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圆桌(110)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古尤尤 肉枣 钟健夫 杜比)

我们是不是有点老?

文 古尤尤 图 郑强

在认清我自己的苍老面孔之后,我决心洗心革面,做一个年轻人,最起码也要像个年轻人。于是我每天都三省吾身,看哪里露了年老的怯,在第二天改正之——这些事都是眼噙热泪做的,因为我知道年轻人从来用不着一日三省吾身——时间久之,我竞也有了一些心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说明你已经老了,你要多注意自己的形象了。

生活圆桌(110)0

1.有人叫你老师。

2.不管是开玩笑还是说正经的,你跟一些比你年轻的人说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3.与比你小的人聊天的时候,你说“我22岁的时候已经当上处长了”,或者说“你们多好啊,我22岁的时候还他妈的孙子似的给人端茶倒水呢”。

4.有人跟你讨教如何与女朋友相处的秘诀时,尤其是拿出一堆美女的照片让你帮他选择的时候,你老了,因为你已经不具备任何威胁了。

5.摇滚除了崔健和黑豹别人都是在瞎唱。

6.你已经开始指导你外甥应该听什么同时不该听什么流行歌曲了。

说到这里我必须要提一件事。若干年前坐车,一个怎么看怎么开明的老太太听到了窗外传进来的罗大佑的歌,这老太太极优雅极宽容地说:我就受不了这种哼哼呀呀的。许多年过去之后,我外甥迷上了任贤齐,我就成天说他,这种脏歌不要唱不要学,多没劲。我外甥是很崇拜我的,果然就不当我面听了。但还是偷着听。我就跟他舅妈也就是我老婆说了,我的不服气的老婆说,这不说明你老了,只能说明现在的流行歌坛品味越来越低。说实话,当时我的脑袋嗡的一下:当年李谷一吐着气唱歌的时候老家伙们也是这么说的,这下完了,我们的批判武器,我们的论据,我们的论证方式也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都与当年的老家伙们一样了。我们想不老都不可能了。我老婆是个聪明人,从那以后她就躲着我外甥走了。

为这事我正式照会了我外甥,为我横加干涉他对任贤齐的热爱而道歉。他眼一白,任贤齐是谁呀?他现在喜欢的是另一个什么人,他在我耳根子底下叨咕了十来遍,我没记住。我们抱着崔健的大腿抱了十来年,他放个屁的功夫就把任哥哥给忘了,这也是我们老了的一个写照。

E-love

肉枣

自从有了互联网,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太大的改变:和朋友联系用Email,买东西通过E-commerce(电子商务),网上源源不断的新闻叫E-news,来自网络的观点也自然被称为Epinion,这还不够,以E开头的当今惯用语还有eToys、E-Trade、E-Loan、eCircle、elife以及中国的E龙、E唐、E国等等。天知道那些堪称异类(E类?)的网虫是活生生的人还是以E开头的字符,因为不仅你能在网上看到、买到几乎所有你想要的东西,你还能在网上恋爱-E-love。

关于网上恋爱,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台湾人痞子蔡一篇《第一次亲密接触》作为个中的经典文本早已让不少人对网络多了一层理解。我在网上有个聊友自称“飞舞轻扬”(后来我还见到了“卿舞飞扬”、“轻声飞扬”、“轻舞飞扬轻舞飞扬”),引得不少男生大叫要改名叫“痞子”(真有人起名叫“痞子jht”),尽管她没得什么蝴蝶疮。这个小例子可以说明网络恋爱是多么具有挑逗性。虽然《第一次亲密接触》中的恋爱故事比《泰坦尼克号》中的还要简单而无根基,但它是网络的孩子,所以和今天所有与网络有关的东西一样价值百倍。那之后的网络恋爱故事不计其数,大多是男女主人公通过网络相识,见面后发现各自都是俊男靓女或郎才女貌,最后女主角不是得绝症就是出国,棒打鸳鸯收场。作为《第一次亲密接触》的COPY版,这些故事或许也各有特色,但即使有人愿意施霹雳手开菩提门,它的意味也被网络的浮躁销匿。

网络爱情的另一个著名故事是汤姆·汉克斯和梅格·瑞恩合演的《网络情缘》(You've got mail)。这部由当年《西雅图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港译《缘分的天空》)原班人马完成的影片如果不是以网络为依托,其缺乏时代感的内容将让它毫无卖点。

千万别以为这样的故事是甜蜜的但不够真实的,生活中通过网络E见钟情的故事有比这还“酷”的:我在北大见过一个男生在聊天室里和一个女生搭了10句不到的废话就用私聊的方式打了一句“我爱你”,对方的回答也挺够意思:“我知道。”在这之前他们还只互称对方为“猪头”的说说什么“今天能认识你很高兴”什么的。

其实本来我还想讲一个我身边的“网络情缘”,表示一下当今生活中爱情是多么缺乏重量——它已经可以构建在毫无物理基础的比特上了。

电子春天的樱花

钟健夫

樱花在我面前飘落……

今天我选的是蓝色,蓝色的花瓣优雅地飘下,落在屏幕下方由“开始”、OFFICE工具条、中文之星工具条、时钟和OICQ图标组成的“地面”上,慢慢地堆积起来。有一些被我正用的文本框挡住去路,便落在文本框上方;落在角落的便挂在那里,越积越多,承受不住便轰然跌落……一切都非常逼真,非常非常逼真。

我在南京长大。南京这个城市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在高中地理的经济地理部分,还被归入沿海开放城市之列。可在我离开它3年后再回去,它还是那个旧旧土土的样子。下雨的时候所有的小巷都让人回到100年前的石头城,那种湿漉漉不同于上海街道的湿漉漉,那是古代的湿漉漉。

我念的那所大学离老城墙不远,我和最好的朋友何常骑自行车去鸡鸣寺玩。鸡鸣寺是个尼姑庵,就在老城墙边上,玄武湖外面。我们每次都去吃寺里的素斋,不是因为那儿的东西好吃,而是因为那个如偏殿般的素斋室。那儿有四面通透的雕花木窗,窗外可见不远处烟波浩淼的玄武湖,在这儿沏壶茶、吃碗素面,有身处旧社会电影的感觉。有意思的是厨房在楼下,所有的菜点做好后都由一个洞口里的小电梯送上来,就像《虎口脱险》里那种,非常好玩。

那时的我总是对不同于常的生活方式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比如消防员,又比如尼姑。何常被我拉着去探索那些尼姑住的地方。好奇心虽大,胆子却小,蹑手蹑脚贴在尼姑宿舍的窗外张望,刚见一角简朴的床、一件灰袍,就自己吓得要死,落荒而逃。现在再也不会对这些人的生活有什么兴趣了。

小说看多了。大人或男人会这么说。

而不看小说已有很久;离开那个旧旧的城市也有很久。在那个城市,每年的春天老城墙边的那条上坡路上会开满一路的樱花。没有人管,也没有人圈起它,甚至没有人特意去欣赏它,那一整条路的樱花就自在地开在古老的湿漉漉的黑灰色墙边,美得不一般。上海的春天也有花,很漂亮的花。上海人很精心地在专门的苗圃里培育好了后按照城市规划把她们分别安放在外滩、淮海路等窗口地带,于是有很多人熙熙攘攘从她们身边走过,看上去她们不寂寞。

今年第一次感觉到空气开始温润起来的日子,突然想起南京的樱花,突然想回去看看那寂寞的老城墙、鸡鸣寺和湿漉漉的小巷。这个时候我已经下载了一株电子樱花放在电脑桌面上,无论做什么,都伴随着那些由0和1组成的花瓣悠悠飘落,不时还有一阵0和1组成的电子风吹飞了几片电子花瓣,飞出WINDOWS窗口,落在虚无的某处。这棵樱花还可随时选择花的颜色,如果在她已堆积了一定数量的白花瓣时你再把颜色换成蓝色,那么蓝色的落花就会和白色的堆在一起…真正的樱花可做不到这样,何况真正的樱花也没有蓝色的。

电子商务教

文 杜比 图 郑强

有人在某“网上商城”键入“足球”两字检索商品,列出商品清单,排在第一位的是一张光盘《跟济科学足球》,此人决定跟自己开个玩笑,他又键入“科学”两字,不出所料,商品名单中排在首位的依旧是《跟济科学足球》。

电子商务,这4个字火得一塌糊涂,以至有人揶揄说“电子商务教”,细想起来这股热潮的确像是某种邪教,接头暗号有“e”字打头的一串组合词,有B2B,B2C等,还有左右使者,总坛设在美国,亚马逊书店的贝索斯是光明左使,提供个人发家致富的故事,IBM是光明右使,提供电子商务平台的技术保障。以下还有四大护法、五散人等等。

电子商务教传至中国,便有众多人马纷纷响应,啸聚山林,有一彪人马扯大旗号称“8848”,俨然占据了最高的山头。更有一姜姓教众鼓之呼之,为“电子商务教”充当吹鼓手,经常来点儿“带功报告”。

后来我遇见个明白人,他说,网络是新经济,可大的经济里有小的经济,大经济是“电子商务教”鼓吹的那套东西,小经济是你利用这个机会挣自己的一份小钱,你搞个网上书店根本不用想贝索斯所想,只要有人接手买下来不就完了。

再后来我看到一则消息,说浙江一家网上书店开张一年没卖出去一本书,现在关门了;还有一则消息说,目前中国有300家网上书店,都号称要做“亚马逊”。唉,哪里去找那么多傻人买你的破书店呀——不过几台电脑一个数据库。连间铺面房都没有。

总有一天,一些小投机者会说,“电子商务教”害人不浅呀,只可惜这种声音没人会听见,听见了也只当是放屁,根本没人理会傻人说什么。输了的就是傻子。

生活圆桌(110)1

(本栏编辑:苗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