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的未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吴意)
1999年12月26日,新华社报道,伦敦一家儿童医院的医生通过将修复后的DNA植入患者细胞,成功地为一名患先天性基因缺损的1岁儿童实施了首例基因治疗。
这位名叫沙·雷蒙德的儿童出生后即患有一种被称为“联合免疫严重缺损”的先天性遗传疾病,患病儿童体内有一个缺损基因,会阻止肌体产生攻击外来细菌的T淋巴细胞,因此患者很容易受到各种病菌感染,不得不在与外界隔离的环境下生存。以前这种病的患者可以通过异体骨髓移植进行治疗,但得不到治疗的婴儿通常在1岁前就会死亡。因此,长期以来,医生们希望能通过改写或取代缺损基因的办法来治疗这种病。
在沙·雷蒙德的治疗中使用了一种在试验中常用的标准基因疗法。医生们先从一种无害的逆转录酶病毒中去除一些基因,再用与患者缺损基因相对应的正常基因取代它们,然后将这种病毒植入患者体内,使其“感染”目标组织,这样,患者的缺损基因就得到了修复。
负责这项治疗的德拉汉姆·戴维斯博士说,这是用基因疗法治愈一种遗传疾病的首个病例,为用基因疗法治愈癌症和心脏病提供了可能。
沙·雷蒙德,这个孩子的名字或许会和路易斯·布朗一样成为一个标志,后者是第一个试管婴儿。德拉汉姆·戴维斯博士和克里斯蒂安·伯纳德一样被人记住,后者或许会是第一位实施器官移植手术的医生。
手术刀将越来越多地被基因工程药物取代,“有一天我们将把所有的手术(外伤治疗除外)看作是制药业的失败”。人体基因组科学公司首席执行官威廉·哈兹尔廷预言,几年后就能制造出几乎可以对付任何重症的基因药物。
英国《新政治家》周刊发表文章说:“生物世纪将给人类带来物质的极大丰富——转基因植物及动物产品可以解决饥饿人口的温饱问题;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能源及纤维可构筑一个‘可再生的’新社会;借助效果神奇的药物及基因疗法可以生出更健康的婴儿,使人消除病痛,延年益寿。不过,有一个问题令我们担忧,得到上述一切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这种担忧会被普遍的乐观主义所取代,在发展中国家,可能会有另一种担忧,医学的好时光跟我有什么关系?
1999年12月,泰国艾滋病患者要求治疗艾滋病的药物降价,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也做出同样的呼吁,科学家的共识是,要防止艾滋病在亚洲的扩散,科学本身无能为力,政治与经济必须帮忙。
这是对科学的质疑,同样,科学自身也提出质疑,是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从基因那里找到答案——疾病,犯罪倾向,同性恋?“一个基因或一次特殊经历这样的单个演化因素,可能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但这种认识只是对演化进程管窥一豹。如果从最好的角度讲,认为先天性格与后天环境相分离的理论为揭示基因因素与环境因素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提供了一个框架。如果从最坏的角度讲,这种理论以实质上误导人的方式满足了人们的求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