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愿是阴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罗峪平)
跨世纪的红舞鞋
尽管年前几家世界著名的咨询机构都预测美国的科技股会在圣诞节后大幅贬值。并说贬值幅度会在5%~10%,但在跨世纪的狂欢中,这种声音显得微乎其微。2000年1月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再度任命格林斯潘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消息传出,人们担心这个一向对通货膨胀保持高度警惕的老头儿的再次上台会导致美联储2月份加息,引起美国股市骤跌。星期二当天,反映科技股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就节节败退,溃不成军,收市时下跌点数创单日最高记录,总计全周跌幅达6.02%。受此影响,5日亚洲股市全面狂跌。香港股市震荡最大,当日跌幅达7%。人们惊呼,两年前的亚洲股灾又来了!就在人们惊魂未定之际,10日,世界网络巨头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宣布收购世界最大的媒体公司时代华纳公司(Time Warner Inc.),交易总额达1840亿美元,这将促成一个市值2860亿美元的超级公司的诞生。受此消息的刺激,当日美国股市成交量巨大,纽约证交所成交量10.4亿股。纳斯达克共成交17.3亿万股,为该市场历史第三大成交量。面对股市的大起大落,许多人惊异莫名。作为世界经济自由度最高的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的领导人,特首董建华和总理吴作栋分别发表讲话,劝诫本地投资者慎重投资股市,尤其是慎买科技股。董建华说:他唯一可以做的是呼吁市民要小心。两位行政长官的话音未落,英国畅销的小报《太阳报》报道,英女皇伊丽莎白跟上潮流,花10万英镑买了一家新互联网公司的股份。同样是这家小报较早时候的一篇文章说,女皇每年圣诞都要送给下属圣诞布丁,但以往的圣诞布丁都是从一家高级百货商店购买的,十分昂贵。近年来,英国皇家的财政状况一直不佳,为了节省日常开支,女皇在品尝了大型连锁超市“TESCO”送来的布丁样品后,决定向其购买9000磅的圣诞布丁。英国国民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涌入这家超市的连锁店抢购“皇家布丁”。也许是因为这件轶事,女皇这次购买科技股的举动被许多媒体认为是“希望在蓬勃的互联网业发展中赚上一笔”。只是不知道女皇此举是否也会导致众多股民在购买科技股上的新一轮“跟风”。
年前,美国所罗门美邦(Salomon Smith Barney)证券公布的一条消息就已证实:全球发达国家的股票资产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已首次超过100%,这些国家股市指数市值在1999年12月22日这一天收市时报301800亿美元,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1999年全球生产总值为301000亿美元。这意味着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已经远远把实体经济抛在了后面。分析家们认为,股市狂涨的直接原因是美国股市的高涨。这一方面是由于全球经济正在转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投资者对高科技股的狂热追求。在美国,经历了这次股市震荡,许多机构投资者都认为科技股神话的破灭已经为期不远。他们说,此次网络股大跌的主因是投资机构抛售持股,因为这些机构都认为网络公司的基本面根本不足以支持目前的股价。以往大家认为所谓“科技股泡沫”只是散户投资人大惊小怪而已,但现在看起来专业的大投资机构也预感到危险正在来临。
小时候读到最恐怖的一篇童话是红舞鞋。谁穿上这双有魔力的红舞鞋,谁就能跳世界上最美丽的舞蹈,但代价是跳舞的人永远不能停下来,直至死去。故事的结尾相当悲惨:红舞鞋创造了艺术奇观,却同时吞噬了那个穿红舞鞋的美丽姑娘的生命。
科技股是不是有点像红舞鞋?它创造了跨世纪的股市神话。今天,连保守传统的代表,英国女皇都穿上了这双红舞鞋,我们能够期待这个科技股神话的结尾会是怎样呢?
虚拟经济将我们带向何方?
21世纪之初这场全球股市的大动荡实际上和我们经济生活中一种最重要的变化有关。微电子技术和信息业的发展使金融创新进入空前活跃的时期。网上银行、网上结算和网上交易等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使资本的流动有了新的载体,但在这个现象后面,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一个虚拟化的金融市场正在日益膨胀。无论是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还是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如泰国、新加坡和韩国,1996年以来金融资产总额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都在200%~300%或以上。同期金融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与GDP年平均增长率的比率美国是395%,德国是320%,法国是266%。这些数字无非是说明,一个严重偏离实体经济,依赖过度信用支持的金融网络,布满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增加了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还造成了不能真正实现市场价值的金融泡沫。在经济上升时期,它掩盖实体经济中已经出现的过热和供求失衡,误导投资者不断扩大投资和消费。生产性资金不断流到金融市场上投机取利。而当泡沫破裂时,这个过程又沿着相反的方向导致金融或经济的全面危机,使一个国家几代人努力的经济成果和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由所罗门美邦证券公布的全球发达国家股票资产总值超过全球GDP总值的情况就是金融市场中“虚拟经济”的明显例子。很长时间以来,全球股市以两位数的速度上涨,而实体经济仅增长3%~5%,说明世界性的经济泡沫正在形成。当然,股市市值上升,会给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带来巨大的财富效应,尤其是美国。股市繁荣增强消费者信心,带动消费、商业投资、就业上升,这是美国经济赖以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而且,不可否认,正是美国经济的稳定,带动了欧洲股市和亚洲经济复苏。但是,有“泡沫”就终究会破。美国经济已是持续增长的第九个年头,人们怀着十分矛盾的心理既希望避免却又等待着泡沫破灭的来临。专家们在分析这种破灭的可能性时说,美国是一个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也许像日本当年经济泡沫破灭时,企业因负债破产的危险不大。但美国消费者负债消费却是由资产价格决定的,一旦资产缩水、消费者破产,将会是一个更加难以重整的局面。相信美国总统克林顿此次再次任命格林斯潘为美联储主席,是出于防止出现这种局面的一种考虑。格林斯潘在美联储主席位置上干了12年,一贯的做法就是尽量使美国经济保持稳定。他说,如果能技巧地令美国经济由目前的4.5%~5%增幅下降为新定的3%持久增长目标,则可避免美国及全球股市的过剧反应。世界银行副总裁让·佛朗索瓦·里斯夏近日发出警告说,股票市场的动荡将是形成中的新的全球经济的重要特征,从资本流动、金融市场、以及快速发展的技术革新的爆炸性增长之中都会产生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大多数专家们也认为,世界性的资产膨胀也许是新世纪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不可避免的伴生现象。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候,人们必须对金融市场中“虚拟经济”本身的脆弱性对实体经济的危害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虚拟经济经历了产生、发展和独立形态形成的过程,那么,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回归也许是人类本世纪面临的最重大课题。
千年虫和亚洲经济复苏
在2000年到来之前,被媒体炒作最热的是千年虫。据说一家玩具公司原本滞销的毛毛虫玩具,因为改名千年虫,结果大赚其钱。但实际上,全球安然进入了2000年。专家们对电脑因无法处理1999年转入2000年数位所引起的问题,将给使用电脑系统的单位带来无法想象的混乱的预测基本上没有应验。航空业、银行业、股票及货币市场这些大量使用计算机系统的行业,都没有遇上大问题。许多人开始怀疑,所谓电脑千年虫问题是一个国际大阴谋。据估计全球花在防备千年虫发作上的费用高达6000亿美元。有人说:“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商业阴谋,各国政府被骗去这么一大笔钱真是奇耻大辱。”
但不是人人都认同”千年虫阴谋论”。微软主席比尔·盖茨则说,千年虫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它还可能在以后的某个时刻发作。企业经营者们的反应更加实际,全球的电话公司、银行、生产商等,都趁机把电脑系统进行了更新,大大节省了经营成本。
有关阴谋的说法我们并不陌生,记得两年前金融风暴席卷亚洲,也有许多人将其描绘成某种为保持美元强势的阴谋活动。好在大多数人都没有停留在粉碎阴谋的遐想之中。相反,在遭到重创之后,亚洲国家意识到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深藏在自身经济和金融结构之中,要规避新的金融风险,必须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新的探索。大多数专家认为,对于亚洲来说,今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在去年复苏的基础上,今年亚洲经济可望实现平稳增长,复苏的层面将更为广泛。当然,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中长期看,风险依然存在。去年亚洲经济的强劲复苏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增加预算开支赤字刺激的结果。预算赤字激增使部分国家的债务也急剧上升。此外,亚洲金融业还没有走出困境,美国股市、汇率的变化还在不时影响亚洲市场。此次股市震荡,许多人捏一把汗,担心悲剧重演或者至少拖慢亚洲经济复苏的步伐。然而实际情况是这次股市下滑,没有巨额资金从亚洲撤走,各国和地区的货币没有受到多大影响,汇率基本平稳。既说明复苏中的亚洲经济基础正在不断增强,具有一定的抵御危机能力,也说明数以百亿美元计的国际游资,继续看好亚洲市场。在经过这次震荡之后,亚洲金融市场继续减少了泡沫成分,经济复苏的步伐可能更加坚实。
新世纪的特征是高风险和不确定性,对于一切出人意料的变化,冠以“阴谋”二字,也许是最省事但又最迂腐的方法。如果阴谋是主观策划而因此随时有被粉碎可能的话,我倒宁愿千年虫问题不是科技发展中人类的短视,亚洲金融风暴不是国际经济结构不合理,此次股市震荡不是金融日益虚拟化的结果,而统统都是阴谋!
(作者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