那个时候看电视的人中有一半以上都在看《实话实说》,仅次于《新闻联播》。
“从传播文化的角度讲,电视的魅力还远远没有体现,这个任务还没有完成,”崔永元感到伤心的是,那么多有头脑有思想的人在拒绝电视,“这是一种怯弱的表现。”崔永元说,“因为他们的拒绝,使电视少了许多风采。”他和同事们正在设法扭转人们对电视的轻视。在8月份一期关于沙漠的节目中,他们说服中科院院士走进直播间,谈谈有关科学的话题。节目最后,崔永元请一位科学家给大家讲讲遥感图,字幕随之而起。当天就有很多观众打电话质问为什么不让大家也听。“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节目从头到尾都是说遥感图,而且讲得津津有味,那我们的谈话节目就到巅峰了。”崔永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