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子”的“现实商务”化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邹剑宇)

3月9日,瀛海威信息通信有限公司前总裁张树新被聘出任润迅互联网公司Chinamotion.com的首席执行官CEO,开始了她从“虚拟电子”到“现实商务”化的过程。日前,记者在深圳采访了中国互联网“风云女士”张树新。

记者:从瀛海威到润迅,你看到的中国互联网发生了什么变化?

张树新:几年以来,无论是中国的互联网,还是全世界,互联网都是一个银行家们的游戏,但是它正在变成一个商业的游戏。从1999年开始,福特、通用汽车这些最传统的制造业都开始把它们庞大的采购部门放到了互联网上。润迅也是这样,它正在把它的移动通信和寻呼服务嫁接到互联网上,并在网上开设通信产品销售。互联网上最大机会是在传统行业内淘金,纯粹的互联网公司必须找到与传统资源结合的机会。

“虚拟电子”的“现实商务”化0

张树新  

记:你个人有什么变化?

张:在瀛海威的时候,我想的是经营信息,实现信息本身的价值。但现在我认为信息只是工具,不结合现实业务就没有价值。

记:这是不是意味你做事的风格也会发生变化?

张:瀛海威开始做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时候,是没有许可证的。我跟当时的邮电部谈判的时候,没有什么资本。所以我们当时通过媒介做了互联网的推广运动,民众用户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但是润迅不一样,它在通信领域拥有良好资源和通畅的资本渠道。

记:润迅如何转型为互联网公司?

张:投资的速度和时机,技术道路和平台的选择以及现有资源的整合都会存在问题。所以新润迅的主题是“集中资源”,只做互联网上的通信服务和通信产品的销售。我们希望把润迅做成国际电子商务中国化的一个模型。

记:转型的动力来自哪里?

张:香港润迅是一家上市公司,它有来自股东的追求利润的压力和利益重组的压力;其次,润迅是一家跨国界的外向型企业,同行业竞争、跨国公司竞争的压力都是润迅向互联网转型的动力。

记:传统商务电子化会遇到什么障碍?

张:电子商务首先带来的是企业的重组、利益重组,带来人的利益的竞争,这是新的生存竞争。港深两家润迅公司业务资源的拆分、整合、重组,把经营传统寻呼、移动通信业务的公司转型到一个互联网公司,这是一个痛苦的阶段。

其次,电子商务的基础是信息的透明和共享,企业还要承受透明的代价。信息的透明意味着权力的重组,意味着对管理者的要求提高了,它对桌下交易、权力寻租都将产生压力。

这不仅是企业,也是中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