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的四个群众运动
作者:邢海洋(文 / 邢海洋)
欲找出我们时代的投资特征,有几件事情是我们不得不提及的。
第一件,4月初,纳斯达克开市前半个小时,有人在通往著名的投资网站布鲁伯格的路径上散布一条公司购并的假消息,致使股价上涨,显然,散布这个消息是有预谋的,开市前半个小时没人来得及对消息进行核实。但令人震惊的是,居然那么多的人相信。
第二件,1998年末国内的一家教育软件公司大规模地炒作一本据说能改变人的一生的《学习的革命》,号称将卖出1000万本。全国上下随之陷入一场教育的大讨论。但却没有人注意到这与一只大牛股阿城钢铁的崛起有什么关系,一个月间,这只劣质低价股逆市上涨,从4元涨到12元。3个月后,科立华宣布卖出500万本《学习的革命》,不久又发布了购并阿城钢铁的公告,股价再度大涨。两件事几乎是同时发生,不知科立华这样做是有意还是无意。人们曾算过一笔账,如果科立华恰如所愿,卖出1000万本《学习的革命》,与炒作媒体的花费相比,收支大抵相等。而与此同时,这家并不知名的公司却获得了巨大的知名度,即使收不抵支,也颇为值得。谁知,科立华还有妙着,在证券市场,一个知名的高科技企业是能用市盈率标志出来的,因而,科立华在此获得的利益显然是卖几本书所无法比拟的。
第三件,年初,美国互联网股票爆炒达到白热化,凤凰城一家叫做“天空购物中心”的小公司发布了一份新闻公告,称公司网上购物的业务量飙升了600%,尽管网上销售额只达到该公司总销售额的3%,但就是这样一条消息使股价一天内上涨了近10倍,价格从4.8美元涨到48美元。与天空购物中心争辉的是一家便服集团,只因推出了一个购物的网站,股价一日内就狂升了10.25,升幅达820%,第二天,股价继续上升了7.5美元,两日内交易量上涨了16倍。
以上种种,都发生在年初,美国的互联网炒作登峰造极,而中国的市场虽死水却微澜。当然,很快,中国的市场上就出现了我们这里提及的第四件事,综艺股份的爆炒。综艺股份何许股也,四平八稳的一只股票罢了,可就是因为它持有了连邦软件专卖店的股份,连邦又是互联网站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8848的大股东,于是乎,综艺股份也开始了它科立华式的经历。综艺股份上浓缩了中华大地遍地开花的网络建设的群众运动。
美国的故事是信息作用于股价的例证,国内的两件事则似乎更深谋远虑。若按常理,股票投资最忌讳的应该是道听途说,可在我们举的四个例子里,小道消息成了最大的赢家。如果说1999年投资市场有所成就,恐怕应该让人们认识了群众运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情绪的强大威力。
社会的情绪变动不一定要包括每一个人,但是就整体而言,所有参与市场的人就是一群行动一致的人。一位研究群众心理学的先驱者说,一个非常有理性、判断力的人,一旦成为群众的一分子,就变成一个“木讷的人”。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结果,他不再独立、理性地思考。“华尔街”当然就是一群人。投资人每天读相同的报纸,看相同的电视,所看的股市涨落指数是也是一样的。市场里数百万人的所闻所见都是相同的。这简直就像广场上的情形一样,一群人聚在那里,一位煽动革命的演说家站在阳台上,令群众的情绪随着每一项变动的内容、性质以及幅度,时而高涨,时而低落。华尔街的许多资料,诸如价格的水平、方向、价格变化的速度,以及成交量等,都是自生自灭的,而财经团体也像一群人一样,疯狂过后,总要自食其果的。在这个过程中,很明显的,一项结果会回馈给整个系统而变成一个新的原因。就因为群众有一种独特的特性,这特性又反映在一种行为模式之中,因此,大众的情绪就相当可以预测。
这是一位大师对股价运动的精辟见解,无疑,信息的洪流所到之处,世界将会愈发趋于同质,1999年的四件事,有道理也罢,没道理也罢,正是这种同质化的反映。