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上掉下来的IT网站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邹剑宇 邵泽晖)

从天上掉下来的IT网站0

卓越的书卖得很有色彩,很温柔,与金山原来的风格迥异  

再见!高春辉

高春辉已经离卓越远去了,卓越网站在12天里从一个专业的IT网站变身为卖图书、VCD的电子商务网站。然后高春辉忙着和朋友筹备新的网络公司,“那是个完全做软件的,只和软件有关的公司。我们的定位是个传统企业,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com,是一个全新的、往鼠标上抹水泥的.com”。

“1999年年初来北京加入金山公司前,已经在沈阳的IT圈里干了5年,做的最好也是最有名的就是1998年4月开始的‘高春辉的个人主页’,是个软件下载的站点,因此我进入金山做卓越网站。今年春节前金山决定卓越改做电子商务时,我就预感我可能该离开了,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因为做这样的电子商务网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我对金山不会只有感激。”

“卓越并非策略性的转变,而有投机的成分在里面。”在他看来,在网上卖图书、VCD是金山根本不熟悉的领域。“这些问题我也和金山交流过,但他们认为做图书、VCD的投资回报率远远大于做IT内容。金山更愿意做将来能赚大钱的。对金山来说,干活需要我,做决定不需要我。”

网虫们和高春辉感到了同样的“委屈”,觉得卓越“背叛”了自己。因为软件围绕在金山和卓越周围的人们一直以来拥有的的“精英优越感”丧失了,他们的爱好和工作都是一个普通人群无法进入的世界

五颜六色的“卓越”

卓越变脸后,从一个核心业务软件下载变得尤其花哨了。

栏目“阅读色觉”中“红色”的解释语说“那永不凝固的,是我迷失的红色”。“红色”书目中有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解释是“红色的温柔同样温暖、芬芳,我爱上了她,就像第一次恋爱”;《六十年代》“……所有的名称都仿佛成为红色诞生的理由”;《GRE词汇精选》“九十年代的红宝书”。

还有诸多的畅销书和畅销影碟等等,包括网络第一“传销”剧目——周星驰的《大圣娶亲》和《月光宝盒》,一股流行的味道从屏幕上流出来。

这个五颜六色的工作是金山请来《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的主编陈年做出来的,乍来新卓越找软件的网虫们以为自己走错了门,原来的卓越网成了“新网民e社区”,包括“阅读e群”、“影剧e群”和“ITe群”。卓越不但不是高春辉的家了,也不再是网虫独有的家了。

网虫们和高春辉感到了同样的“委屈”,觉得卓越“背叛”了自己。因为软件围绕在金山和卓越周围的人们一直以来拥有的“精英优越感”丧失了,他们的爱好和工作都是一个普通人群无法进入的世界,高春辉、卓越和卓越的网民三者之间互相爱护,他们热爱卓越从前的无穷的、下载速度和服务名列中国前列的的免费软件。

变脸之后,金山和金山公司总经理雷军受到猛烈的攻击。雷军委屈地说:“我是雷军,不是雷锋。卓越网站100兆的带宽每天的租金费就是21000元,这样的带宽用做免费下载,贡献的页访问量只有可数的几个。一没有收益,二没有访问率,卓越原来的路子有问题。”

卓越网站从网虫的玩具要变成商人雷军赚钱的工具,软件业中原来那个激情澎湃的雷军换了一个五颜六色的面具,人们想知道面具后的雷军要说什么话。

从天上掉下来的IT网站1

红色金山

5月16日上午,金山公司发布了提供拨号上网、网页浏览、文件编辑、邮件收发等功能的iWPS,雷军和求伯君以及金山公司各大部门的经理在北京长城饭店严肃宣誓:“我宣誓:我愿意以推动全民上网运动为己任,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中国互联网事业中,义无返顾,勇往直前。”

又是一次充满红色的宣传,金山公司继承了去年“红色正版”风暴的风格,把一个软件销售做得轰轰烈烈地很热闹。这个活动是金山进军互联网的三大战役之一:推动个人上网基础应用平台;开发企业上网的电子交易平台;整合互联网应用服务系统。

核心业务还是卖软件的金山公司在卓越网上卖周星驰是为了什么?

“卓越开始卖书后,有人说我们也要做亚马逊。这不是夸我们,是骂人。”雷军说,“在中国电子商务环境这样的基础上,一个网站卖几百万种书,可能做得好吗?德国的贝塔斯曼几年来在中国积累的是120万活跃用户,它的方式是建立长久的客户关系,真正掌握客户的要求并满足这些需要。卓越的目标是在一两年内获得200万~300万成熟客户。未来的卓越网站上只会卖最畅销的、经专家重点推荐的书,每本书卖5000本左右,书价只有标价的3~5折。我知道我卖不了所有的书,但是把已有的几本书卖好,用最低的价格、最快的速度送到顾客手中,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

“互联网改变了软件公司传统的生存方式,卓越网站改变定位其实还有一个目的。互联网上为客户度身定做的软件其实很少,卓越卖书和VCD的经验对做电子商务及应用服务系统的开发有帮助。我的想法是,既然没有现成的,那我们就既做商务,又做软件。”

天极网要落地

天极网的前身是《电脑报》的网站Cpcw. com,这是一个外行人记不住的网址,但是在几年的CNNIC排名中它都进入了前十名,是中国访问量最大的IT网站。这个网站获得了IDG的投资,独立成为一个网站之后,改名叫天极网Yesky.com。可是“天极网”是什么呢?前海信电脑公司总经理樊军出任天极网副总之后,他经常需要对人解释天极就是原来的Cpcw.com,记住“天极”的人还是不多。

沿袭《电脑报》的风格,天极网在中国普及型电脑用户和DIY(自己装机)电脑用户中有很好的影响力,在电脑软、硬件低端市场占有优势。从Cpcw改名“天极”后,网站曾经做过一次改版,在主页上加了“企业中心”等,版式也有很大变化,希望在原来比较狭窄的低端市场中加入高端内容。这一下,宠爱网站的网虫以及记者都很不适应,以为原来熟悉的网站弃他们而去,网管的信箱中“还我《电脑报》”的呼声来得很凶猛。

但是这一改,头脑清醒的IT厂商马上看出了其中的商机,马上要求包下“企业中心”的企业有康柏公司和另外一家。

在逐渐适应了新风格的网虫重新聚拢在天极网之后,“天极网”这个名字又面临了要改动的可能。说实话,“天极”和Yesky的名字无不出自典型的IT圈风格:追求完美和最优秀,但是它们都不够商业化,它们跟IT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呢?今天,网站品牌、特别是IT网站品牌的空间拥挤,树立一个让大众容易接受、通俗又响亮的牌子难度很大。

天极网要落地是肯定的,但是它有更好的名字要改吗?商业化的趋势与电脑发烧友的冲突能平缓解决吗?

从天上掉下来的IT网站2

上一篇: 网络棍子手
下一篇: 一张宏碁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