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不想“共同”成为百万富翁
作者:邢海洋(文 / 邢海洋)
“1999年,澳门从英国,法国,葡萄牙还是西班牙回归中国?”
这是美国ABC广播网王牌节目“谁不想成为百万富翁”里的一个中等难度的问题。这个问题能使答题者赚上32000美元。还有比这更容易赚到的钱吗?
如果竞赛者没有把握,他还可以有3个选择,打一个电话向朋友询问,向在场的所有观众咨询,或者请求将四项选择删去两个,谋求一个更容易的选择。
“谁不想成为百万富翁”是一套精心设计的节目,题目包括诸如“善恶园的午夜发生在什么地方?”“华盛顿越战纪念馆是谁设计的?”“5分硬币是什么金属铸造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答题者只要能一路过关斩将,回答出15个问题,就能够在十几分钟内使自己的财富呈几何级数般地暴涨,从100,200,300,500一级一级地成为百万富翁,最后的一跃是从50万到100万,当然,自从节目开播,只有一个人幸运地成为百万富翁。即便如此,从来没有人抱怨ABC广播网有意刁难节目参与者,因为,大多数人都能得到32000美元以上,每天的节目中都会有人一下子赚上十几万美元。组织者的确给了参与者非常多的机会。
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节目。1999年,凭借这个节目,ABC从一度低靡的状态中恢复过来,收视率自第三跃为第一。每天,申请加入节目的电话成千上万,人气高涨。但是,每天都给出那么多的钱,ABC又如何招架。只要看一看得奖规则,就能发现ABC很有一套控制成本的办法,当奖金额升到32000美元以上,如果竞赛者回答错误,无论他赚到多少,都会回到32000,如果没有把握而放弃,竞赛者则可以获得他已经得到的金额。在财富翻番的诱惑与一落千丈的恐惧面前,ABC与人性中的冒险与求稳斗起智慧。结果,电视观众目睹了一起起的冒险失败的例子。
如果主持人对面的竞赛者意识到他们绞尽脑汁挣来的辛苦钱还不敌风度翩翩的主持人多的时候,他们又将作何感想呢。据1999年的艺人收入排名,年近古稀的主持人瑞吉斯一年就从ABC拿走1500万美元。不过,瑞吉斯似乎也不满足,因为ABC在它的王牌节目上狠收广告费,一个30秒的广告40万美元,一个节目下来就收到将近1000万美元。
任何行当的人都会为之眼红。与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比起来,ABC的发财简直太容易了,无需派记者四处搜集新闻,没有拍外景的巨额支出,只要千方百计地搜集一些稀奇古怪的题目就足够了,而且,从100到32000的题目还可以随便从日常生活中抓取,以便每一个答题者都能够“满载而归”。
很难说这是一种新的赚钱模式,这只不过充分发挥了参与者的能动性罢了。但这个节目的走红也的确说明问题,在市场竞争到白热化的时候,不把消费者拉进来,和自己结成利益共同体是不行的。在美国,这方面的例子俯拾皆是,尤其当互联网行业从概念竞争走上真正盈利的时候,各网站之间的战争就不再是技术,商业模式的推陈出新,而是赤膊上阵,用各种优惠手段争夺顾客。
证券类网站是互联网中最先盈利的一群,今年初就爆发了异常残酷的拉客大战。投资者无论选择哪家公司开户,几乎都可以得到一笔“不菲”的资助。ETRADE号称是美国第一证券交易网站,2月份发起的攻势最强劲,只要用1000美元在它上面开个交易户头,它就自动在你的账上加上150美元,可谓天上掉馅饼一样的好事。这还不够狠,它还与一家网上电脑商合伙,开一个户头,就可以免费得到一台赛扬433,价值550美元。不用说,一般人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
最近,一家新成立的上网赚钱公司推出的广告条事先告诉你看一个广告,填一张调查表是多少钱,然后由上网者决定是否点击。至此,利益共同体内已经毫无秘密可言。如果公司能够拉来足够的广告,这的确将构成无懈可击的共同体模式,接下来,就该是新的共同体横扫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