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与”韩流“共舞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唐波)

报道:与”韩流“共舞0

店员崔艳(左】和顾客韩璐(右)及她的朋友们已非常熟悉(娄林伟摄)

韩国影视明星安在旭今年6月的部分活动安排是这样的:16日到北京,紧接着到长沙做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嘉宾;18号又回北京,参加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汉城音乐厅”歌迷见面会;19日下午两点在建国饭店举行记者招待会,19日晚又到新浪与网友聊天。这一切让安在旭疲倦得“现在很想睡觉”的宣传活动只有一个目的:7月15日在工人体育馆举办的安在旭中国演唱会。

H.O.T:狼与羊

在今年3月的H.O.T北京演唱会前后,韩国歌星的强大号召力得到证实。“那天最冷时只有零下14摄氏度”,18岁的韩璐和三四十个歌迷在工人体育馆“从早10点一直等到凌晨1点,冻得不成人形”,终于在H.O.T彩排出来时获得3个签名,“这就值了”。花300块买了别人的赠票,“位置不错,16排”,韩璐兴奋地说。17岁的高二学生于芝欣可没有韩璐这么幸运,“有钱买不到票,在工体挤得水泄不通,人人都穿韩服,分不清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如果H.O.T明年再来北京,于芝欣打算花1000块钱去买票,这比最高票价多出400也是于芝欣压岁钱的全部。

在北京财经学校于芝欣班上的41人中,喜欢H.O.T大部分是女生,占全班的1/3,“男生喜欢少女组合,像这次NHG的特邀嘉宾T.T.MA、S.E.S什么的”。对于H.O.T的每个成员,于芝欣如数家珍:“他们是最佳组合,KangTa能唱,张佑赫能跳,Tony从美国回来,英语好,夹杂英语说唱最好听。”听不懂韩语?没关系,于芝欣反复听CD、VCD,再一点点用汉语拼音把歌词“翻译”过来唱。

于芝欣觉得H.0.T“特酷”,他们的歌“和大陆的不同,挺叛逆的”。“朝阳点歌台”点唱率最高的H.O.T歌曲《我们是未来》也是于芝欣的最爱,因为它的歌词承载了于芝欣和每个青春少年的心声:不要说教,不要压力,我们是未来,我们是主宰,我们能够承担以后社会的责任。韩璐自称喜欢“按个人性格听歌”,她特别欣赏H.O.T一直保持的造型:狼与羊,“一个天真活泼,就是羊;一个对什么事物都不在乎,很讽刺,是狼”。高中毕业后,韩璐没有继续升学,在北京双语广告公司做时髦的工作——制作网页。访谈中,韩璐相继脱口而出“上大学有什么用”和“我想接触一下社会再返回去上学”的相反论调。狼与羊,也许正是在韩璐内心交战的两种力量。

报道:与”韩流“共舞1

西单华威广场,18岁的韩璐是这家H.O.T服饰专卖店的常客.目前她正忙于参加中韩演艺选秀(娄林伟 摄)

西单华威广场

西单是北京“哈韩族”的大本营,而西单购物中心6楼的华威广场是他们生活中韩国痕迹的源头。

去年4月,鲜族血统的崔玉花把一直经营的韩国文具换成H.O.T产品。货柜上,印有H.O.T标志的照片、本册、杯子、牙具筒、钱包、书包扣琳琅满目。“产品分韩版和国版”,一本韩版《H.0.TForever)图片册要卖150元,而国内仿制的本册只卖5块钱。“来买的主要是初、高中生,女孩比较多”。在华威,像崔玉花这样经营H.O.T产品的小店有十几家,“产品都差不多,生意也不错”,甚至有天津、河南、江苏的客人专程寻来,“在网上华威很出名的”。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ont-kerning:1.0pt;}

大T恤、肥裤子,化纤面料、闪光效果,橙、绿、蓝“眩”得吓人,各种南韩饰品、服装在华威广场大行其道。“都以为是高个子来买这些宽大的衣服”,H.O.T二号店的销售小姐崔艳一边说一边比划自己1米56的个头,“其实很多像我这么高的也买,感觉还挺好的”。H.O.T二号店挂满了H.O.T风格的服装——T恤、长裤、西装,“只要的莱奥纳多。他主演的《天桥风云》、《星梦奇缘》是韩剧的经典,而他喜欢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电视剧、不同音乐来改变自己发型、发色的风格,在儒家文化氛围浓厚的韩国显得颇有取悦大众的艺人职业是他们穿的服装,我们都有”。 

据崔艳介绍,这个30多平方米的店,如果有新货,周末营业额最多可到1万多元,客人甚至是五六年级的小学生。韩服几乎成为大多数中学生的首选配置,于芝欣的一个同学喜欢韩服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她上学时也穿,在校要穿校服,她就找地方换,出校门再换成韩服,一天三四次,也不嫌麻烦。”

像H.O.T那样 在北京,由于H.O.T二号店最早做H.O.T产品,慢慢时间长了,这里成了H.O.T迷的聚会点。“孩子们都认这家,相信我们……放假了好多小孩天天来,上学时三四天来一次”,崔艳指着角落里的一个书包,“把书包放在这儿再出去玩”。书包是韩璐的,她熟悉店里的每一样商品,和崔艳随意地开着玩笑,崔艳也赞赏韩璐的发型酷似Kang Ta。对H.O.T的迷恋不仅使韩璐在宇田音乐网上聊天结交到很多朋友,也使她把二号店当成超越家庭和公司,完全属于自己,一个眼神就能相互理解的同好的社交天地。

“知道吗?要像他这样!”于芝欣指指别在自己书包上类似毛主席像章的书包扣,上面是一头金黄乱发且面无表情的Tony。“他们穿得怪,发型前卫,红、绿、蓝、紫,只要能想到的颜色他们都染得出来。还要这样……”穿着校服的于芝欣把自己整齐的头发弄乱遮住半边脸。在西单,这样的形象比比皆是:男孩染“眩”色头发,穿肥大裤子,踩着滑板在马路上呼啸而过;女孩着紧身T恤,或在连身裙下加条长裤但一律嘴唇黑紫,或成双结对招摇过市,或在西单购物中心门前的小吃排档前嬉戏调笑,对周围成年人愤愤或担忧的目光视而不见。

正如韩璐所说:“18岁是最想往外跑的年纪,也是对自己估计最不准的时候”,通过“韩乐”的叛逆,少年们对青春期内心的交战进行宣泄;通过“韩服”的闪亮色彩表达个性的张扬、肥大的体积代表力量的蓄积,“韩剧”则不温不火地讲述少年的纯真。韩国流行文化的贴心和平易近人,随着网络信息的通达、自由的传播,不仅仅是一个终会过去的时尚潮流,也不仅仅是培养一群韩品消费者,不经意间,它甚至带动了中国年轻人对韩国的关注与热爱:由于喜欢H.O.T,不看新闻联播的于芝欣在“南北韩会谈”期间居然坐在电视机面前;于的表姐,不但把每月一半的收入花在购买H.O.T的CD、VCD上,还专门买了教材自学韩语,等有基础后就去上韩语培训班。

韩剧,韩剧

5月14日,在“2000年北京电影学院韩国电影学术会”上,放映的12部影片是1997~1999出品的“时髦的东西”,学术会的主办者——电影学院韩国留学生朱正贤说,“它们代表了韩国影片的新潮流”。由于题材的变化、个人性创作和好莱坞式电脑特技的应用,1999年韩国影片在国内市场占到40%的份额,《生死蝶变》的票房甚至超过《泰坦尼克》。更时髦的韩剧不仅以VCD的形式在中国的大学里广为流传.在凤凰卫视也渐渐取代日剧成为黄金档节目。做过韩剧引进工作的北京长城文化中心的李敬东认为,韩剧“真正的意义是说如果中国人想做电视剧,最重要的是要吸收韩剧单纯的、像水晶一样的东西,比如感情的表达方式,比如年轻人之间的误会”。

报道:与”韩流“共舞2

如SWAROVSKI水晶一样闪闪发光的是韩剧培养出的明星,7月15日在工体放歌的青春偶像安在旭就是韩剧中的莱奥纳多。他主演的《天桥风云》、《星梦奇缘》是韩剧的经典,而他喜欢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电视剧、不同音乐来改变自己发型、发色的风格,在儒家文化氛围浓厚的韩国显得颇有取悦大众的艺人职业感。

报道:与”韩流“共舞3

你可以不看《番茄》,也可以不知道她能喝5瓶啤酒,不过你肯定知道金喜善和黎明真假难辨的绯闻。年仅23岁的她拍一辑广告的叫价是3亿韩元,爱吃巧克力和冰淇淋却不费劲地保持着韩国第一美女的魔鬼身材。

报道:与”韩流“共舞4

想要知道韩国女子有怎么美丽的外表和心灵,那就看崔真实吧!在《我的新娘我的爱》中,她的微笑谦虚迷人,内心善良而坚强。高中毕业的她油画和漫画一样出色,不过油画就算了,费工费料,倒是可以赶快出漫画集,趁走红时卖个盘满钵满,赚得下半辈子养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