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B铅笔与莫名的牛肉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刘芳)
今年春天,美国马萨诸塞州300多名中学生喊着“当英雄,考零蛋(BE AHERO,TAKE A ZERO)”的口号,抵制了州教育部门规定的标准化能力评估考试,他们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支持,不论是否通过毕业考试,最终都拿到了学历证书。去年,威斯康星州和弗吉尼亚州也有同样的抗议活动。而这些抗议所针对的强化会考程序与学校评级,恰恰是各州应政府压力与家长要求近些年刚刚通过的规定。
丘吉尔考试出名的差劲,马丁·路德·金在研究生院各科、甚至包括语言能力的得分都低于平均数,但是除了统一考试,人类的智慧目前似乎还想不出其他普遍衡量与选拔的办法,这就是长期困扰教育者的悖论。
美国的招考一直讲究广泛和公平,以加州伯克利大学为例,该校的分数线根据报考者的笔试成绩(包括平时的学业成绩和全国统一考试成绩)而定,但考场英雄只占40%的入学名额,剩下的60%则安排给拥有笔试无法测出的特殊才能的学生。
东亚国家曾呼吁借鉴美国的教育体制,今年1月10日,东京工业大学一教授在日本《每日新闻》撰文表示:“美国大学生实际能力受到尊重,竞争与相互批评得以展开,实验室与实践应用完美结合……不废除大学升学考试,日本的教育改革就不可能真正进行。”
但是一到国际大赛,美国学生的表现就叫人失望,政府和家长由此对教学质量产生忧虑。近年来,为了刺激各学校改善教学,从改变课程安排、强制实行标准化测试到辞退校长,各州及各区费尽心机。得克萨斯州将学校分了4个等级,纽约州采取的是“当众羞辱”的办法,各学校每年评比一次,未达标者将被公布于众。也许是亚裔移民多了,“东风西渐”,原属东亚国家专利的“恶补”和“模拟考试”在纽约州公立学校竟也蔚然成风,7月份《纽约时报》披露一女校长在考场暗示答案以提高学生成绩和学校排名,曝光后引咎辞职。
为了讨论如何替代标准化考试,美国600多名专家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举行了研讨会。《大西洋月刊》报道说,大部分专家认为考试必须革新,应该放开范围,目的是考出学生会了什么,而不是还有什么没学会,最终取代“一份试卷+两支2B铅笔+3个小时+电脑阅卷程序”的简单、统一、客观的标准化考试。
密歇根商学院正在尝试。太多的例子证明学校庸才最后当上了公司总裁,而课堂奇才却可能碌碌无为而沦为中级管理人员,商学院目前通用的GMAT标准化考试对此却没有识别能力。新的考试将让学生阅读大量复杂的商业方案,包括假设的财务报表、新闻稿和其他信息,然后回答一些有多种答案的问题,例如,此个案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应该采取的步骤是什么,潜在的障碍是什么……
学校打算让去年进校的MBA学生试做这种考题,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同他们的在校成绩、在课外担任领导职务和获得工作机会做比较,以判断这种考试能否成为衡量做事能力的正确方法,如果试行通过,那2001年秋季申请密歇根商学院的学生除了考GMAT,还参加这样的考试。学校考试中心还希望将来这一衡量尺度能成为全美商学院入学考试的标准工具。
可是考试怀疑论者对任何形式的考试都充满怀疑,何况是一种即将取代旧标准化形式的新标准化形式?密歇根商学院院长约瑟夫·怀特说:“人们成功的背后有某个未知的因素至关重要,我们以及目前任何最好的商学院都还没有办法衡量。”
肯定有效、但肯定不可行的办法是面试,给每位考生一个专家评审团及每个专家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要困难得多,只有高层次人才的选拔才能如此进行。法国总统希拉克回忆当年考国立行政学院的经过是:“盛大的口试活动公开举行,评审委员会由10位知名人士组成,有高级官员,也有大学教授。考生抽签选口述题目,单独准备半个小时。口述必须1分钟整,既不能多说一秒,也不能少说一秒,这条纪律是了解考生的自制能力。口述之后回答问题,那天我正患着重感冒,一位音乐家评审员开始同我谈巴赫,于是我回答,‘我宁愿立即向您说明,我不是音乐家,请您向我提有关考古、绘画、雕塑和诗歌的问题。’他听了后对我说,‘你回答得很好。”’
对于习惯了2B铅笔打天下的考生来说,评审团这样的标准很可能无标准可言。医学院考试典故中的另一位考生就不像希拉克那样勇敢,因此也没有他那样的运气:当教授端着一盘酷似牛肉的东西向他提问,“这是什么组织?”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心的考生迟疑良久,就是不敢回答:“这是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