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115)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俞约 周英杰 尼娜 岳阳 陈莉 叶劲松 李伟)
对于消费者,开发商是不是好人和有没有新住宅运动都不重要,就像1000多年以前那位奸雄曹操说的:但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德之高下。关键是,谁能为我们盖出让生活更舒适和环境更和谐的好房子。
北京 俞约
1200岁的好时光
6月26日,那个进行了10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了人类基因组草图,尽管对这件事情有很多善于思考的人存在种种疑虑,但我们马上就听到了一个好消息:英国人说,依据基因技术,我们很快就可以活到1200岁了。这是到目前为止除了长生不老和成仙得道以外对人类寿命最令人鼓舞的科学预测。
与此相关的是另外一个好消息: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不一定需要肌肤之亲,才可得到性乐趣。借助电脑,在脑海中同样可以感受性爱。科学家希伯利教授指出,到了2030年,人们单凭在脑内植入微型晶片,便可“以网传情”,从互联网上享受到“电子性爱”的欢愉感觉,更可自网上下载各式各样的性爱欢乐。希伯利在德国柏林举行的“未来性爱会议”上称,这种利用植入脑中的晶片去感应互联网传递的“电子性爱”,可给予使用者真实的亢奋感受,未来甚至有机会替代肉体做爱的需要。他还称,为乐趣而做爱与为生育下一代而做爱,两者的距离已愈走愈远。
关于基因歧视和基因武器之类的问题就留给政治家和科学家去操心吧,在我们这些俗人看来,能活1200岁的好时光就要来了,希望我们的运气能好一点,活着见到这种技术变成现实,可千万别赶不上这一拨。
上海 周英杰
发嗲的建筑
我在这个夏天不敢多看我们办公室对面那幢住宅楼。那幢楼在夏季来临之前被粉刷成草莓冰淇淋和香草冰淇淋的颜色,这一方面让我一看到它嘴里唾液就丰富起来,一方面也让我替至少在80代初期出生的它有些害羞,又怕哪一天天太热,它就真那么像冰淇淋一样化了摊到地上……
给老房子刷新漆是去年大庆前首都北京兴起来的事,最近又公布了一个办法,要求对建筑物表面定期粉刷,以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像许多时候一样,管理者的愿望和想法都是美好的,结局有时却可怕。那天我路过电视里表扬说粉刷得很美的街道,在红色的、蓝色的、绿色的、黄色的楼群中间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可惜的是我早已老大不小,而满街提着菜篮蹬着自行车满脸疲容的人也像是一群心术不正的外星球入侵者。楼太新,我太旧,世界鲜艳,我很黯淡,我找不到舒服。
刷是对的,最后的正确却取决于怎么刷,刷成什么颜色。对于并不是很懂的大多数人,颜色和配色之类的原理是说不上来一两句的,但看着舒不舒服这个最简单的评价标准却几乎可以上升到真理的高度。我记得书上说过同样是黄却可以分出数百种之多,我搞美术的朋友说颜色无穷尽。想起电视里采访时,那个街道的管理人员说,我们一想黄的挺好看,就刷成黄色。
这的确有些恐怖。在我们想美刚刚学着美时,在我们这个社会整体的审美还不能让人乐观时,把我们这个城市的视觉世界交给街道大妈大爷们我就有些害怕。而我的化妆经验是,在还没有学会化妆前,我要么是找一个擅长的人来帮我化妆,要么干脆暂时素面朝天。
最可怕的场景是,刷在楼身上的那些怪怪的颜色跟着天雨,滴滴嗒嗒掉下来,像抹了浓妆走在雨中的迟暮女人,一脸的困顿和委屈,让这个城市一副心情坏透的表情。
可怜高楼们不会说话,不能拒绝,由着我们折腾。如果有一天他能开口讲话,第一句一定是憋在心里太久的那一句:“不要把我打扮成乡下妞进城。”只可惜这可不是一件衣服,值不了几个钱,不喜欢了就扔在家里压箱底,那是一幢幢我们天天住着的、不喜欢也得一起天天看着的、包裹着我们的躯体、占据我们的视网膜的我们的房子。开不得这样的玩笑。
是不是还有:这是人的建筑,我们让建筑发嗲,是不是我们也同时在这里不自觉地发着嗲?
北京 尼娜
自尊还是自卑
有关东芝笔记本电脑存在硬件缺陷,但厂商“只赔美国人,不赔中国人”的新闻被各类媒体炒得沸反盈天;一时间东风劲吹,战鼓急擂,大家齐心协力用一个声音说话,痛扁日本小鬼子。这一时刻,好像谁不指责东芝,谁就变成了民族败类似的。
可是,在研究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我却有几句可能不那么中听的话想说。
首先,铺天盖地、众口一词的唾骂是源于民族自尊心,还是民族自卑感:好像从一开始,媒体就紧抓住东芝不对中国用户提供物质赔偿这一点不放,却有意无意地淡化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东芝的赔付仅限于美国。作为全球销量第一的笔记本品牌,东芝在其他国家难道没有开展自己的业务?那他们有没有赔法国人、赔意大利人、赔新加坡人呢?我想,如果东芝赔偿了世界范围内的大部分用户——惟独遗漏了中国—那么,我也会用最尖利、最刻毒的话语来咒骂它并理直气壮地争取自己作为用户的合法权益,可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
所以,有一些事实简直是我所不敢面对的,譬如,围绕着东芝事件的前前后后,那么多口诛笔伐的攻击言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的驱使下发出的。记得前些日子,随着Linux的火爆一时,“开发中国人自己的操作系统”成为时髦话题,但当时一位记者朋友的一句不无调侃意味的话却让我静思良久,他说:“日本人不是经济动物吗,他们难道不知道操作系统赚钱,为什么不在这方面组织力量研发呢;印度不是软件出口大国吗,他们就搞不出一个自产的操作系统?”我知道他的言下之意,因为美国人弄出了个“视窗”,所以为了证明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我们就算破釜沉舟也要弄一个不差于它的。基于此种心态而去刻意攀比,似乎悲壮的意味便无形中被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滑稽。东芝事件亦当作如是观。我明白多数人的思维方式(赔美国人而不赔中国人——美国人高人一等?——中国人受歧视了!)——但这不是可贵的民族自尊心的展现,事事与美国佬比较一番,这只能证明你已经具备了某种弱势心态——我们需要一种健康的民族主义,但决不需要毫无一用的自卑。
其次,从这次攻伐东芝的规模和力度来看,你很难让我相信幕后没有策动者和添油加醋者。多少年来,我们对一些笔记本厂商在配件表中添入质次价低的元件(如内存条和硬盘)的做法熟视无睹;我们对某些准知名品牌公然用“非笔记本专用CPU”武装自己产品的做法不闻不问,我们甚至把一些杂牌产品动辄罢工的质量问题解释为笔记本高精度的特性使然(还有一次,我们仗义执言的媒体朋友对一场是非功过显而易见的厂商与用户争端的裁决结果噤若寒蝉)——偏偏这一次轮到东芝,眼睛就变得雪亮无比-究其深层原因,谁让东芝树大招风呢?
最后,尽管不少所谓“法律界人士”纷纷发言,认为状告东芝可行,我却仍怀疑此事终将不了了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谁都知道Intel的奔腾3处理器先前曾因预置产品序列号而存在安全隐患(当然据说现在已经改了),但好像Intel并未因此而赔偿任一用户一分钱;而Windows就更“像是老和尚的百衲衣那样漏洞百出”,但好像微软和老比尔也并未因此而向数以千万计的“视窗”用户提供物质赔偿……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官司能不能打赢,实在还是未知之数。
说了这么多,我想强调一点,头脑火热的盲目攻击,不着要害的泛泛而谈不能够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进步。
北京 岳阳
失败者的角色
近年来,以提高高校学费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产业化是广大群众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广大弱势阶层收入低,承担高学费困难。高学费客观上损害了广大弱势阶层的利益,它将现有的贫、富阶层状况进行克隆、复制,使其延续下去,造成犹如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儿会打洞的局面。让广大弱势阶层子女扮演失败者的角色。
成都 陈莉 叶劲松
大学——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跳板
对每个向往进人高校深造的青年来说,与其说高校是一座神秘的殿堂,不如说只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跳板。抛开幻想,大学无非给你提供了几年学习和生活的机会,在这里你可以刻苦钻研,攀登科学的顶端,你可以与优秀的人为伍相伴,你也可以风花雪月挥洒灿烂的青春,但你不得不考虑走出校门最先面临的生计问题。
青岛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